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P116

  ..續本文上一頁紹那個善知識,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他到那個地方會不會有成就?如果你介紹到那邊去,他到那邊還是沒有成就,那麼你介紹人有過失,雖沒有罪,有過失,爲什麼呢?耽誤了他的時間,浪費了他的精力,我們這個介紹人,實在講也對不起人,所以這一點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代衆生苦是從這些地方說的。

  

  那麼看到衆生受苦受難,我們自己要加倍精勤努力來修學,希望自己學成之後,能夠爲大衆解決這些苦難。下面一句是勤修善根供養,我們先要講善根,然後再講勤修。什麼叫善根呢?在佛法裏面講世間善根與出世間善根,也就是講凡夫的善根與菩薩的善根;而且凡夫裏面有內凡有外凡,內凡是指六道凡夫,外凡是指小乘聲聞、緣覺,爲什麼?他沒有見性,沒有見性都叫凡夫,乃至于權教菩薩,都是沒見性的。沒有見性的是以六識爲主,就是第六意識主宰,這是凡夫,他的善根有叁種,無貪、無嗔、無癡,這叫叁善根,一切善法都從叁善根出生的。叁善根的反面叫叁毒,那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都是從叁毒生出來的,這個叁毒就是貪嗔癡。

  

  所以我們學佛首先要修叁善根,于一切法不貪,一切的順境不起貪心,這個非常非常地重要。一切逆境裏面,不順的境界裏面,不生嗔恚心;一切境界不迷惑,樣樣清楚,這就不愚癡,不貪、不嗔、不癡,這是叁善根,這個要認真地修學,這個在修行人來講,這叫根本法。叁毒的果報是叁惡道,嗔恚是地獄道的業因,人不嗔了就決定不墮地獄;貪愛是惡鬼道的業因,不貪了,決定不墮惡鬼道;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就以佛法來說,現在佛法有真的、有假的,這裏頭有邪有正,有是有非,你要是不能夠辨別,這是愚癡。你要是能在佛法裏頭,那是正法,那是邪法,是非善惡邪正,清清楚楚,不被迷惑,這是有智慧,這個不愚癡。

  

  先要修這個,要修叁善根,要勤修,勤是要精進,要努力,要認真地去修學,這個對你自己是決定有好處,各位必須要記住,人的壽命很短,不要以爲哦!壽命很長的,那你就錯了。壽命很短,幾十年真是一彈指就過去了,我是二十二、叁歲到臺灣的,想想當時的情景就跟昨天一樣,時間過的太快太快了,那麼往後還有沒有這麼長的時間呢?沒有了。人生苦短啊!不要貪戀啊!眼前要是貪戀這個,得不償失。爲什麼呢?你將來這個果報在叁惡道,這個事情就太麻煩了,眼前對于這些五欲六塵,你能夠舍棄,順境不貪,逆境不嗔,樣樣明了,將來得大好處啊!能夠得真實的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了的。那麼我舉一個小的例子,給諸位說。年輕人喜歡玩樂,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玩樂,可是什麼呢?我就看得比較遠一點,我看到許多老人,很苦、很可憐,想到什麼呢?自己將來要老啊!不老就短命啊!簡單得很嘛!那不想短命一定要老,這總是免不了的事情,所以愈想愈不對勁。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還學了幾個月的算命,所以我那個時候也會排八字,不過時間很短,學了幾個月就學佛法了,學了佛法,那個東西就丟掉了,所以我知道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他的運會轉的,有五年最好的運,有五年最壞的運,那麼一般人是要受命運的支配,但是如果你自己信心要具足,你就能轉命運。

  

  所以我在我學佛叁十多年過程當中,我所體驗的,轉變命運沒有訣竅,就是信心,你自己信心堅強,你的命就轉掉了。所以那個時候我想年輕的時候要吃點苦頭,要多多地努力,把好玩的時候,應當放在晚年,那多自在呀!年輕的時候吃點苦,算不了什麼,有體力、有精神,能扛得過去,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就學佛、讀書,那些遊樂的場所決定找不到我,一年難得看一次電影。我年輕的時候,而且我很吝啬,要我去買一張票看電影,我舍不得,因爲那個錢花得浪費,沒有意思,所以看電影要有人請客我才去,我自己不花這個冤枉錢,也有很多朋友知道我這個脾氣。而且我條件很苛刻,我絕對不排隊買票,因爲那個受罪,排隊買票很受罪,我看了場電影要排一兩個鍾點隊,我不幹,決定不幹。如果位子坐得不理想,邊邊,我也不幹,所以要票買好,位子很適當,要擺在當中,看得很舒服,那這個可以,我才同意,否則的話,請我看一場電影都不容易,我都不幹的。

  

  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在班上,我們同事都叫我書呆子,這個人念書念呆了,呆頭呆腦的,好像很消極的樣子。現在碰到我了,都說哎呀!你的路子走對了。他們都退休了,退休拿了一點退休金,有很多跟人家合夥作生意,沒作幾個月都被人騙走了,苦不堪言,我那些老朋友苦不堪言。他看到我現在好消遙自在,哎呀!你這個路走對了。我說當時我們在一塊,叁、四十年前,我就告訴你了,我們玩的時間調換了,你是年輕玩,我是老來玩,我現在全世界到處走,走到那裏,人家什麼都給我預備好,帶我去遊覽去觀光,這個多自在!我們把時間調換了一下,就得這個自在,你自己要能夠決定呀!不能被命運支配呀!

