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口授》(妙音教授論、文殊語教)漢譯版簡介
佛陀之教法廣博淵深,如同大海一般浩蕩無涯,雖然一切所說都是爲了引導衆生離苦得樂,最終趣入涅槃之城,但是衆生根器各異,因此佛陀散在各經之對機說法就顯得很難爲濁世衆生所了解和掌握,更遑論將其整理爲有條不紊的修學次第了,有鑒于此,雪域智者頂嚴宗咯巴大師在文殊菩薩的親自教授之下,以菩提道燈論和現觀莊嚴論爲根本,著出無以倫比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將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次第安立爲一補特伽羅爲成佛所需修持的教授,斷除了錯見謗法及貪高越等之弊病,樹立了叁主要道與叁士道的大法幢,使得佛法修持可以循序漸進,每一步的修持是否合量也都有了詳盡的標准,六百年來,無數格魯巴的高僧大德得以依此穩速證果,自宗喀巴大師以降,曆代格魯派的祖師大德寫下道次第方面的著作粗略統計約有叁百余部,其中最爲著名的,除了前述宗喀巴大師所造的《廣論》、《略論》、《道次第攝義》之外,加上第叁世達賴喇嘛(嘉旺·索朗嘉措)的《道次第·純金》、第五世達賴喇嘛(昂旺洛桑嘉措,1617—1682)的《道次第·文殊口授》(另一譯名爲《妙音教授論》、《菩提道次第導釋·文殊語教論》)、第四世班禅大師的《樂道》、第五世班禅大師的《速道》、達波·昂旺劄巴的《善說精髓》,這八部是格魯巴弟子所公認的最爲重要的道次第教授,合稱爲“道次第八大引導”。
在這八大引導之中,宗咯巴大師所著之叁部爲根本,其余教授分爲兩大流派,《純金》和《文殊口授》二論是單依顯教說的;《樂道》和《速道》二論是配合密法說的。 我們所熟知的《掌中解脫》就是帕繃咯大師將《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速道》、中傳派與南傳派《文殊口授》叁種教授合並起來,再加上修心法中的《修心七義》以及自己的修學心得而著述的。
關于中傳派與南傳派的《文殊口授》的傳承情況引《掌中解脫》介紹如下:
“《文殊口授》引導傳承中簡略的一種——即南傳派傳承的情況——是這樣的:偉大的第五世嘉旺陛下在《文殊口授》上作了朱批,從而産生出一種較略的道次第。其皈依境、資糧田、浴室等觀想法均與《口授》中傳派不同,有其自己的教授。他將此法傳給了唉巴喇嘛·降巴仁欽(慈寶)。唉巴喇嘛又傳給森夏堪欽·洛桑克尊(善慧智尊),此人智慧卓絕,能在心中設想出各種各樣廣略不同的朱批派教授。爲了斷疑,他決定去請教此論的主人——偉大的五世。在他們會晤期間,發生了一件稀有的事情:一杯茶的工夫,洛桑克尊便聽完了整個教授。洛桑克尊曾任則錯巴寺堪布,其後半生在朗忍卻定(一茅篷名)一心專修,獲得很高的成就。
洛桑克尊傳法于耶巴的大成就者彭措嘉措(圓滿海),在叁個月之內將“經驗引導”傳授完畢。此師在心相續中生超殊勝的止觀證德後,在耶巴地區以“經驗引導”培養了許多弟子,並由“勝樂身曼茶羅” 之門獲得悉地;大多數南傳派上師都是這樣的。
此師傳法于唉喇嘛·喀覺丹達(空行教宏),後者又傳法于堪欽·根敦绛央(僧伽文殊)。堪欽擔心批注在廣論上的南傳《文殊口授》日久難免會引生誤讀,以訛傳訛,所以他另外編了現在通行的這個本子。起初只有手抄本,後來由嘉傑·珠康仁波切刻版流通。
堪欽·根敦绛央傅法于傑·昂旺圖朵(語自在力);昂旺圖朵又傳法于達劄堪欽·丹巴嘉措(教海)。據說丹巴嘉措在達劄求學期間需服青年僧人差役,有一次在劈柴時獲得空性見。他傳法于色脫喇嘛·格丹(有緣),此師的行傳極爲稀有,他對別人供養的銀子、綢緞、氆氇等從不貪著、也不布施,所有東西都被他扔進附近的一個石縫裏。過了幾代以後,人們還能在那裏找到氆氇,銀幣這類的物品。他不作供施是因爲考慮到,作了之後自己可能會生起傲慢心。
