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動真理之輪

  開動真理之輪

  

  (釋迦聖者的首次說法)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

  

  

  “離了這兩個極端,釋迦聖者證悟了“中道”;它帶來觀察力,它帶來知識,它也引致平靜、洞察、覺悟、涅槃。什麼是那“中道”……呢?很簡單,它便是“八正道”。”

  

  如是我聞,一時聖者在婆羅奈斯(Baranasi,Benares)附近的依斯巴丹拿(Isipatana)的鹿野苑。在這裏他對一群五位的比丘宣說:

  

  「比丘,這兩種極端的生活是不應再被那些已離棄了家庭生活的人所過的。這兩種是什麼呢?這是專注于沈迷在感官的快樂中,這是低下的,一般人的生活方式,沒有價值也沒有益處;另一種是專注于自我傷害和抑製,這是痛苦的,沒有價值的也沒有益處。」

  

  「離了這兩個極端,釋迦聖者證悟了『中道』;它帶來觀察力,它帶來知識,它也引致平靜、洞察、覺悟、涅槃。什麼是那『中道』……呢?很簡單,它便是『八正道』,也就是正確的見地(正見),正確的思想(正思惟),正確的語言(正語),正確的行爲(正業),正確的生活、職業(正命),正確的精進(正勤),正確的『意念專注』(正念)(Mindfulness),正確的禅定(正定)。這是佛陀證悟了的『中道』:它帶來觀察力,它帶來知識,它也引致平靜、洞察、覺悟、涅。」

  

  「『苦』(Dukkha)的尊貴真理(聖谛)是這樣的: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苦惱、哀傷、痛苦、失落、絕望是苦;與不愉快的事物一起是苦,與愉快的事物分離是苦;得不到自己所想得到是苦——簡單的說,那由執著而生起的五種聚合(五取蘊)是苦。」

  

  「『苦的起因』的尊貴真理是這樣的:由于渴愛而産生了再存在和後有,被貪愛所束縛著。一時在這裏,一時在那裏,它尋找新的嗜好;這些就是對感官快樂的渴愛,對生存和後有的渴愛。」

  

  「『苦的止息』的尊貴真理是這樣的:它是那渴愛的完全止息,放棄它,厭離它,把自己由它解放出來,把自己與它完全分離。」

  

  「『達至苦的止息』的尊貴真理是這樣的:很簡單,它便是『八正道』,也就是正確的見地,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語言,正確的行爲,正確的生活、職業,正確的精進,正確的意念專注,正確的禅定。」

  

  「『這是(苦)(Dukkha)的尊貴真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對一些聞所未聞的事物的觀察力,知識,智慧,科學,真相。『這是(苦),作爲一個尊貴真理,是應該完全了解的』: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對一些聞所未聞的事物的觀察力,知識,智慧,科學,真相。『這是(苦),作爲一個尊貴真理,已經被完全了解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對一些聞所未聞的事物的觀察力,知識,智慧,科學,真相。」

  

  「『這是(苦的起因)的尊貴理想』: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這是(苦的起因),作爲一個尊貴真理,是應被抛棄的。』: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這是(苦是起因),作爲一個尊貴真理,已經被抛棄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真相。」

  

  「『這是(苦的止息)的尊貴真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這個(苦的止息),作爲一個尊貴真理,是應被證悟的』的: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這個(苦的止息),作爲一個尊貴真理,已經被證悟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真相。」

  

  「『這是(達致苦的止息之道)的尊貴真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這是(達致苦的止息之道),作爲一個尊貴真理,是應被追隨(修習)的」: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這個(達致苦止息之道)作爲一個尊貴真理,已經被追隨(修習)了」:這就是由我內心生起,對一些聞所未聞的事物的觀察力,知識,智慧,科學,真相。

  

  「祗要我對真實的知識的觀察力仍未完全清楚洞悉關于『四個尊貴真理』的這叁個層面、十二種方法①的話,我不會宣稱我已證悟了那完滿的『覺悟』。在這個有著神、惡魔(Maras)、梵王(Brahmas)的世界,有著出家人和婆羅門的世界,有著王子和人類的世界,它是最崇高的。但當我對那真實的知識的觀察力已經完全清楚洞悉關于『四個尊貴真理』的這叁個層面、十二種方法,我宣稱我已證悟了那完滿的『覺悟』。在這個有著神、惡魔、梵王的世界,有著出家人和婆羅門的世界,有著王子和人類的世界,它是最崇高的。同時一種真理的觀察力由我之內生起:我心中的解脫是無懈可擊的。這是最後的一生,現在,再不會有後有(再生)的了。」

  

  這是聖者所說的,高興的五位比丘,對他的話生了喜悅。

  

  雜尼伽耶第五六經十一節(Samytta-nikaya,LVI,11)

  

  ①可以由以上四段看到,每一個尊貴真理,有相應的叁種知識層面:(一)知道它是真理(Sacca-nana)(二)知道有關這真理是有一種行爲或功能要去完成(Kicca-nana)(叁)知道有關這真理的那種行爲或功能已經完成了(Kata-nana)。當這叁個層面應用到四個尊貴真理上,便得到十二種方法。

✿ 继续阅读 ▪ 佛陀最後的說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