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義證▪P4

  ..續本文上一頁平等,無有差別,一切愚蒙無量過惡,不能動亂菩薩道心,以明淨心圓滿意日,清淨調伏一切衆生,信心清淨,長養大悲,解一切法離于顛倒,得諸善根,以無二法觀察法界,回向彼回向,不生諸法不滅諸法,舍離一切動亂覺觀僑慢放逸,隨方便智以諸善根回向衆生,是名“念一切佛莊嚴,即圓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室者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諸佛正念莊嚴。

  [唐實叉難陀譯]唱鎖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念一切佛莊嚴。

  [唐般若譯]唱娑囀(二合)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普念諸佛一切莊嚴。

  馱字門章第二十四

  馱字時,入觀察法界道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馱字印者,法界體性不雜亂故。”《摩诃般若經》雲:“馱字門,入諸法性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馱字,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馱摩,秦言法。夫“悟一切法能持界性不可得”者,則能安住不可壞,信于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如來正教一切衆生,如是等無量境界,種諸善根,回向一切智,于念念中見一切佛,如佛所應而以供養,成就善根,出生善法,不壞業報,明見真實,善能回向,以方便力出生業報,究竟法性,得到彼岸,了達諸法,回向大智諸業善根,其心清淨,行無所行,回向度脫一切衆生,是名“觀察法界道場”,即圓不壞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柁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圓滿法聚。

  [唐實叉難陀譯]唱拖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觀察簡擇一切法聚。

  [唐般若譯]唱馱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微細觀察一切法聚。

  舍字門章第二十五

  舍字時,入隨順一切佛教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寂靜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舍字印者,人深止觀皆滿足故。”《摩诃般若經》雲:“賒字門,入諸法定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賒字,即知諸法寂滅相。”賒多,秦言寂滅。夫“悟一切法寂靜性不可得”者,則能隨順修學叁世諸佛回向,願諸佛具不思義佛所住樂,複以如是善根回向一切菩薩、一切衆生,如佛回向開化一切衆生、聲、聞、緣覺及諸菩薩,菩薩善根回向一切衆生,亦複如是。所行善根,以諸大願攝取,行等行,積聚等積聚,長養等長養,皆悉廣大具足充滿。處在家位,攝取善根,一心回向無上菩提,今集、已集、當集善根,皆悉回向,于一念中解一切法,無性爲性,常樂習行普門善根,具足圓滿功德顯現一切,如是隨學叁世佛所學,回向諸善根,是名“隨順一切佛教”,即圓等諸佛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奢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諸佛教授輪光。

  [唐實叉難陀譯]唱奢(音屍奇切)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隨順一切佛教輪光明。

  (唐般若譯]唱舍(屍我切)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隨順諸佛教輪光明。

  佉字門章第二十六

  佉(上)字時,入現行因地智慧藏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虛空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佉字印者,悟如虛空無盡法故。”《摩诃般若經》雲:“佉字門,入諸法虛空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佉字,即知一切法虛空不可得。”佉伽秦言虛空。夫“悟一切法虛空性不可得”者,則能以諸善根遍至一切如來所,供養叁世一切諸佛,莊嚴清淨一切世界,悉無有余。如是莊嚴,令一切衆生超出生死,成就如來十種力地,于諸法中得無礙明。如是善根,回向了無所有,是名“人現行因地智慧藏”,即圓至一切處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淨修因地現前智藏。

  (唐實叉難陀譯]唱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修因地智慧藏。

  [唐般若譯]唱佉(上聲)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因地現前智慧藏。

  訖灑字門章第二十七

  訖灑(二合)字時,入抉擇息諸業海藏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窮盡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乞叉字印者,人于盡智無生智故。”《摩诃般若經》雲:“叉字門,人諸法盡不可得故。”《智論》曰:“若聞叉字,即知一切法盡不可得。”叉耶,秦言盡。夫“悟一切法窮盡性不可得”者,則能以諸善根悉皆回向,于一世界中叁世一切莊嚴佛刹,具足如一世界中無量無邊虛空法界等世界,悉以叁世諸佛莊嚴佛刹而莊嚴之。以如是無等等回向,趣薩婆若,心淨如虛空,不動如大地,人不可思議回向,樂觀一切業報皆悉寂滅,無盡功德回向,平等隨順一切法界;如是起諸善根決定回向,成熟具足等觀取相,善取境界,分別稱量,離諸虛妄而無取著。如是回向,得無盡善根,複得十種無盡功德之藏,是名“人抉擇息諸業海藏”,即圓無盡功德藏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叉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息諸業海藏蘊。

  [唐實叉難陀譯]唱叉(楚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息諸業海藏。

  [唐般若譯]唱乞叉(二合)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息諸業海出生智慧藏。

  娑多字門章第二十八

  娑多(二合上)字時,入摧諸煩惱清淨光明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住持處非處,令不動轉性不可得故。