色脫喇嘛傳法于傑·洛桑群佩(善慧法增),洛桑群佩又傳法于格西土丹惹傑(佛教增長),格西在修持時,先是吟誦《道次第傳承上師啓請》,然後啞然無聲,別人以爲他睡著了,走近一看才發現他正在專心修持。
格西傳法于比丘绛曲脫麥(菩提無著),此人既不是格西,也不是上師什麼的,僅是榜卻寺一名普通的僧人。他住在章日日錯(一茅篷名),每天到一塊小小的青草地去,作完朵瑪供後便一心專修“道次第”,由于相續中生起了慈悲心,于是老是坐在那兒哭泣。後來被一牧童發現,覺得一個老人獨自哭泣十分奇怪,便天天暗中跑去看熱鬧。當時,《口授》南傳派引導只有這位比丘才有,由于這一傳承面臨中斷,達劄堪蘇·洛桑京巴(善慧施)——我的勝皈依處大寶上師追隨他受出家律儀——仔細尋訪誰還可能擁有南傳派的引導傳承,結果發現除此比丘獲得引導外,再也沒有別人了。雖然他不指望比丘能經驗引導,但他擔心如果連引導傳承也不求的話,這一傳承會有中斷的危機。于是,有一天與比丘會晤時,他請求說:“現在,《口授》南傳派的引導傳承除您之外別人都沒有,這個傳承如果中斷的話真是太可惜了,所以請您將傳承傳給我,回頭我再加上教理,把詳廣的教授奉還給您。”
那位比丘說:“像我這樣的人怎能給別人傳法呢?”他不以爲自己有這個能力。最後終于同意傳法時:比丘將甚深教授集中在一起,完全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傳,這使得傑·洛桑京巴大爲震驚。他後來贊歎道:“我說要將教授奉還給他,實在是令人害臊,他其實是位噶當教授派的大格西!”傑·洛桑京巴也獲得殊勝止觀叁摩地,並由“身曼茶羅”之門獲得悉地。
傑·洛桑京巴長期住在洛劄下部的榜忍寺,他弟弟傑·格桑丹增(賢劫持教),住在達劄上部的拉定日錯(一茅篷名)。格桑丹增幾次請求洛桑京巴來拉定日錯都未能成行。後來,洛桑京巴在定中觀看,茅篷的內外一切全都了了分明。有一次,格桑丹增前來拜訪,他對弟弟說:“我已參觀過你的整個茅篷了。隨後詳細講述了那裏的景物,包括門前左右二側的柏樹,接著又問道:“你走廊內一大塊白的,搖搖晃晃的是什麼東西?”原來,他在定中看到的是塊隨風搖動的布簾。
洛桑京巴將法傳給他弟弟格桑丹增,後者通過顯密修持也同樣獲得很高的成就。此師每每顯示靈異,如說法時,從他左,右兩眼各放一道白光,分別右繞和左繞弟子群,臨近散會時又將光收回等。又能在說法的同時作繞寺等事,遇見者莫不稱奇,此師親見整個《供養上師儀軌》資糧田,圓寂時頂骨上自然現出《供養上師儀軌》主尊像,至今仍供奉在拉定日錯。
格桑丹增傳法于成就之王格桑克珠(善緣智成),此師也由“總攝輪”之門獲得悉地,我的依怙主大寶上師就是在他門下聽受此法教授的。
以上所說是有關《文殊口授》南傳派傳承的簡單情況,另有詳細的傳記著作,大家應該去了解一下。
《口授》中傳派,由遍知偉大的五世賜給赤欽·京巴嘉措(布施海),然後依次傳至赤欽·洛桑倫珠(善慧任成);傑·洛桑京巴亦曾在他跟前受法, ”
文殊口授的作者五世達賴喇嘛是一位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大成就者,根據《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記載:“值得這樣贊頌的—切智昂旺洛桑嘉措(義爲語自在慧賢海,即達賴五世)大師,在丁巳年(公元一六一七年,明萬曆四十五年),誕生在穹傑地區中部達哲地方中,父名霍·對杜饒敦(義爲伏魔堅),母名澤江·恭迦拉哲(義爲普慶天美)。從初生也就沒有一般孩童惡習,對大衆作說法手印等,很明顯地表示出化身活佛的天性。親見阿底峽尊者及宗喀巴大師等很多上師本尊示現。如《噶當經卷》中所記別的那樣,班欽·洛桑卻季绛稱大師及一些護法都說,與記別符合,確是雲敦嘉措(功德海,即四世達賴)大師的化身活佛。”
