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音網路流傳之現象觀察\ 普光 撰
目前佛教網路上流傳的准提咒音呈現紛亂的現象,部分原因來自于某些人以自己創造的咒音,作爲念誦修持,並以此影響初機,但其本身對于此咒並無修持的經驗,也不懂咒音的原理(咒音的秘密唯佛能究竟),只依照自己的喜好與知識、妄自創造咒音念法,甚至執著自己研究出來的咒音自贊毀他,有時反而會造成修持上的反效果,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梵音咒語學者果濱居士,雖然也研究梵音咒,但卻以最謙虛的態度面對傳承上的咒音,他說:“學梵咒是要最謙虛的,不是一邊念梵咒,一邊“賤視”別人,那就變成一邊修“德”,一邊造“口業”了。不只如此,還要更尊重別人的發音,乃至尊重國語、臺語音的咒語,難道宣化上人國語念的楞嚴咒會遺誤衆生,會下地獄嗎?難道念臺語音的廣欽老和尚也沒成就嗎?念藏咒的大上師們都沒成就嗎?要有這樣的“心胸”才是真正的梵咒弟子。”
又言:“在語言的文獻資料中不能完整證明真正的發音,所以“師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上師仁波切教導您必需發“彈舌音”,那就請遵照如此的修。如果您的上師仁波切並無教導彈舌音,那就不必如此。一切請以“師承”爲准,不需理會“文獻資料”。前面已經說過了,廣欽老和尚也沒有任何專業的學術論文,那是不是他也沒解脫?乃至廣欽老和尚也沒有念梵音咒語,是不是他也沒成就?在學術文獻發生沖突時,我個人是選擇“師承”與“修持”一門,學術僅供參考而已!”
咒音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師承,不管是漢音、藏音、梵音,只要有師傳、根據,而非隨自己意思胡亂發音者,才較能如法的修持。所謂如法的修持是:
1、密咒發音的正確度:
《佛說大孔維咒王經·卷一》載:“讀咒時,聲含長短,字有重輕,看注“四聲”而讀。終須師授,方能惬當”。這是說密咒的咒語發音正確與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有“師授”,且當面校正咒音才能准確。
東密王宏願上師曾說:“真言梵音,非漢字所能吻合,苟非親口傳授,不易得其正,此其不可不禀之阿阇黎者二也!”
由蓮池大師校正的《淨土資糧全集》一書雲:“略解雲咒。是梵語。中國之人持誦。不經師授。訛謬實多。此咒載養字函。書者節句差誤。後人沿襲。遂失其正。龍舒淨土文。樂邦文類等。不原其所以。執之爲是。而反以正爲誤。謬之甚矣今依正本。刊印行矣”
最早准提咒的傳授也是經由世尊親口所傳,然後師徒相承口耳相傳,而非依照字面文字去讀,文字只是作爲輔助的工具。所以依照漢字持誦,由于中國各地方言皆不相同,依照字面去讀比較不容易正確。所以持咒絕不能道聽途說,隨意念誦。
2、秘密咒音:
有些密法咒音雖然在經典上有記載,但有些秘密的咒音,在經典中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發聲念誦”?這必須依賴“師師付法相傳”,無法形之文字。這些秘密的咒音發聲方式,就如同畫龍點晴一般,沒有“師授”,無法將咒語的效果徹底發揮。
3、建立堅定的信心:
常見網路上,一些法友對于衆多版本的准提咒音無所適從,浪費時間在遲疑咒音上,有時又對自己的咒音沒有信心,而網路上標榜自己是正確的梵音者,又百家爭鳴,使得初學者莫衷一是。若根據傳承,則免去此困擾。
4、如法的發音:
所謂正確的發音不只是所謂學術上的梵語,必須合乎人體、氣機、發音原理,若錯誤的發音會使得氣壅脈塞,反而愈修愈苦惱,身心無法得到輕安。
5、前人的修持經驗:
有些堅持某些梵語發音自贊毀他者,除了憑借自己世智辯聰外,是否有對自己堅持的咒音修證過?若無,則依止傳承咒音,應該是最保險的方式,以免修學方向紊亂。而依照自己拼湊的咒音,也無任何修持基礎,這樣修持起來的信心是很薄弱的。
