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虛空孕菩薩經▪P2

  ..續本文上一頁現叁昧已。令諸衆生生厭離想。然後現于世谛。現入莊嚴叁昧。現入叁昧已。因此叁昧。教化無量無邊衆生。

  善男子。此善男子若徑示現真如境界無生法忍莊嚴事者。即時世間一切天人心生擾亂即便迷惑。乃至八地菩薩猶尚迷沒。況余人也。善男子。此大菩薩無人能知心行境界顯現之相。此善男子得入如是甚深微妙功德之法故。有如是無量無邊巧方便智。已入一切諸佛法海。無有疑心不由他悟。自知方便堪爲一切大衆生等而作大王。

  善男子。此善男子虛空孕菩薩。猶如寶幢。能爲一切衆生。示現天道解脫之路。能除衆生心煩惱病。能滅其身諸大苦毒。善男子。若有衆生。墮在邪見曠野之中。厄難迷惑不解方便。欲求生天。欲求涅槃。彼等衆生若能至心燒沈水香。頂禮致敬彼虛空孕菩薩摩诃薩足者。此善男子知彼衆生心心所行真實敬信。而彼衆生起煩惱見迷惑顛倒。如其往昔所作心業。種諸善根隨其所能。于諸佛邊種諸善根。或于法邊。或于僧邊。或作施業。或持戒業。或複欲于內心證法。此善男子或于夢中。或于白日在于現前。以善方便示現至真之道。作是方便已。令諸衆生解諸邪見發生善願。斷諸邪路滅諸邪道歸于正見。如實得彼真正叁行。即得真正深心所願。或複得于真善知識。因善知識。悉得斷除臭處煩惱邪見之病。複得速解惡道之願。即得善行勝願因緣。彼等速得心行自在。亦得安住十深忍中。

  若有衆生自于身起種種諸病逼切之者。或有衆生忘失本心。或複失眼。或複失舌。于六根內不具足者。或于身分小不遂者。彼等衆生。若能至心頂禮虛空孕菩薩。或複稱名皆得如意。若有衆生欲治患者。于晨朝時香湯澡浴。當淨身口面正向東燒沈水香。頂禮虛空孕菩薩摩诃薩大德之足。而彼善男子于睡眠夢中。或作婆羅門身。或作天帝釋身。或作功德天身。或作大辯天身。或作剎利身。或作大臣身。或作斷事官身。或作醫師身。或作父母身。或作童子身。成作童女身。在病者前忽然來現。以是方便。而令彼病速得除愈。或複示作良藥。方便令彼病者一切諸患悉得除差。

  若有衆生或求資財。或求多聞讀誦經論。若好寂靜深思禅定。或求多智或求名聞。或求伎藝或求苦行。或求官位或求身色。或求財寶或求善根。或求音聲或求饒子。或求妻妾或求眷屬。或求多衆或求行施。或求持戒或求忍辱。或求精進或求禅定。或求般若。或求好聲言語清辯。或求事他稱彼心意。或求解脫一切衆罪。或求勸人令行布施乃至行智。或求長命。或有衆生乏少資財恒作悭貪。欲令彼等除舍悭貪行于布施。或破戒者欲令持戒。若懈怠者欲令精進。乃至無智慧者令學智慧。若有衆生未得定乘教行小乘。自度身者教緣覺乘。而此善男子于彼衆生。示現方便令解上業。若有衆生無有慈心。唯護自身不救他苦。或有衆生作如是念。我今當作何等方便。若有衆生欲發道心爲他障礙。彼等衆生欲回彼心。欲作如是方便示現。教彼衆生。住四梵行。乃至教行大慈大悲。彼等衆生應當頂禮虛空孕菩薩。或住阿練若處。若在空閑。燒沈水香。或燒多伽羅香。或燒栴檀香。香湯澡浴身口清淨。胡跪合掌。五體投地。頂禮十方一切諸佛。而誦此咒

