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二▪P2

  ..續本文上一頁  普能供養于諸佛  無知惑障悉斷除

   諸根調伏意寂然  度奢摩他無分別

   世間及意俱清淨  常恒智力寂亦然

   以無所得住平等  故名平等遍無相

   若于平等無所住  是故名爲得定者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若菩薩成就四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雲何爲四。所謂由虛空清淨故入一切有情清淨。由智清淨故入一切識清淨。由法界清淨故入我人有情壽者清淨。由義清淨故入一切文字清淨。是爲菩薩成就四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

  複次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雲何爲八。所謂勤集一切善法不著常見。勤斷一切不善法不著斷見。知緣起法而不違于無生法忍。現四無礙解而不著于四辯。善能決擇四邬馱南不見無常苦無我寂靜。善說業果而亦不動。于無業果住無戲論。智常顯說一切法句差別之相。善得一切淨法光明。于諸有情說于清淨及雜染法。是爲菩薩成就八法能淨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善男子當知般若是清淨句能摧惡覺故。是無變異句自相清淨故。是無分別句無可限齊故。是如實句性真實故。是谛句無動瑤故。是誠實句無虛诳故。是聰慧句解諸縛故。是滿足句聖者功德故。是通達句善能觀察故。是第一義句無所言說故。是平等句無差別故。是堅牢句不可壞故。是不動句無所依故。是金剛句能穿鑿故。是濟度句所作已辦故。是清淨句性無染故。是無暗句明無所得故。是無二句無有建立故。是盡句究竟盡滅故。是無盡句無爲常住故。是無爲句非生滅所攝故。是空句最清淨故。是虛空句無障礙故。是虛空道句無行迹故。是無所得句自性無故。是智句智識無二故。是無推句離對治故。是無身句無轉易故。是苦遍知句離遍計苦故。是集斷句害貪欲故。是證滅句究竟無生故。是修道句入無二道故。是佛陀句能生正覺故。是達摩句究竟離欲故。善男子如是等類句義差別。智慧光明不屬于他。于所說法隨入少分。都無分別及所分別。是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猶若虛空。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明慧能斷煩惱習  示現作業及因緣

   不依我見及有情  不住壽者並人相

   于我無我二俱離  顯說般若到真源

   般若能推于所有  般若能度于瀑流

   般若能作清淨因  般若能安勝解脫

   淨慧能離諸纏蓋  于蘊處界悉遍知

   明慧照曜叁界空  于能所相皆解脫

   修行般若令清淨  一切世間無所著

   通達能行般若行  常修淨慧照真空

   五眼清淨五根明  能除五趣淨五蘊

   至于彼岸常安住  入于法界亦複然

   平等猶若大虛空  高廣善順于佛智

   于得無得二俱離  能示中道甘露門

   隨順聖人之所行  善能分別無分別

   能知苦集斷貪愛  修道示滅顯無爲

   成就實智慧光明  故了叁世無來去

   于諸剎土皆平等  諸法寂靜等亦然

   了諸有情無我人  是則真修智慧者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福德猶若虛空。善男子一切法性猶如虛空。以菩提心而爲種子。所修福聚皆不舍離于菩提心。積集善根而皆回向薩婆若海。由是獲得無量福德皆如虛空。善男子菩薩應當發如是心。虛空無量故。感招福聚亦複無量。何以故由意無量故福亦無量。菩薩于彼應作是觀。善男子複有十種無量莊嚴。菩薩應滿如是福聚。雲何爲十。所謂無量身莊嚴相好圓滿故。無量語莊嚴隨說*輪皆清淨故。無量心莊嚴通達一切有情心故。無量行身莊嚴成熟無量諸有情故。無量行相莊嚴淨無量佛剎故。無量福德禅定精進莊嚴成滿無量佛威儀故。無量大菩提場莊嚴應滿一切相及行故。無量無遮施會莊嚴成滿無量佛毫相故。無量恭敬無我莊嚴成滿如來無見頂相故。無量無間定心莊嚴成滿無量無谄曲心順淨意故。善男子是爲十種無量莊嚴。菩薩若能如是發廣大心猶如虛空。所獲福德如虛空故