五世達賴喇嘛時期,格魯派和蒙古和碩特部的固始汗聯合,推翻了第悉藏巴汗的統治,取得了西藏地方的政教權力,又通過五世達賴喇嘛進京朝見順治帝,得到了清朝朝廷的冊封,確立了達賴喇嘛的政治和宗教地位,從此西藏開始了政教合一的統治時期。同時,他也聽受了不少甯瑪的密法,此時甯瑪本已衰微,但由于五世達賴喇嘛的支持,使得甯瑪巴在他統治的時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五世達賴喇嘛的著作也不少,首要的是攝一切經論要義的教授——《菩提道次第導釋文殊語教論》(文殊口授)、其次還有《道之叁要注釋》、《噶當十六滴灌頂導授優越意嚴論》、《密集瑪疏釋》、《般若慧賢意莊嚴論》、《中論釋》、《現對法藏引寶車論》、《毘奈耶羯磨儀軌金色尊勝論》、《別解脫戒學處》、《經儀軌如意王》、《十方儀軌》、《裝髒實施法》、班禅洛桑卻季绛稱等很多先德行傳,以及《聽經錄恒河流論》、《大師自傳都拉姑上妙衣》、《西藏王臣記》,另外還有很多本尊成就法等共約叁十卷帙。
關于文殊口授,法尊法師說其論攝義周詳,文詞精要,于藏地最爲盛行。恩師夏壩仁波切說此論在道次第八大引導中與速道並列稱爲“日月二輪”,殊勝之處可見一斑。而如此殊勝之論,我漢地格魯巴弟子竟緣悭一面,不得不令人扼腕歎息,幸緣宗法師雖求學青藏,未忘漢地學子,自2006年11月起,至昨日止,學法之余,勤事翻譯,曆時一年,終于譯成此論,計約八萬叁千字,此前之速道亦由此師翻譯,文筆雅暢,精醇圓熟,更將文中難解字詞細心注釋,實爲不可多得之精品。
此論除了將修持分爲座上與座間而傳的引導外,還以正理破除了一些在修學過程中容易産生的錯見,特別注重于次第安立的依據,以防治紊亂和越等,易于樹立菩提道次第的整體觀修模式,而且對各禅修要點所言基本均衡,篇幅長短適中而重點突出,加上了上師的語教作爲莊嚴,易于引生修持的心量,這些都是文殊口授的殊勝之處。如其後跋所說:
“像這樣的菩提道次第導論,有著京俄·洛卓尖參所著的導論等數篇。但其中上半部分解說得往往過于冗長,不能明了所緣的內容。下半部分又太過簡略,令初業行者無所適從。而慧力超凡的人,既然有著慧眼來觀看一切智宗喀巴大師的論著,若再依賴其它的文字,就像在八支功德的湖邊,卻喝鹽堿的井水一般。
雖則如是,本法的傳承在一切智索南嘉措之前,除了兩部道次第,以及無缺的上師傳承親授之外,沒有依于這般筆記的說法。在京俄仁波且·曲華讓布之前,是以《甘露純金》爲根本,補以兩部道次第而傳授,沒有把引導簡明地書于文字。”
正是基于此,故五世達賴感到有必要新造一論,更好的教授菩提道次第這一大寶,此論自問世後,就廣泛得到各方的好評,更得以成爲道次第教授的兩大派別之一,洵爲珍貴,今天非常慶幸的是,我們這些漢地學子也能學習到這部寶貴的論著,這不得不感謝緣宗法師,值得一提的是,恩師夏壩仁波切最近也根據藏文版完成了對《道次第·純金》的初譯,這樣一來,除了《善說精髓》,漢地的八大引導就齊全了,這是值得歡喜的事,我們這些愚昧的人,縱然今世未能于菩提道上取得大的成就,但是籍由聽聞、讀誦道次第八大引導之力,來世亦必能在佛法的修持上突飛猛進,無難成佛。這是我們在生死輪回流轉中的一大幸事,種下的一個非常好的善根種子,此論預計明年開春正式出版發行,希望格魯巴之諸同修籍此法寶,更易通達佛法要義,在菩提道次第之修學上取得增上成就。
《《文殊口授》(妙音教授論、文殊語教)漢譯版簡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