  多地他(一)阿蜜利舍(二)阿蜜利舍(叁)迦喽尼迦(四)這啰這啰(五)毗這啰(六)膻這啰(七)迦喽尼迦(八)何啰沒啰 (九)何邏末啰(十)毘伽陀唎(十一)摩摩佉(十二)蒱阇末那迦喽尼迦(十叁)真多末膩(十四)逋啰夜迦喽迦(十五)薩婆贳迷薩他缽夜(十六)阿阇若陀履 (十七)薩破鉗(十八)薩破鉗(十九)喉喽帝毗毗伽鉗(二十)地唎殺咤毗比伽鉗(二十一)迦喽尼迦哺唎夜妒摩摩(二十二)薩迦賜夜(二十叁)阿贳夜(二十四)薩婆缽達舍(二十五)阿舒迦伽帝(二十六)莎呵(二十七)

  誦此咒時。彼善男子即來現前。或作人形。或作野獸形。或作鳥形。或雖複來隱身不現。觀彼衆生福業深淺。隨所受身或出音聲。示現一乘善巧方便。令彼衆生從一方便能化無量百千衆生。未住定乘令住定乘。或住聲聞或住緣覺。彼諸衆生于一時頃。發智方便用少功業。令入大乘不退轉地。乃至教示種種叁昧諸陀羅尼忍辱度等。乃至令住第十菩薩行地之中。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得如是等善巧方便大慈悲智。

  善男子。我今爲汝要略說之。假使有人度量虛空能盡邊際。而此善男子方便大智大慈大悲總持叁昧難可度量。此大菩薩得如是等不可思議功德之法。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見有衆生舍離谄曲遠離邪心。發淳厚意成就正見。不毀于他不贊自己。舍離悭妒無有谄曲。不求名聞信心淨者。

  是善男子憐愍彼等清淨衆生。示現方便智慧精進。如是方便。如是智慧。如是精進。得度厄難。發菩提心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教彼衆生所有善根回向菩提。當得正道不退轉地。速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教作如是方便之利。智慧精進。圓滿成就六波羅蜜。發大力心。當速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得如是等不可思議殊特方便善巧勝智。教化衆生。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以何義故。首戴應珠。如是光焰。如是威力。善能示現。諸余菩薩無有是事。

  佛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此善男子虛空孕菩薩摩诃薩爲諸衆生成就大慈。常化衆生而無休息。見諸衆生在大厄難。欲拔苦故常不休息。若有衆生犯四重禁。將墮惡道舍諸善根散滅衆善。

  而此善男子爲彼衆生作大醫師。見彼衆生墮于無明入邪見網在危厄獄。

  此善男子爲彼衆生。猶如日光照明彼罪滅四重業。爲彼衆生拔心疑刺。若有衆生破壞心器。而此善男子見彼衆生破滅法行爲煩惱陵。失于正法欲入惡道。無有歸依無有救護棄舍諸智。

  此善男子爲彼等輩罪惡衆生。猶如拄杖示現正道。于諸罪垢煩惱穢惡洗令香淨教背惡道。猶如大車將入天處速得涅槃。若有衆生以欲逼心迷惑熱惱。若有衆生瞋恚熾盛共相鬥诤。憍慢嫉妒心無暫息。煩惱所亂失于本心。若有衆生無明暗障無出離心。不識有因不畏來世。或有衆生廣集財寶心無厭足。或有衆生具行十惡曾無休息。此善男子爲彼等故。閉惡道門開天人路。猶如妙車運令上生安置涅槃解脫正道。以是義故。此善男子于諸天人應受供養。唯除如來阿羅呵叁藐叁佛陀。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佛于前說有四重者。何等爲四。而諸衆生犯四重已。退失諸善。斷滅善根。墮于惡道。違本誓願。煩惱所押。爲諸天人之所憎惡。而此善男子見如是等諸惡衆生。拔彼苦惱置安樂處。令得充足。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善男子。凡剎利王有五重惡。若彼國王犯五惡者。失于往昔所造善根。忘本誓願被煩惱蓋。遠離天人一切樂事。墮于惡道無有出時。善男子。若有剎利灌頂王者。強奪佛物。或奪僧物招提僧物。或奪信心所施之物。或自身奪或教人奪。是名第一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誹謗正法。或聲聞乘。或緣覺乘。或複大乘。誹謗不信。不令他行教令隱藏。是名第二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爲我出家諸弟子等剃除須發著袈裟者。若持戒者。若無持戒。身脫袈裟令彼還俗。科彼與罪若打若縛。若複罵辱流徙諸方。或遣輸物。或令入獄。或斷命根。是名第叁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故斷父命。故斷母命。或複斷我弟子阿羅漢命。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等五逆。若犯一種。或始發心。是名第四極惡重罪。若有剎利灌頂之王。不說有因棄于來世。行十惡業。十惡業中多教衆生行十不善建立十惡。是名第五極惡重罪。