  清淨光明爲處,諸煩惱障爲非處也。《守護國界主經》雲:“婆多也阿字印者,遠離昏沈懈怠障故。”《摩诃般若經》雲:“哆字門,入諸法有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哆字,即知諸法邊得何利。”迦哆度求那,秦言是事邊得何利。夫“悟一切法住持處非處,令不動轉性不可得”者,則爲王時得勝國土,離諸業障,得清淨業,具足修行一切布施,攝取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無量阿僧只饒益衆生,令佛法不斷,以大悲心救護衆生,修習大慈,具菩薩行,建立一切諸如來論,令一切衆生皆悉不斷諸佛善根,令一切衆生離毒害心,安穩快樂得真實義,得無上菩提,悉得平等,得賢善心、得賢善摩诃衍心,所行悉善,具普賢願行,覺十力乘。以此善根回向時,于身、口、意業無著、無縛解脫回向,以一切善根回向一切種智,普遊十方,教化衆生,是名“入摧諸煩惱清淨光明”,即圓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婆多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蠲諸惑障開淨光明。

  [唐實叉難陀譯]唱娑(蘇纥切)多(上聲呼)字時,人般若波羅蜜門,名蠲諸惑障開淨光明。

  [唐般若譯]唱娑(蘇纥切)多(二合上聲)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開淨光明蠲諸惑障。

  娘字門章第二十九

  娘(輕呼)字時,入生世間了別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能所知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枳娘字印者,一切衆生智慧體故。”《摩诃般若經》雲:“若字門,入諸法智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若字,即知一切法中無智相。”若那,秦言智。夫“悟一切法能所知性不可得”者,則能行無量善根,修習究竟積集無差。廣開解已,複作是念,如此善根若有果報,當盡未來際行菩薩行、不舍衆生、修行大舍、回向一切衆生、悉無有余,令一切衆生滿足佛智,得清淨心,智慧分別,內心寂靜,外緣不亂,得在叁世諸佛家生,是名“人生世間了別”,即圓隨順一切衆生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壤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作世間了悟因。

  [唐實叉難陀譯]唱壤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作世間智慧門。

  [唐般若譯]唱娘(上聲)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出離世間智慧門。

  啰佗字門章第叁十

  啰佗(二合上)字時,入逆生死輪智道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執著義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賀字印者,摧惡進善體皆離故。”《摩诃般若經》雲:“拖字門,入諸法拖字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他字,即知一切法義不可得。”阿利他,秦言義。夫“悟一切法執著義性不可得”者,則能正念修習智慧功德,爲調禦師,具足出生一切善根,智慧方便回向衆生,慧眼清淨,悉能觀察一切善根,悉能正持十力所乘,修習如是種種善根,一觀無,二一切智境。以此善根,回向佛刹,令一切衆生充滿;回向分別,受持智慧,如爲己身,爲衆生回向亦複如是。亦不分別種種善根,巧妙方便清淨回向,示現無量諸行善根,當念一切未曾忘失衆生境界,如善根平等善根如是回向,不著世界,不著衆生界,等觀叁世,順如來道,未曾忘失修習正業,常樂寂靜,正趣離生,是名“人逆生死輪智”,即圓如相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頗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智慧輪斷生死。

  [唐實叉難陀譯]唱曷攞多(上聲呼)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生死境界智慧輪。

  [唐般若譯]唱曷攞他(叁合上聲)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利益衆生無我無人智慧燈。

  婆字門章第叁十一

  婆(引去)字時,入一切宮殿道場莊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可破壞性不可得故。

  《守護國界主經》雲:“婆字印者,慣習觀察覺悟體故。”《摩诃般若經》雲:“婆字門,人諸法破壞不可得故。”《智論》釋曰:“若聞婆字,即知一切法不可得破相。”婆伽,秦言破。夫“悟一切法可破壞性不可得”者,則能于一切善根不生輕心,常樂攝受彼諸善根,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彼善根回向,具足普賢身、口、意業,修習普賢勇猛精進,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回向,無縛無著解脫身、口、意業報世界佛刹衆生法智,是名“入一切宮殿道場莊嚴”,即圓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回向位也。

  [唐地婆诃羅譯]唱婆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宮殿具足莊嚴。

  [唐實叉難陀譯]唱婆(蒲我切)字時,入般若波羅蜜門,名一切智宮殿圓滿莊嚴。

  [唐般若譯]唱婆(蒲我切)字時,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名圓滿莊嚴一切宮殿。

  蹉字門章第叁十二

  蹉(上)字時,入修行加行藏蓋差別道場般若波羅蜜門,悟一切法欲樂覆性不可得故。

  《守…

《大方廣佛華嚴經人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義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