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大智容百家】
作者/ 編輯/ Cloris
五臺名片:五臺山位于山西省五臺縣東北部,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自東漢明帝以來,五臺山就成爲佛教聖地,五峰內外佛寺最多時達300所,僧民達萬人之衆,成爲我國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大智慧的五臺山融彙了印度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等不同的佛教派別,在這裏還能看到喇嘛廟。
鎮山菩薩:五臺山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傳說它是「大智」的文殊菩薩說法顯靈的道場。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專司「智慧」。他的坐騎是一頭青獅,表示智慧、威猛。連坐騎都是智慧的象征,可見到五臺山參拜說不定真能向菩薩求得慧心呢。
五臺佛事:五臺山是我國保存寺廟最多的佛教名山,現存寺廟39所,其中最著名的是「五大禅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文殊寺)、殊像寺和羅目侯寺。
既然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那麼文殊菩薩自然就在所有的場合被供奉著。大文殊殿裏供奉著7尊文殊菩薩塑像,正中是騎著雄獅的大智文殊,背後是甘露文殊,左右按照五臺方向分布著五方文殊:東臺頂聰明文殊、南臺頂智慧文殊、西臺頂獅子吼文殊、北臺頂無垢文殊、中臺頂儒童文殊。
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叫菩薩頂,是座喇嘛寺,寺內供奉著五臺山最高的文殊菩薩像,高達9米。既有漢地佛教寺廟,又有藏傳佛教寺廟,佛教名山的寬容和吸納各家精華的精神可見一斑。
造型最奇特的是千缽文殊殿裏供奉的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上面累疊著5個頭,身前6只巨手,兩只手捧著一個大金缽,身後向四方伸出上千只手,每只手上托一個金缽,每個金缽內都有釋迦牟尼坐像,據說這代表著文殊菩薩一人彙聚了千位佛陀的智慧。以前只知道有千手觀音,原來文殊菩薩也有此幻化本領。
似乎土地神從來都以搞笑的姿態出現,在高高在上的林立的菩薩像之中,無量殿西邊那座塔的底層西南角竟然有座拇指大小的小銅廟,裏面居然還供奉了一位土地神。傳說當年康熙皇帝看後感歎道:「好大的土地」,所以這個土地神就被封爲了「山西大土地爺」。
五臺之夏:五臺山背後終年積雪,夏日涼爽,故又名「清涼山」。雖然它位于與北京大致相同的緯度,但氣候特征卻和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差不多。臺頂曆年極端最高氣溫只有20度,7月至8月平均溫度只有八九度,臺懷鎮的最高氣溫也只有27度。臺懷地區夏季空中雲層較近,濕度大,常有雨水,因此到五臺山來還要多帶些衣服呢。
五臺秘籍:夏季五臺山多雨,最好攜帶雨具,長衣長褲也是必備衣物。
飲食比較便宜,可以吃到山西特色面食,而且可以到專門的素食飯館嘗嘗素齋飯。
每年農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薩聖誕日,五臺山會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每年7月25日至8月25日是「五臺山國際旅遊月」。
五臺山特産有臺蘑、臺參、金蓮花茶、蓮花豆、臺硯、木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