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大義今釋 第六章 修習佛法的程序與方法▪P4

  ..續本文上一頁別,卻同是業力之流,連綿不斷所致。心中之結,同樣地無法開解。內在被愛水潤濕,始終不能升華。愈陷愈深,自然從此墮落, 這就叫做內分。所謂外分:就是衆生的分外之事。因爲追求一切外物與外務,發生虛妄的想念。想念累積不休,就能夠産生勝氣(猶如現代物理學所說的原子電子的方射作用)。所以衆生們,心裏嚴守清淨的戒律,全身都會輕安清快。 心裏信仰堅定,專一信仰某一形而上的一尊,或咒印,就會顧盼自豪,有毅然出衆的氣概。心裏要想生天,夢裏就覺得自己在飛升遠舉。心裏存念佛國,聖境就會突然出現。一心事奉善知識,就會自輕其身體與生命。一切想念的心理,雖然不同,但是妄想的功能,卻同是輕清上升的(所以現代心理學認爲思想是腦神經的波動作用)。想念繼續不止,向上飛動不下沈,自然有超越的知覺發生,所以叫做外分。

  “一切世間的生死相續,生從習慣性的順路而來,死從變化之流而滅亡。當生命將要終了時, 這個人還未完全舍滅了暖氣的感觸,那時一生的善惡行爲,在意識境象中,就會一起顯現。死逆生順, 兩種習氣,互相交戰。如果來生純粹落在思想中的人,神識就會上升,必定生于天上(此處所謂天, 也就是代表上升的界說。)如果只有心中的升華意境,一生兼有福德與智慧,以及具有淨願的, 自然心境開豁,可以見到十方佛的境界,便可隨願往生任何一個佛國的淨土。如果是情少想多,即合輕舉,也不會很高遠的。就會成爲鬼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刹等,仍然遊行于日月所照臨的天下,所去都無障礙。其中若是有人曾發善願, 善心護持佛法戒律神咒禅定等,便能親往如來的座下。情想平均的,不飛也不墜,就生在人間。于是思想清明的,就是聰明的人。 情意幽郁的,就是愚鈍的人, 情多想少,就流入畜生,重爲毛群。輕爲羽族。七分情,叁分想, 就沈下到水輪,生在火邊, 受猛火炙烤。或身爲餓鬼,常被焚燒。同時水也能夠傷害它。 而且沒有飲食,如此要經曆百千劫的時間。(例如深海水中的龐大生物等)九分情,一分想, 會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的生在有間地獄,重的生在無間地獄。至于純情無想的,便即沈入阿鼻地獄(所謂永墮泥犁,不得轉生)。如果在沈心之中,有誹謗大乘,誣毀佛的禁戒,以诳妄而演說佛法,虛貪別人的信施,濫得他人的恭敬,乃至犯了五逆,十重,就會更番生于十方阿鼻地獄。這些所造惡業,雖然說都是自作自受,在共同的業力果報當中,各自兼有它的原因和境地。 也都是衆生自心所造的業力,由自己感召而形成的。”(此處說明地獄、餓鬼、畜生等業力果報的各種情形,研讀原經即知。)

  “這些惡業所形成的果報,都是自性中所起的業力作用。既不從天而降,也不是從地而出, 亦不是他人所授予。完全是根于自己妄心所招引,也由自己去感受。假使能夠證得菩提正覺,這此妄緣, 都成爲一種虛浮不實的幻象,才知道都是由妄想凝結所形成。“(倘若還未澈悟證得菩提正覺,明見真心自性,盡管人們不相信地獄報應之說,果報來時,還須自受。 不妨細心觀察現實世間的事, 就可以知其大半了。)

  十種仙道與天人間精神心理的關系

  佛說:“又有一處從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覺而修習定慧的正叁昧,卻懷有妄念而別修一種法門。他們借著精神存想,以堅固自身的形骸,而逍遙樂于山林之中,或者人迹所不能到的地方。這樣的共有十種仙道。

