有很多人對“叁藏”的認識有誤解。認爲:經藏是佛說的,論藏是高僧大德的著作。實際經律論叁藏和經典論典是兩個概念,是兩碼事。
那麼經藏是什麼意思?主要講方便和智慧兩者當中,以方便內容(包括:菩提心、布施等)爲主題的一切佛的經典以及各大德的論著叫經藏。
律藏是什麼呢?以戒律內容(包括:行爲規則等)爲主題的一切佛的經典以及各大德有關這方面的論著叫律藏。
論藏是什麼呢?在方便和智慧二者當中,以智慧爲主題的一切佛的經典以及各大德的論著叫論藏。
比如《入菩薩行論》,是論典,但屬于經藏的範疇,因爲講的主要是菩提心方面的內容。所以翻譯的時候,前面是“一切諸佛菩薩我頂禮。”頂禮諸佛菩薩就意味著它是經藏!如果前面是頂禮一切種妙智,這就意味著是律藏!《大般若經》等前面是頂禮文殊師利童子,這意味著它是論藏。
要知道,經典有叁藏經典,論典也有叁藏論典。凡是佛說的都叫經典,在經典裏面,既有佛說的經藏、也有佛說的律藏、也有佛說的論藏。比如《般若經》就是佛經的論藏,當然不只《般若經》,凡是講人無我、法無我的一切經典,都是經典中的論藏。
要區分開經典和經藏,論典和論藏,律典和律藏,要分清楚典和藏的區別。經典是佛說的,論典是菩薩著的,經典有叁藏:經藏、論藏、律藏;論典也有叁藏:經藏、論藏、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