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與中觀▪P123

  ..續本文上一頁譬如生理還分開有頭、有肚子,裏頭還有心肝脾肺腎,究竟哪一部分才是我呢?才可以代表我呢?譬如剛剛一位朋友在講,我們有一位美國的同學,剛剛有位朋友告訴我,他說老師啊,某人叁四十歲死了。我說年紀輕輕怎麼死的?他說練功夫練死的。怎麼練功夫啊?他說他也學了許多,各種練功夫啊,氣功啊、什麼功啊拼命練,很用功,練了半天。所以這個朋友就得一個結論,所以做這些有爲的功夫啊,沒有真正的懂理的人指導,一定會快死的。各種氣功,大概什麼功、什麼功多得很啊,練鷹爪功,什麼功都練啊!猴子功啊、鷹爪功啊、內丹、外丹一起來啊,反正有利于我啊!

  所以學佛、學道、學宗教的人有一個觀念你要搞清楚,都是一個功利主義,都想求有利于我。或者我現在活得好,或者我死後活得好,還不是功利主義?因此他就練練練。有一天練功夫的時候他就一下倒下去了,倒下去就不行了,不行了醫生馬上來,來了以後心髒還是跳動的,腦波沒有了。所以這個朋友剛才跟我講,他說老師啊,這一種做功夫的——我常常說,任何這種修道,你看我們看了幾十年,不是腦充血、就是心髒病,都是死在這兩種;再不然精神分裂了、瘋了。你看,這就是修這一切有爲法的道理。

  所以你說究竟腦電波是我還是心髒是我呢?這些都是五蘊問題。那麼,剛才這位朋友我說那麼怎麼辦呢?最後送到醫院腦電波沒有了,心髒還在跳動,身上各種科學醫學的儀器都挂到了,要救命了。後來家裏父母大家一來一看,已經不行了,腦細胞都死亡了,他說就是把他救活,這個人不是人了,變成一個植物了,那植物了要招呼幾十年很難辦啊!他活著也沒有道理。所以幹脆把一些醫學器材都拿掉了,一拿開了以後很快就走了嘛!讓他自然地就過去了。所以因此我們得一個結論,這些做功夫的人搞得不好都是這個結果。不過年紀大嘛死得快一點,年紀輕的嘛就是死得麻煩一點。所以這個理(修行這個理)是必須要通。

  比較好一點的,放空了,這個身體也不管了,完全放空了,真正放下,那還比較維持長一點,因爲他無所求嘛!不需要加上的。這些都是加上,功夫啊!功夫啊!這一套法門越加越多,負擔不了了嘛。所以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說,這個生理心理裏頭就是我,“我應如蘊”,如五蘊一樣;“非常一故”,不是永恒的。這個身體在變化,由少年變壯年、變老年,這個五蘊都在變去了的。這個“非常”。

  “非一”,而且五蘊是歸納法,分析裏頭的歸納、歸納裏頭的分析,勉強把生理、心理分成五個部分,那麼究竟這個“我”在哪裏呢?

  “又”,再說,“內諸色定非實我,如外諸色,有質礙故。”我們身體內部的色,生理方面譬如肺啊、腸胃啊、骨骼啊、神經啊這些東西,色法地水火風變的;“又內諸色,定非實我,”當然不是我了,所以現在把心髒拿掉還可以放一個假心髒,把豬心髒裝上來我們還活著,難道我還變成豬了?也不會啊!也是人的思想啊!換一個尼龍的心髒我也不會變成尼龍啊!對不對?也是人的思想。所以可見內在、生理內部一切色“定非實我”,這個不是我,只是我借用,現在暫時,等于我們的房子一樣,這幾十年屬于我使用它,有這個權利,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它本身不是我。爲什麼呢?

