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六 往生· 等文▪P3

  ..續本文上一頁輪治世的聖王是十地菩薩轉生,真正表示十惡法的大魔王,也是十地菩薩轉生;一個是走善的教化而治世,一個是走惡的教化而治世;雖然善惡教化不同,但都必須是十地菩薩才有此資格。

  研究佛學的同學要注意了,一般研究佛學的人,動辄喜歡在空、有的形而上哲學方面搞,或者拚命在文學境界上研究。至于形而下,宇宙和人類及一切生物、生命的關系,如叁界天人、六道輪回、叁世因果的最基本道理都沒有研究。譬如講到轉輪聖王的問題,我們看到佛法中釋迦牟尼佛似乎比較偏重出世,這是因爲大家對佛學研究不徹底,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最注重的是入世。所以“金剛經”再叁提到轉輪聖王的功德即同如來,兩者只有一點之差,一個是走出世路線證得菩提道,一個是走入世路線證得菩提道。因此佛經裏又出現一個在家佛—維摩诘居士,處處都在點你們,不擺脫世間法形態,而心能出家。這是大乘菩薩道,比出世還難。

  所以,治世的轉輪聖王是“不世之出”,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個時代都能出生一位如此的聖人帝王。

  以中國文化曆史經驗來看,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有一次我在孔孟學會作曆史分析的演講,我把孟子這句“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帳算了一下,中國文化命運與社會政治的關聯,的確是四、五百年間就有一個變更。從周公以後算起,到現在是第八個五百年,未來的際運應該是有王者興。但這個王者,以佛學的標准來講,尚非轉輪聖王,只是五百年出個英雄。

  我常說個笑話,戲劇界寫劇本、當演員的朋友來看我,我經常鼓勵他們說:“中國曆史五百年出一個英雄,叁百年出一個戲子”。一個好演員能演得像雷根一樣,真不容易,雷根是演員出身,美國的曆史還不到叁百年。過去唱京戲的名角如梅蘭芳,過後就很難再出個像梅蘭芳這等好演員。梅蘭芳是中國叁大美男子之一,在那個時代真是風靡一時,其演技之好、之高明,真是無以形容。

  元朝有個名家畫兩只牛打架,很多人看了都叫好。一個放牛的小孩經過,鑽進去看,“去!去!這算什麼好?狗屁都不值。”人家問他是幹什麼的?也會畫嗎?那裏畫不好?他說是放牛的,不會畫,但是他知道畫得不對,牛打架愈打得厲害,牛尾巴夾在屁股愈夾得緊;牛尾巴翹得直直的,不是打架嘛!就這一句話,完了,這幅畫也沒有價值了。

  宗教電影演觀音傳、釋迦牟尼佛傳,唉呀!後來我都不去看,叫他們先去看,爲什麼?我怕看了當場發嘔,受不了。譬如釋迦傳,釋迦牟尼佛由誰演?有這個修養沒有?氣質、神情必須靠演員本身的修養才能自然流露,縱使透過高度技巧的化妝術也沒有辦法;一舉手,一投足,神態不對,就是兩樣,擺對了還差不多。經常有朋友來這兒吃晚飯,從夾菜的姿勢就可以看出某人練過武功。有一次跟一位朋友握手,一拉就知道他練過福建莆田少林寺武功,他謙虛說沒有,我說一定年輕時學過,他才肯承認是年輕時玩過一下。

  這和作學問、作人的修養一樣,騙不了人的,你說你學問好,看你的風度,走兩步路就看得出來,肚子沒有學問,樣子就是不對。你說你開悟了,看你走兩步路,就曉得是悟開了你。所以古代禅宗祖師說一個人有沒有開悟,走兩步路就能看出你的命根子在那裏,一點也沒錯。

  修養這個東西真不容易,治世的轉輪聖王更是不容易。真正的佛法,注重在這方面,你們再去研究,我算是給你們開了竅。若是把佛法拉到深山的山頂去,你全錯了。佛法的真義是救一切衆生,救一切衆生不是拿一把剃頭刀把你的頭剃光,就能解決得了的,另外還要好幾把刀才能解決。轉輪聖王就有七寶莊嚴,七寶裏面就有一把大刀,雖然沒有講出來,你們去研究佛學就會懂。

  不過,佛法真正標榜的是什麼樣的人呢?也就是說,佛法當家的是什麼人?等于說世界上任何一界的領導人都必須受教育,然而各界有成就的人不一定都是教育家,對不對?對,教育家專搞教育,但培養出來的人才各色各樣,不一定都當教育家,對不對?對啦!所以佛法,當家的是出家比丘,專管佛的教化。出家人當的是這個家,所以要住持。而學佛者,不一定要出家,度一切衆生要百千萬億化身,百千萬億個不同的姿態。了解了這方面道理,你們可以寫論文了。但是不要聽了這麼一點道理就說懂了,還有很多青蛙跳到井裏面,噗通—不懂!慢慢去研究吧!

  因此,我大聲疾呼,近百年來的佛學錯誤百出,方向完全錯了。這裏是講到轉輪聖王,所以牽扯出這些道理提醒你們注意。

  現在佛經告訴你,轉輪聖王統攝四大洲,嚴格講,擴大的講地球不過是四大洲之一,叫南贍部洲,如果拿地球來講,亞洲是四大洲的一洲,範圍有大有小。

  轉輪聖王統治了全世界,在人類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即使東方的成吉思汗,甚至成吉思汗的子孫也都沒有做到;中國的唐宋元明清也沒有做到,只能勉強地與鐵輪聖王的境界比一比而已。我們的老祖宗神農、黃帝、堯、舜,勉強可比作治世的轉輪聖王;等而下之,出英雄則有之,出聖王則未必。

  轉生人間好果報

  或生刹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

  神農、黃帝、堯、舜之流的聖人是道德的感化,不是權威的控製與統治,他們或者不生爲轉輪聖王,而生爲帝王之家,或生爲英雄世家,或生爲刹帝利。印度到現在,階級製度仍然十分明顯,十分不公平。刹帝利是統治或帝王的階級,印度的名門望族多半是刹帝利階級,釋迦牟尼佛的血統就是刹帝利的種性。或生爲傳教士,如婆羅門教是印度幾千年文化的重心,其他還有佛教的居士大家等等。

  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正,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形相端正,眷屬具足”,你看多難!這還不是轉輪聖王,我們作人作到形相莊嚴,六親眷屬具足,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兒女、朋友、學生就已不容易。另外,“聰明智慧、勇健威猛”都要具備,“如大力士”,並非本身一定是大力士。這就是說修過藥師如來的法門,加以至心行善的配合,而轉生人間的果報。那麼,你說這些是宗教的迷信,真有他生來世嗎?這是哲學也是科學上的大問題。

  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于後不複更受女身。

  “至心受持”,專心一志,至心接受並修持,不因環境、不因任何阻礙而放棄,從這一生以後,再也不會變成女性。女性當然有許多不方便和痛苦,不過,我有一位朋友認爲女人比男人好,願意生生世世永遠變女人,還講了許多理由,我聽了真是無可奈何。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六 往生· 等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