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第八阿賴耶識啊,“能生自果的功能差別”。我們每一個人,剛才佛說了,每一個人都有八個識。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心識。不是大家共同一個心識。有共有的一部分;有不同的一部分。所以自己本識當中啊,我們每一個衆生第八阿賴耶識本來具備了一切種子。這個要注意!所以人性裏頭是有獸性哦!也有畜生、地獄、餓鬼什麼。有時候我們發起脾氣恨起別人來,自己就是餓鬼,那就是魔啊!自己看不見。那個時候拿個鏡子——所以有許多同學壞脾氣的,他自己不知道,我說真可惜啊,我要是有個錄影機當場就給你那麼一照,給你錄下來自己看看——那個味道好看哪?是很難看!所以人性裏面,你不要看我們一個人哦,六道輪回都在這裏呦!有時候自己變餓鬼,餓得不得了了,餓得胃**,那就是餓鬼地獄來了。口幹沒有水喝,同樣來了。人性裏頭就有獸性,獸性裏頭也有人性。你不要看動物看不起哦,動物比人好得多了!也不要看不起鬼哦!鬼也比人好辦。最討厭是人!人比鬼可怕,又髒、又臭、又可怕;又凶、又壞、又有傳染病!(衆笑)所以啊,自己的自識功能裏頭各種種性(都有)。
但是我剛才說了壞的,自己本性裏頭也有菩薩、佛的種性哦!所以爲什麼要修善呢?我們修善一切等等,把自性功能中善的種性發動,慢慢把那個壞種性也變過來爲純善的種性**。就是這個道理,這很簡單。其實,善、惡、不善不惡叁樣都平等在裏頭,這個第八阿賴耶識,你要記住啊!“謂本識中,能生”——它自然能生,“自果”——不是別人給你,不是佛菩薩給你——自果的功能差別。這個功能,所以我們現在科學也用“功能”,功能兩個字在自然裏頭、在哲學裏頭、在中國文化裏頭用,是從唯識裏頭拿來用的,功能是這個裏頭來的。這兩個字用得好得很!有這個功能差別。那麼自己的阿賴耶識的種性帶來的,能都是什麼呢?四個:“等流、異熟、士用、增上”四個果位,四果。
什麼是“等流果”呢?譬如我們大家都在輪回裏頭生生死死,這就是等流果。所以等流啊,平等地、共同地像一股流水一樣流下來。譬如我們現在大家都在臺灣,而且大家都在臺北,我們這個業力是等流的。還有近期要投票啊,大家都在選舉期間,比方啦!這是等流。我們這裏選舉,別人那裏、外國沒有選舉,各有各的事。這是業力不同的等流,比方啊!像一股流水一樣,等流,永遠流下來,切不斷的。你如果不等流啊,離開叁界外,成道了。
“異熟”,異熟下面都有解釋,什麼叫異熟,這些果。異熟,異時、異地,這是因果報應。所以嚴格講起來我們現在這個生命在這裏就是異熟果。有自己的阿賴耶識的種性、父母精蟲卵髒、社會環境、時代環境這許多加攏來,成熟了這一個果位。
“士用”,什麼是士用?士,就是代表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生下來的果報作用不同。因爲有天才會畫畫,像我們看觀世音菩薩,看到何先生畫得怎麼那麼好!叫我畫起啊,把觀世音菩薩不曉得畫出一個什麼泥巴了!就沒有這麼個“士用”功能,這種天才沒有。
還有“增上果”,譬如業力福報大的人,也是這個等流、這個時代來的,同一個時代,我們等流。“異熟”,可是每一個人家庭出身不同,我比方**。“士用”,每一個人腦筋、體力不同。“增上果”,我得到了一個機會,這一個人好,當了皇帝,號令天下、救世救人——這個人的增上果福報來的。
譬如我們有些人,也是在這個時代“等流”來的;“異熟”,各人得了一個身體;“士用”,也蠻聰明,可是什麼增上果呢?一天到黑呀,“百年叁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別說想救人、救天下,自己都救不了了。患這個病,在開會,“咳!咳!”他的增上果不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是業報。他說,這都是第八阿賴耶識自己種性裏頭功能所生的果報。“故名一切種”,所以嘛,第八阿賴耶識裏頭有一些種性不同,所以每一個人生來個性不同。是有個性不同哦!業報而來的,第八阿賴耶識果報不同。
另外有第五果,剛才只講了四果:等流、異熟、士用、增上,你們要記得哦!到期末來考試,就問問你們這個看啊!四果啊,加上蘋果,五果!(衆笑)其實不是蘋果——離系果,五果。“除離系者,非種生故。”有一個果叫什麼?“離系果”。系就是把你拴在那裏了;離開這個拴,就是解脫了,成道了,大阿羅漢離系,“跳出叁界外,不在五行中。”佛菩薩離系了,心中沒得系縛了、解脫了。但是離系果“非種生故”,不是種子所生。這個道理懂吧?
