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與中觀▪P112

  ..續本文上一頁象的狀態。這一下我們對這個文字了解了吧?千萬注意哦,先要盯住這個書上了。“法謂軌持”。

  “彼二”,人我同法我,這個我是假象哦!我們生命存在這個我、同宇宙間一切有規律的這個大我,“彼二”這兩種,“俱有”它們統統有它的種種不同的現象,使這個宇宙的生命永遠地輪轉不停。這個輪轉中間,這個轉字,所以叫大家注意這個“轉”字,那麼産生了世界上的哲學。譬如我們中國的哲學,道家的、《易經》的、老子所認爲,這個宇宙是生生不已,生生不已拿唯識道理講是個轉相而已。換句話,這個宇宙也可以講成死死不已啊!每天都有死亡的,天天都有太陽下去了;生生不已是站在早晨這一頭看的,每天太陽都出來的,永遠有個明天。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不站在早晨這裏看,站在傍晚看,都勸人這個世界是悲觀的、可惜的、是憐憫的,因爲每天看到太陽都落下去了。一個是站在春天看,一個是站在秋天看。一個是站在殡儀館看人的,每天都是死人擡出來,只有掉眼淚**;一個是站在婦産科門口看,看到一下有個小孩抱出來,生生不已。其實兩邊都不是,這兩邊都是它的轉相而已!這個特別注意!

  這是答問這個問題的第一段。你看玄奘法師翻譯,如果我們……所以你看,世界上研究唯識學的,不管在家的、出家的,文字都不大通的,使人越看越糊塗。比較有幾個人通,明朝的憨山大師,明朝有幾個大法師、大和尚研究唯識,文字很輕通,但是一般唯識學家對于輕通的唯識學的文字一概不承認;越是不懂的文字他承認:這個是正統唯識學。這是很怪的!比如《宗鏡錄》上永明壽禅師研究唯識這一部分文字非常好、輕通,可是正是唯識學家不承認永明壽禅師的《宗鏡錄》唯識學,認爲是不通的、不懂唯識,有這樣嚴重!明朝這幾位大師著的唯識他們認爲那是不能看的,那等于不懂。實際上大家都被文字困住了。玄奘法師天地良心,這一個唯識的文字翻得啊,我是始終認爲不太高明;可是他高明不高明?高明極了!絕對邏輯。因爲邏輯啊,中國人的頭腦對于科學哲學邏輯不大喜歡的,不接受的;喜歡文學、喜歡藝術的,所以看起來還不懂嘛,頭大了!可是他翻譯得很忠實,尤其用中文這種翻譯。所以剛才我告訴大家注意,第一個四句話,是問題提出來,後面四句話是答複問題。現在開始由這個答複問題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如果要把《成唯識論》改編啊,用現在話,只要加這麼兩個字,大家看起來就懂了,現在開始說明。

  怎麼樣說呢?“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

  這是一段,講我相的。照現在排列又是一段了,不要再排下去了,又另起一段:

  “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轉,謂隨緣施設有異。”

  好了,我們把它文字念完了,讀了以後懂不懂啊?呵,好像念咒子一樣:菩提菩提波羅波羅……,不曉得搞些什麼!所以佛法被一種最高的文字障礙了,反使佛法不能流通。可是你們年輕人不要冒昧啊,“我把它翻譯成白話。”翻不得!你自己沒有悟道、沒有證道以前,你一翻都是錯的!要非常注意。

  所以禅宗裏頭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居士、有一個人學問很好,佛學也精通,馬上要翻譯、寫佛經,**,來看一位大禅師——南陽忠國師。忠國師說:好,你要翻佛經、寫佛經,很好!他叫他的徒弟:倒一碗水來,水裏放七顆米;拿一雙筷子來,放在旁邊。他說你看看,我這個是什麼意思啊?這個居士想了半天:“師父,我不曉得你這個東西是什麼意思。”他說: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會懂?所以不要隨便動文字,你沒有到達、沒有證到佛道,你隨便動、翻譯經典是罪過。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不要亂來!

  我看到現在青年人隨便寫佛學的文章,我看得是一身汗毛直立起來,害怕得很!一字之差,不得了啊!所以我常常告訴青年同學,你看我一生,我很會寫文章哦!如果我寫小說、寫花樣賣錢,比現在還賺錢哦!一輩子你們看到過我有什麼散文啊、其他文藝性文章?什麼都沒有寫,除了佛經;還非常慎重,因爲不敢寫。教人家做壞事啊,背因果還只一個、兩個啊;這個文字白紙寫黑字流傳下去,那個謀殺人的慧命那個因果背不起啊!害怕得很!所以平生不敢隨便寫任何的文字,寫了要負責任的。因果哦!白紙上黑字是重因果,是這個道理。

  所以講,回轉來說,玄奘法師這個文字那麼慎重,甯肯後人你懂與不懂是你的事,我翻譯做到了。現在我們回轉看他的本文。他答複了什麼叫“人我”、什麼叫“法我”這個定義。拿現在講、拿哲學邏輯來講下了定義了。定義以後引申說明。

  “我種種相”,這句話就是解釋他的偈子,“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怎麼叫做我又有種種的相呢?我就是我嘛,怎麼我裏頭有種種(種種是很多很多)的現狀不同呢?“謂”(“謂”字拿現在白話文:“這是說”,就是白話文這叁個字)這是說“有情命者”,“有情”是一切衆生,有感情的。這個問題,一切衆生、有情衆生。所以有些佛經呢直接翻“衆生”,衆生指生生不已。實際上生跟命兩個不同哦,這裏頭有問題。