  善男子雲何菩薩修行智慧猶如虛空。若菩薩遍緣一切有情。有欲心無欲心如實知。有瞋心無瞋心如實知。有癡心無癡心如實知。有雜染心無雜染心如實知。自既離欲。複能爲他補特伽羅說調伏欲法。自既離瞋。複能爲他補特伽羅說調伏瞋法。自既離癡。複能爲他補特伽羅說調伏癡法。自離雜染。複能爲他說調伏一切諸煩惱法。不見有貪瞋癡煩惱者爲下劣心。離貪瞋癡煩惱者爲勝上心。何以故以彼菩薩。于不二法界清淨法門以證知故。如是法界即貪瞋癡界。如是法界即離染界。是故法界與一切法互相涉入。法界即法。法即法界無所不遍。若知我界即知法界。法界我界無有二故。所以者何我清淨故法界清淨。如是一切法清淨故。光顯容受亦無容受。離于一切相無相故。無所安立。猶如虛空名無礙智由無礙智了一切法無所障礙。是爲菩薩修行智慧猶如虛空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佛隨念。所謂念無漏戒是戒佛隨念。一切法平等不散是定佛隨念。一切法無所分別是慧佛隨念。不住于二心是解脫佛隨念。不著一切智是解脫知見佛隨念。叁世平等不動是力佛隨念。不住一切漏是無所畏佛隨念。如是當念佛身所有一切功德皆是佛隨念。法界平等無所分別。複次佛隨念。念佛所有色自性清淨由見色自性清淨故無念智隨至。乃至受想行識。見識自性清淨故無念智隨至。如是十二處十八界亦複如是。由一切法自性智故。最殊勝慧一切作意。遠離一切見纏遠離如是知色無垢濁。念無垢濁。是謂佛所印可佛隨念。複次佛隨念。謂念于佛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不生執著。于佛說法于佛寂嘿不生執著。亦不執著念與非念。所以者何。佛無念無作意非色非相非法非非法。由一切相緣慮不現行故。善男子是名佛所印可佛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法隨念。法名離欲。于法無染故。亦無法隨念。法名無阿賴耶。于法無隱沒故。亦無法隨念。法名寂靜。以無心意識染著故。亦無法隨念。法名無相。于法無隨相識故。亦無法隨念。法名無爲。于法無施設住故。亦無法隨念。複次法隨念。若念無間斷不起法想。即入正位證無生忍。觀一切法本來不生無法可證。即是一切學無學緣覺菩薩。正等菩提所證之處。如是一切聖所證解脫法。亦無自性。是爲菩薩佛所印可法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僧伽隨念。僧名無爲。彼不可以造作而作。而無現行身語意業。但是施設而有所行。是無爲僧離施設住超諸言論。善男子是爲佛所印可僧伽隨念。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舍隨念。所謂舍于一切所依資具。及舍于法亦無所舍。此名最勝舍。于一切法無取無舍亦無所求。無有緣慮非無緣慮。彼無心行亦無施設。亦不住于識。不生于心以無住心故。名爲佛所印可舍隨念。複次菩薩舍隨念者。以所修行回向平等薩婆若智。不見菩提爲所隨念。何以故。以薩婆若與彼隨念性無二故。善男子如是法智相應。是名菩薩佛所印可舍隨念。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戒隨念。戒名無爲。無漏無礙永息功用成就一切禁戒。無識無相亦不住心作叁摩地。最勝所依亦是發生淨慧根本。離于戲論及解脫相。亦無二種分別之相。智者所贊無有現色。能息煩惱亦無施設。安樂隨行亦無對治一切分別。菩薩常于如是類戒無有垢濁。是名菩薩佛所印可戒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佛所印可天隨念。應隨念二種天。一者五淨居天。有聖者故。二者睹史多天。以一生補處菩薩在彼天故。複次此一生補處菩薩住彼天宮。有十種頂法。何者爲十。所謂一切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多而爲其頂。一切神通之中。不退神通而爲其頂。一切地中。唯灌頂地而爲其頂。一切菩提分法之中。不退正見勝叁摩地而爲其頂。一切無礙解中。義辯無礙而爲其頂。一切智中。無著無礙智而爲其頂。一切根中。知上中下根無礙智而爲其頂。一切力無畏中。照耀隨入智而爲其頂。一切眼中。佛眼觀察一切佛法。了如掌內而爲其頂。坐菩提場中當成正覺。一剎那心相應正慧而爲其頂。是爲十種頂法之相。應隨念之。若菩薩得是念已。見則不亂隨眠纏。不亂作意戲論。不亂于如是類。念無垢濁。應當如是隨念彼天。善男子是名菩薩佛所印可天隨念

  善男子雲何菩薩所行諸行等于涅槃。涅槃名寂靜。悉除一切煩惱。滅一切受。離一切所緣。出蘊處界。即彼正士獲得涅槃平等。以本願力遊戲大悲。方便智慧得如來加持故。善修智慧意樂。清淨住于如幻妙叁摩地。悉知有情煩惱生死皆如幻化。示現受生。由此能斷諸生死縛無所染汙。名曰涅槃。既得自在不生而生。無所不生亦無所生。常在涅系不斷生死。而成熟有情無有休息。善男子此名菩薩大悲方便雙智慧門。若菩薩住此門者。獲得涅槃平等行菩薩行。善男子雲何菩薩。善知一切有情行相。善男子菩薩。有八萬四千行。是于根本。邬馱南句有情行相。無量差別不可思議不可言說。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了。亦非菩薩之所能了。彼菩薩蒙佛加持及自智力。隨知一切有情行相。所謂如是自性相。如是行相。如是因相。如是緣相。如是作相。如是和合相。或種種相離相欲相。瞋相癡相等分相。地獄相傍生相琰魔界相天相人相。或聲聞尼夜摩相。或緣覺尼夜摩相。或佛尼夜摩相。或遠因相中因相近因相。如是有情一切行相如實知之。除一切智不被摧伏。善男子是爲菩薩善知一切有情行相

  大集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二

  丙午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敕雕造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