  因爲我們身體內部這些心肝脾肺腎這些東西,“如外諸色”,同外界的水泥啊、鋼骨啊、鋁門窗啊一樣的,“有質礙故”,它有物質性的、固體性,變成一個固體的物質它就有障礙。所以我們自己看肚子裏頭的東西也看不清楚,如果看到了,我們自己會發嘔!把這一層一扒開了裏頭——也很好看啊!美麗的世界:腸子有黑的綠的黃的藍的,什麼都有!有髒的臭蟲啊……什麼都有!再看裏頭,就是廚房裏那個潲水桶啊,牛肉蘿蔔青菜啊在裏頭,那個味道又難聞!如果你檢查胃鏡,那個一進去、一掏出來,自己都不能聞的!——無我。同一切物質一樣,有障礙。

  再說,“心心所法亦非實我,不恒相續,待衆緣故。”“心”,就是心的體,這個講我們思想這個心。“心所”,由思想這個心理作用所發生各種的思想情緒變化,譬如喜歡了、高興了,哈哈大笑;有時候不痛快哭起來;或者聽一句話,我們心感覺到不對,馬上情緒就不對了,就是心所。心以及心所一切法,它本身也不是實在的我。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思想與情緒、心所的變化“不恒”,它不是固定的。

  譬如我們一天當中也有好幾次高興、好幾次不痛快,或者發悶、或者覺得輕松,它沒有一個思想情緒是永恒不變的,所以“不恒”。“相續”,由每一個思想、每一個情緒連帶像水流一樣、像電波一樣連續起來,一個假象存在的一個我;而且我們的思想同我們的情緒“待衆緣故”,它靠各種因緣引起。譬如假使現在我們馬上輸血給人家,輸得太多了就昏了,就疲勞想睡覺,什麼都不想;因爲這個外緣把我們引走了嘛,這個物理的、生理的作用引走了。假使我們現在忽然給你增加很好的新血輸進來,精神特別好,一夜睡不著,這個也是外緣進來,這個外緣進來不是我。

  “余行余色,亦非實我。如虛空等,非覺性故。”除了生理內在的這些東西以外,“余行”,其他的,這個動能、生命的動能。譬如我們睡眠打坐,它這個生命動能還在動,血液還在流行,這個“余行”。“余色”,譬如我們洗澡,人身上一摸就有髒的下來,細胞的新陳代謝;眼睛睡醒了有眼屎,這些是“余色”,排泄出來的。“亦非實我。”這些都不是我。因爲這些東西最後還化空了的。“非覺性故。”中間我們生命那個覺性能知一切,那個是不變的,他說都不是這些東西。

  “中離蘊我,理亦不然。應如虛空,無作受故。”你說我們這個肉體生命存在中間,要離開我們修行,要跳出這個肉體以外。譬如有些人修行的觀念,認爲出定了、入定了一定從頭頂啊、從這裏、從那裏好像有個我跳出來,好像青蛙跳出了那個水桶一樣,好像得道了——他說不通的,“理亦不然。”他說這個道理不通。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個“我”同虛空一樣是遍滿虛空了,“無作受故”,這個身體平常就沒有作用了。他說這都不是道理。

  他說,後面講的:“後俱非我,理亦不然。”就講,相反地說,認爲這個生命的身體、肉體存在、五蘊都不是我,就是四大,那也不合理的,也有偏見了。

  “許依蘊立,非即離蘊,應如瓶等非實我故。”我們現在後天這個生命,離開了肉體這個生命、五蘊以外,你找不出一個作用;它的現象、它的作用在哪裏表現,你找得出來嗎?他說現在我們知道研究“我”這個東西,我這個生命究竟有我、無我,還靠這個腦筋還存在、腦細胞還在,還有思想、還有生命。所以呀,“許依蘊立”,因爲五蘊存在,所以建立今天後天這個我在活動。“非即離蘊。”並不是說離開這個生命肉體啊,那這個生命的肉體那就是像什麼?像一個空瓶子了,“非實我故”,這個肉體就沒有我了。他說那也不通的。

  所以舉出來社會上、世界上這許多關于求道,“我”,什麼是真我?什麼是道?什麼是佛法?追求這個,求真理,真理只有一個嘛!不管哪一種宗教哲學,世界上真理只有一個;各種的人研究表達說法不同,那麼把各種不同方法討論這個東西的大體都歸納起來,再來批駁。

  “又既不可說有爲無爲,亦應不可說是我非我,故彼所執實我不成。”再有一個理由。所以我們生命的真我,你不能叫它是有爲法,有爲是有所作用。譬如我們練功夫啊、練氣功啊,大家去學各種功夫……(第27集完。江山沈寂錄。玉樹臨風二校完。)

  

  

《唯識與中觀》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詩詞輯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