  (一)地行仙:修習服食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由食物上達到目的,名爲地行仙。

  (二)飛行仙:修習烹煉草木藥物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由藥物上達到目的,名爲飛行仙。

  (叁)遊行仙:修習化煉五金八石,用以服食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由化驗烹煉上達到目的, 名爲遊行仙。

  (四)空行仙:修習吐納,導引,運行氣脈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由鍛煉本身精氣達到目的,名爲空行仙。

  (五)天行仙:修習咽納,吞服津液,或服用淨水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由水德潤澤的功能而達到目的,名爲天行仙。

  (六)通行仙:修習日月精氣, 采納天地精華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由吸收天地間物理精華而達到目的,名爲通行仙。

  (七)道行仙:修習梵咒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依咒語法術上而達到目的,名爲道行仙。

  (八)照行仙:修習精神思念,存一注想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用精神思惟憶念而達到目的,名爲照行仙。

  (九)精行仙:修習交遘的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在互相交感相應而達到目的,名爲精行仙。

  (十)絕行仙:修習天地變化物理的玄妙法門。堅固形骸而不休息,從覺悟天地變化妙理而達到目的,名爲絕行仙。

  他們都 從人本位中,只求修煉此心,不修自性正覺。另外別求長生之理,可以使壽命維持千萬歲。休止在深山茂林,或者大海島之間,自與人世隔絕。其實還是沒有離開妄想輪回的流轉作用。如果不再進修正知正覺的如來叁昧,福報完時,還會輪轉墮落。”

  (以上《楞嚴經》第八卷竟)

  (經文略,此段有述說叁界,天人境界的修行果報, 以四禅九定的功用境界,配合心地修養,形成叁界天人的差別本位。人天之事,道理深秘,恐非一般所能信解。但擇要述說,故不詳譯。研讀原經可知。至于天堂地獄的變相, 以及其如何形成的問題,卻有其扼要的結論如下。)

  天堂地獄的原理

  佛說:“以上所說的地獄天堂,人及神仙和魔等情形。如果精細研究他的根本,都因爲衆生自己昏迷沈醉于一切有爲的現象當中, 因爲有了妄想而感受各類不同的生命。妄想隨著業力的旋轉,在元來圓明無作的本覺真心中,自作自受。都像空華亂發,元本是沒有所著。其實一切都是虛妄,哪裏有它的根本。因爲一切衆生,不認識圓明靈妙的本覺真心,所以感受輪回的作用。雖然經過無量劫來,也不能夠得到真淨。基本原因,都因爲隨順著殺盜淫叁業去造作一切。反此叁者,就生出沒有殺盜淫的意境。有此叁業的惡念就成爲鬼類。沒有此叁業的善念就成爲天人境界。或有或無,互相擾亂,就生起輪回旋複的性能。如果能得發生定慧妙覺的性境,就可常住在妙圓常寂的聖境。到此有與無兩種都不存在,乃至不存在也歸寂滅。如此,連不殺不盜不淫的善境也沒有,哪裏還會隨著殺盜淫的惡念去行事呢?你要知道,如果不能斷了這叁業的根本,一切衆生, 人人必然各自有他的自私之心存在。因爲各有各的自私之心,所以又有集合大衆的自私之心, 就成爲一個共同的大我之私。大我的私心與個人的自私,自有人爲的一定界限,形成人生各種不同的意境。因此可以了解天堂地獄,實在是有它固定的處所。但是仍然根源于自心的妄念業力所形成。至于妄念的發生,根本是無因而自起,實在無可尋究(如切妄念是空,當下可以釋然冰消)。所以你努力修行,要求證得無上正覺的菩提,必須先要斷除這叁業之惑。如果不斷盡這叁惑,即使得到神通,也都是世間的有爲功用。習氣不能滅盡,結果落于魔道之中。雖然要想滅除妄想,反而倍加虛僞,我說爲最可憐憫的了!你要知道,業力妄念,都是因爲不了自心所造成。並非自性菩提有此必然的過咎。“作是說者,名爲正說, 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楞嚴大義今釋 第六章 修習佛法的程序與方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