若沒有具足如法的修持因緣,如上述略舉的條件,非大根器者就容易失去信心。而持咒信心是很重要的,因爲若失去了信心,就會責怪佛菩薩妄語,因此犯下誹謗佛法,構成密宗的越法罪。
《加句靈驗佛頂尊勝陀羅尼記》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唐開元中,五臺山下,有一精修的王居士。連續念《佛頂咒》六年都不曾見已亡的父母,疑咒無驗,欲生退心。忽見一老翁儀容。甚異。語雲:“非是咒無靈驗。亦非君不盡心。斯乃去聖時遙。翻譯多誤。咒詞脫略,遂失其征”。老人即口授,令依此文句持誦。……後即見亡父母遂來……雲:已乘兒精誠功力,近得生天(詳《大正藏》第十九冊頁386上─389中)。
這個故事的啓示是說持咒因爲按照脫落的經文去持誦不得成驗,最終還是有老人(應爲菩薩化現)口傳給他才得以成驗。以此可知,自己依據字面文字去讀容易發生錯誤,需要依照有根據的傳承比較不會讀錯。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2》載:“持誦真言不依法則,及不供養,已不清淨故。真言字句,“或有加減”,“聲相不正”,不獲廣大諸妙悉地。亦複如是。”又言:“真言文字,勿令“脫錯加減”,“聲相圓滿分明”,所成就法皆悉具足。于佛菩薩所居之處,如法念誦。即便當獲意樂成就。
上面經文講的“或有加減”,“聲相不正”都是不如法的原因,而爲何會有加減、聲相不正,必是以自意隨意增減,而非依止有根據的傳承去持誦的緣故。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卷10》載:“又當觀想字字句句真言之聲,如前次第相續輪環不斷,一一“聲相明了”,如鈴铎風梵之音,次第不斷,而入其身遍其體內。以此因緣,能令身心掃除垢濁。”
這裏講的就是持咒並非只有語言學上的發音問題,而是如法的咒音是必須能使身心愉悅清明,而非依照自己喜好編製的咒音。故應該依照有根據的傳承,有祖師大德的的修證經驗,較能夠真正達到修持的效果。
宋·鄭樵《通志·六書略》第五論雲:“今梵僧咒雨則雨應,咒龍則龍見,頃刻之間,隨聲變化。華僧雖學其聲,而無驗者,實音聲之道有未至也”
所謂的“音聲之道”就是念誦的要領訣竅,念誦方式對身心的影響,這必須有經驗的過來人才能了解其作用,進而運用才能事半功倍。
目前依個人體驗所知,以藏音准提咒較容易于發聲持誦。連民初東密的大阿阇黎也是修持藏音准提咒。
另外有人以“嗡嘛尼貝咩牛”的故事來論證咒音的缺失也是可以成就的,但這是已經修持到一定的境界,已經得到了不共的成就。
宗南嘉楚仁波切雲:“縱使持誦咒語的發音不是十分正確,只要我們有純正的發心並精進修持,都能得到不共成就。但是如果咒語的發音不准確,要得到四種世間成就的力量就會相對地減少。”
所以佛經上有講周利槃陀伽只念“除垢”就可證得阿羅漢,這就是說只要製心一處也可以依權證實,得到不共的成就。但一般人是否能具足這樣的堅定不退的信心呢?所以初機還是要具足正確如法的念誦較爲妥當。
網路資訊發達,網路上有關准提咒的咒音百家爭鳴,但卻引起很多初學者修學上的困擾,甚至因而影響了持咒信心,這是很可惜的。本文並非說持准提咒一定要哪個傳承,畢竟也有某些因緣不足者,無福報接受口傳。若光持咒這方面,很多祖師大德都開許准提咒可以先行持誦,“七俱胝佛母准提王”網站上的咒音皆是上師大德同意公開,初學者可以放心參考念誦,有因緣再口傳灌頂。。(但有傳授的因緣卻因傲慢、懶惰不肯求法者,不在此開許之列)
本文主要的宗旨是認爲行者所持的咒音應該有所依據,而非依自己意識喜好濫造咒音,進而以自己並不確信之咒音來影響他人,如此將使法門面臨負面的發展。願有心人明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