  善男子。若有剎利灌頂之王。此等五惡。但犯一者。彼剎利王失于往昔。所作善根。悉令散滅。違本誓願被煩惱蓋。失天人樂後墮惡道。于無量劫無有出期。

  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摩诃薩。爲彼衆生故生邊地顯示其身。或作沙門婆羅門等。威儀庠序。觀彼衆生隨何身化。方便示現如是身相。在在處處于國王前如是說法。昔未聞者如來所說一切智法甚深經典。持戒忍辱諸地行相爲說示現。知彼剎利灌頂之王。昔造諸罪作不善行。自悔自慚欲得謝過更不敢造。舍離惡事有悔過者。後作福德行大布施建立善業。往生上界即得解脫。

  善男子。一切大臣有五重罪。若有大臣。奪取佛物或奪僧物招提僧物。是名第一重罪。若有大臣。破國村邑或破聚落。或破城隍或破他國。是名第二重罪。若有大臣。誹謗正法。或聲聞乘。或緣覺乘。或一切智乘。若自誹謗若教他謗。不令修行。隱沒不顯。是名第叁重罪。若有大臣。于佛世尊出家弟子。故生擾亂而恐怖之。若有持戒若不持戒。若有精進若不精進。脫彼袈裟逼令還俗。或與身罪或打或縛。禁系罵辱呵叱恐怖。或令輸物。或令入獄。或斷命根。如是名爲第四重罪。若有大臣。造作五逆。或一或二或叁或四。或具五種造罪惡業。如是名爲第五重罪。

  善男子。若有大臣此五種中若犯一者。彼等大臣失于往業。所作善根皆悉滅盡。違本誓願失天人樂。墮于惡道受大極苦。

  善男子。此虛空孕菩薩摩诃薩。爲彼衆生生于邊地。故住邊地示現身相。作沙門身威儀庠序爲彼說法。或複現于婆羅門身。容儀齊肅。或作童子而爲說法。在在處處示現生相。知彼等輩隨有善根而爲說法。未曾有者諸佛所說深妙經典諸陀羅尼忍辱諸地。慰喻說法。作是方便。令諸臣等悔過發露心生慚愧。忏彼惡業舍離衆罪。教修布施精進持戒。建立善業往生上方得涅槃道。

  善男子。聲聞之人有五種事犯大重罪。何等爲五。一者殺生。二者行淫。叁者劫盜。四者妄語。五者破壞形像出佛身血。是名五種犯大重罪。若我聲聞諸弟子等。于五事中但犯一者。乃至如上所說之事。是虛空孕菩薩摩诃薩。爲彼等故往生彼處示現身相。或作沙門及婆羅門。以彼威儀現彼身相。爲說種種微妙法義一切智人所說甚深種種法門修多羅等諸陀羅尼一切諸地。顯揚宣說。令彼等聞悔昔所造種種諸惡。憶念不忘深生慚愧。忏悔彼罪更不敢作。忏悔罪已。修行布施。備…

《虛空孕菩薩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