  當年,我記得幾十年前在四川大學,在大後方、在成都的時候,在四川大學演講這個事情,提到一切衆生有情這個問題。當時有一位同學站出來問:“一切衆生”這個怎麼解釋?所謂有情衆生。他再進一步問,什麼叫有情呢?我說凡是有靈知性的生物都是衆生,都是有情衆生。那麼他說譬如礦物質、有些植物算不算有靈知性的生物呢?我說那不算。他說那不算,不叫做衆生嗎?(我說)那屬于是衆生的依報、附屬品,衆生生命的附屬品。這位同學說不對、不然。我說:願聞其詳。這個聞不是問題的問,耳朵聽,我們當年講話的方式跟你們現在講的不同——我願意聽聽你的意見、詳細的意見——“願聞其詳”。

  這位同學說:譬如含羞草,譬如向日葵,譬如南非洲的吃人的樹,這都是植物;你難道說它是無情的衆生嗎?它也有情感啊!

  所以啊,有時候演講、講佛學,有時候碰到學術界的演講頭很大哦,什麼問題都來的啊!不像宗教裏演講,宗教裏演講所有信佛的,“除了佛以外……”好辦!可以拿佛來蓋他一下,都把他蓋了,呵!學術演講你那一套蓋不過的,佛、上帝他不吃耶!這裏我給你們青年人講一個經驗。

  我說:好,我告訴你,含羞草不是有情衆生,它是機械性的,不是靈知性,它沒有靈性。他說:不然!含羞草你看你摸摸它,它怕羞,它就收攏來了;你不摸它,它就開開了。

  我說:含羞草這個根根裏頭有一泡水,它平常是上升的,人體的溫度跟它一接觸、手一摸上去啊,這一泡水就下降了,所以你看它是怕羞,羞下去了。它是一個機械、物理的作用,不是感情的作用。向日葵中間有一條中心的枝幹,所謂這一條纖維是它的中心,必須要吸收太陽的光線,所以太陽、光轉到哪裏,它這一條(纖維)機械地就跟著動轉了;所以叫向日葵。同樣的,南非那個吃人的樹,人到了旁邊,那個葉子把你一抱,整個把你裹起來,裹起來這個人就沒有了、連骨頭就化成水了。那也是機械的作用,它是一種機械的惰性。因此這叁種植物不能說是有情衆生;只是有情衆生的依報、附屬品。

  這個同學的問題答了,非常滿意,所以那一天很叫座,掌聲如雷!其實啊,我剛剛第一天晚上啊,一個學植物的教授跟我倆談,我還剛剛問了這叁個問題,我說含羞草怎麼會怕羞呢?他就解釋給我聽。昨天晚上買來的今天就去賣了,所以沒有使我垮臺!(一笑)

  所以學術演講是難哪!科學的、哲學的任何問題都提上。所以現在你們青年出家、在家同學,今後的時代要出去弘法,除了你關起門來在佛教裏頭拿佛來一蓋就蓋住了:“哦,那是佛說的!你不可以……”就把它蓋住了。不然“你就是不對,外道、邪見!”就把他蓋住了。(衆笑)你到學術界講,不聽你那一套蓋啊!你都要懂啊!佛能通一切法,通萬法之源,那你不能不懂,佛都懂啊!你看佛經上有些弟子們問佛:爲什麼人的眼睛白天看得見,狗的眼睛夜裏看得見,爲什麼人的眼睛看不見?佛在幾千年以前就答複:色素不同,眼睛的色素不同。狗的眼睛裏有紅外線的光,所以狗眼有紅的。我們平常罵:狗眼看人低。那個狗的眼睛有紅圈子、有紅外線光。你看我們這位老師啊、本師釋迦牟尼佛,幾千年以前他怎麼懂這個科學!他都懂。看了佛經真是歎爲觀止啊!他都清楚。

  所以再順便告訴我們在座的,尤其本院的同學們,不管在家、出家,好好地……二十一世紀開始,將來你要弘揚佛教,關起門來懂一點佛學賣你自己一包膏藥,沒有人買的呀!一切學問都要求。這是我的經驗告訴大家。[引磬聲]喲,十一點鍾啦?你沒有貪汙吧?呵,那只好休息一下。(78:00以下錄音不清)

  “有情”是一個觀念、一個名詞;“命者”,又是一個觀念。籠統來看,“有情命者”就是一切衆生。以邏輯的道理,“有情”這個觀念下一個定義,就是剛才我們講的定義,照現在的方法下定義,五十年後怎麼樣講法,你們自己要注意了,時代不同、觀念不同了。就是說,有情是凡是有靈知性的、情感化的,就是有情。“命者”,不一定屬于有情了。這個“命”就是生生**流水一樣,連續生長存在的。譬如植物、譬如我們電燈光,一開關以後,這個電源一放出來,這個光芒已經……一開關那一刹那,這個電源放出來,這個命已經散失了,跟著陸續上來、連續不斷,看到這個燈光永恒地存在,就是燈光維持著現在的壽命。這個命者,就是上面一句話“法謂軌持”,有它自然的軌則,永遠保持著,謂之生命。

  所以我們這個有靈知性、又生生不已,合攏來叫做生命。譬如植物、蔬菜,有生而無命,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生哦!還是有生哦!乃至礦物質它都有在長大的,有生,但是不算“有情”跟“命者”,所以“有情”跟“命…

《唯識與中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詩詞輯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