我們現在生下來,自己作不了主啊!所以,有些同學問到,佛法是不是無神論?你們大家有些人都了解,不是的!相像。非主宰、無自然、緣生性空。這個是對你認識本體真如的一個方法了,是個方法論,“緣生性空”,是解釋現象世界,它怎麼是無神論?但是呢,它也不是有神論;也可以說它也是多神論。它非神我之論,因爲神我是建立在真如本體裏頭,是這麼一個東西。所以你這個地方要懂。“離系果,非種子生。”怎麼說呢?那麼你說離系果,你離了第八阿賴耶識,它那裏來的這個功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啊!如果說第八阿賴耶識裏頭本來有離系果的種子,好了,我們也不要修了,它生來就會解脫了嘛!可是我們第八阿賴耶識呢,這幾樣東西很強:等流、異熟、士用、增上,非常強。離系呢?非要自己發心修持,修持了以後,才跳得出來叁界。
“彼雖可證,而非種果。”所以啊,離系果是可以證得。初果羅漢、二果羅漢……四果羅漢,都可以是離系果裏頭的,可以修證到;“而非種果”,並不是第八阿賴耶識這個種子爆發了。爆發了要修哦!非要自心修自心啊!
“要現起道,斷結得故。”他說離系果啊,要現行,現在你好好修行,生起見道,見到了,然後斷除一切煩惱的結使(貪嗔癡慢的結使),才能夠得到羅漢果位、得到道的果位。你看我們許多同學,**得很,講話******,哎喲,我幾乎要向他皈依膜拜了!講的都對,那個道德的話比起道德都還道德,比老子還要老子!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他)起碼有萬言!可是一開口就丟人,一講話統統不對!他始終在等流、異熟裏頭,不能解脫。爲什麼?心中結使沒有斷,他自己都不覺得,結果他自己都不知道,已經到了分裂境界了。所以人你不要糊塗。像我的經驗看一個人,自己講些什麼話,自己在講話當中,自己曉得自己講得對、講得不對,這個態度對不對?——這個人已經有修持、了不起了!起碼很多生修持下來的。不然一般人講話,他自己也不曉得講些什麼,莫名其妙。然後你告訴他:你這個不對!“是啊是啊!哦……”他也不會聽話,決不會聽話的!而且他還……沒得辦法!業力呀!有時候真煩哪!我就不想做菩薩,**很討厭啊!一天到黑****自己會變成凡夫去了!呵!
所以這個離系果啊,要現起道,這個道是什麼?見道。見道了以後修道——斷結,斷掉了這個結使,才能證得這個離系果。所以它都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自果來的。
“有展轉義,非此所說。”那麼這些種子所生的果、因果的作用,等流、異熟、士用、增上,互相有展轉的關系、聯系的關系。這一部分加重了,那一部分就減輕了。“非此所說”,所以離系果不是這個道理。
“此說能生分別種故”,現在我們講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這種因果關系啊,而說我們生命經常能夠有思想、有分別。爲什麼人會有思想?這個第六意識分別來的,就是這個,分別就是思想,思想就是分別。這個東西。
“此識爲體,故立識名。”我們有第六意識能夠思維、能夠思想、能夠分別,這是靠第八阿賴耶識一個分識來的,所以叫作“識”。“種離本識,無別性故。”所以啊,第八阿賴耶識也可以叫它是種子識,我們一切種子的根根;也有名稱叫它是本識,是根本。
“種識二言,簡非種識。”種識這兩個名稱啊,“簡”,就是分析了,“非種識”,種是種的作用、識是識的作用。所以兩個不同的名字,就是對于兩個不同的作用來講。一定要帶這本書哦!看著這裏。
“有識非種,種非識故。”有的識就不是*種識,譬如前五識,因爲種子呢,它本身也不是識。
“又種識言,顯識中種,非持種識。”最後,什麼叫種子?什麼叫識?這個理論。所謂種與識的不同。我們這個識的根本裏頭包含著有種子。譬如一個石榴、一個山石榴,或者我們譬如一個番茄,等于說番茄、山石榴是第八阿賴耶識,可是打開裏頭啊,有籽子,那個籽子將來種到地下又會生出番茄來。所以整個的裏頭的種子和整個的合攏來,都叫一個番茄。但是番茄是番茄,你說裏頭是什麼?番茄的種子。種和識它是這樣差別。他說“顯識中種,非持種識。”這怎麼講呢?所以現在我們講,八識裏頭、人性裏頭有各種種性,這是講種性,這個識裏頭所發的種子;不是講本識的功能有個永遠維持——譬如剛才比方那個番茄——並不是番茄自己有一個功能永遠使自己存在的,那個叫種子識——“持種識”,永遠保持它的生命力。關于持種識的道理,暫時不講,“後當說故”,這一本書後面還有講到,現在不說。
“此識中種”,現在是講“識中種”,“余緣助故”,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生來阿賴耶識裏頭帶的有各種種性。什麼呢?大概的歸類,善的種性、惡的種性、無記種性,善性、惡性、無記性,各種種子很多。“此識中種”它本性的功能,這是親因緣,所以講因緣,這個就是親因緣,力量大的、強的,其他的都是助緣。你第八阿賴耶識自己本性種性來的。所以每一個人,所以種性、這個人個性不同。我最近常常聽到:老師啊,我慢慢改,你看我改得好多了!我只好說:嗯,好多了!那是我的假話。人能夠改得了本性、種子,你成佛了!改?“改了好多了,你看我好多了!”這句話已經不好多了!真改了以後,不問人家“你看我改了沒有”,“…
《唯識與中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