  

  一生最好的五年,五年放在最後,不要在年輕的時候把那個五年用掉了,那太可惜了,那到老的時候要受罪了;要放到最後,愈老愈自在,愈老愈快樂,你們想想這樣好不好?如果晚年苦是真苦,年輕的苦不覺得苦,晚年的苦是真苦,希望晚年能夠得大自在,這個要你自己去做決斷,現在決定不能夠貪圖歡樂,要努力,要奮發,要向上,要勤修叁善根,佛在經典裏面給我們說得很詳細,而且佛所說的每一句話決定是真實的,他不會欺騙人的。

  

  世間人最難舍的財,難舍。財從那裏來的呢?財是你前世修財布施所得到的,換一句話說,你命裏面有的,命裏有的來了,來了我不要。不要,永遠存在那個地方,沒動用嘛!現在來了,現在來了你不接受,那麼你永遠存在,永遠用不盡。來了的時候,好,你統統照收了,而且在享受的時候又不肯再修布施,你這個財就用盡了,用得盡的,你們去愈用愈少了。所以有財,除了自己衣食夠了之外,而且還要節儉,最好是要能節儉,不趕時髦,這個是聰明人,我把我多余的財富布施,布施什麼?布施就是真正的儲蓄。儲蓄在銀行裏,銀行會倒閉,靠不住啊!布施是什麼?是存在法界裏面,法界不會倒閉,你的財用永遠不會缺乏,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放心大膽這樣去做。

  

  而且你真正很節儉,給諸位說,你身心愉快,所以財一定要舍,不舍的時候,不但有煩惱,而且還有疾病,爲什麼呢?你要去看醫生,要花一筆醫藥費,爲什麼?因爲你有錢嘛!你要沒有錢了,就不害病了,沒有錢怎麼?沒有錢害不起病。病魔來找你是因爲看到你有錢,你這個錢又不肯花,他就來找你,非讓你花掉不可,還要吃好多苦頭,你爲什麼不把它舍掉呢?舍掉就不生病了。所以你看我一年到頭, 到臺灣叁、四十年了,沒有害過病,所有醫院沒有我的病曆,爲什麼呢?沒錢,害不起,病魔他知道,他不找我,害不起病。這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

  

  我從前勸過別人,有些人是出家人,好朋友,常常吃藥,我就勸他布施掉,他不敢,我說你不敢,你的病就不會好,天天要吃藥,天天要花那麼多錢;你要統統布施掉了,就沒事了,病就好了,也不要看醫生,也不必吃藥,布施掉就好了,舍嘛!病也可以舍得掉,也可以布施掉,不肯布施那就沒法子了。所以財富要攢在法性裏,不要存銀行,攢在法性裏面,那就多做慈善的事業。而好事裏面最殊勝的我們在此地講法供養爲最,你就做這個,修法供養。那麼法供養第一個就是印經,選擇好的經書,好的注解,我們印了送給別人,這是法供養,也是財供養,財供養跟法供養聯合在一起,那財就變成了法供養,這個供養最爲殊勝。

  

  那麼另外一個方法,就是請法師講經,這個也要花錢,不一定在寺院,我們租一個講堂,租一個地方或者租一個星期,或者租一個月,看我們有多少錢,自己做一個功德主,出錢出力租一個地方,請法師來講經,這好事,這是好事情。所以我在國外講經的時候多半都是華僑一些同學,大多數都是我們從前大專講座的同學,在國外留學,定居下來,都有成就的,他們每年找我去講經。我們都是租借地方,在洛杉矶我們每一年都是借他們的市議會,美國人從前蠻可愛,他議會不開會的時候空在那裏,他很樂意借給我們使用,只有一個條件要保持整潔,所以我們聽衆有兩、叁百人。可是去年去講的時候不行了,他大概看到我們每年人那麼多,要求我們要收費,一次要五百塊,很可觀,五百塊美金一次,所以去年我們就沒有借他的議會了,價錢太高了。

  

  我們借了一個旅館,旅館裏面一個會議廳,也很大,那個旅館很好,是我們臺灣同修他開的,他免費借給我們,借了幾天,這個是最好的財法供養。當然像這種情形,先要做宣傳工作,報紙、雜志、廣播,都要花一點宣傳的費用。請法師講經,印送經書,分送給大衆,你要想把財儲蓄下來,這個方法最好不過了。而且這個財決定用不盡的,真正有利息,我自己學佛叁十多年來,親身體驗的。我是人家供養,我也統統馬上就散掉了,可是這散掉沒有幾天又來了,每來一次比前一次要多一點,都有利息,我很明了很清楚,永遠用不盡,越來越多,多了怎麼?多了大家有福,大家享受。

  

  如果我這些財要自己享受,那可麻煩大了,一定要吃藥、打針、看醫生,什麼毛病都來了。所以讓大家去享受,修無貪、無嗔、無癡,修叁善根。那麼菩薩呢?那沒有話說了,菩薩決定是具足叁善根,他沒有叁善根,他怎麼能成得了菩薩呢?那麼成了菩薩之後,他還要不要修善根呢?還有一個,唯一的一個善根,他能成佛,菩薩要成佛,他要修善根,什麼叫善根呢?精進,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精進,決定沒有懈怠,那麼這是把善根說出來了。“勤修”,注子裏頭有說,“不舍勤修一切善法,善法若不勤修,便不能利樂衆生,即與佛心相違,故以勤修善根是法供養也。”

  

  供養一切諸佛…

《普賢行願品講記(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