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便時有所聞燃身供佛之事。我小時候也常聽祖母說,某家老太太,阿彌陀佛不得了,吃了幾十年素,撿了幾十年木材,臨走前宣告親戚朋友,大家爲她念佛,她自己坐在加了香油的木材上,引火自焚。我小時候聽到這種事嚇死了,也不敢去看,聽說最後燒到影子都發光了,還在念佛。這些都是受了“法華經”燃身供佛的影響,以爲如此便能成佛,而且又有經典作根據。
現在,這個話頭你們就參不出來了。佛經講的都對,這與“莊子”一書一樣,有許多都是譬喻。中國文化有一句比喻真修行的話叫“焚修”,修行是很痛苦的事,要在火光中鍛煉,把父母所生欲界之身,整個煉化了,燃燒就是煉,也就是色身轉變後才能成佛,因此“燃身供養”有其道理存在。
一切衆生喜見菩薩,後來爲什麼還要燃燒兩個手臂供養佛?我都不要,別說是佛了!這些譬喻都是告訴你修持的道理。像你們現在打坐有點影子,就自認爲不得了,有功夫了,你連叁昧真火的境界都沒有起來呢!
剛才有同學發問,一切衆生喜見菩薩第一次燃身供佛一千二百歲,爲什麼命終化生以後,第二次只燃臂供佛,卻達七萬二千歲?問得好,可惜只在身體上打注意,只在時間上比長短,而不知層層轉精的道理。用句通俗的話來講,質的提升,不能用原來的量來比大小多少。
天下由來輕兩臂
再說,“法華經”爲什麼講藥王菩薩燃燒了兩臂供佛,才成就佛道?
天下由來輕兩臂 世間何苦重連城
這是栯禅師有名的詩句,你們這一代文學修養不夠,只好慢慢跟你解釋啦!
先講後半句,“時間何苦重連城”。連城,指蔺相如獻給秦王的和氏壁,它的價值可以買下好幾座城市,所以叫連城之壁。世間的功名富貴、財寶等等都是假的,人們何苦看得那麼重?這叫“世間何苦重連城。”
“天下由來輕兩臂”的典故,出于“莊子”。莊子著書那個時代,佛法尚未傳到中國,但道理都有相通之處。有人對楚王說,假如你的兩個手臂生病,非砍掉不能活;如果不願被砍掉,必須有個代價,那就是丟掉國家。你是要天下還是要自己的手臂?楚王回答,那個時候,當然是甯可要手臂也不要天下了。可見拿天下與手臂相比,還是自己的手臂重要。
所以我常說,生病要開刀,不開刀就會死:但是開刀必須眼鏡拿掉一只,肺割掉一邊,腎髒要拿掉一個,這樣還有十年可活,你幹不幹?當然幹。多少錢?一百萬。你說沒錢,沒錢,借啊!想盡辦法你也會把錢湊足。你看!人這麼愛自己的身體,當身體妨礙到生命的時候,肺也不要了,眼鏡也不要了,還是命重要,對不對?然而人自己要的“命”,究竟是什麼?搞不清楚。
換句話說,我們的肉體之外有個生命,要找到那個真生命才是道,那個便是藥師佛告訴我們的藥,這個藥也與“天下由來輕兩臂,世間何苦重連城”有莫大的關聯。由此可知中國文化的偉大,佛法到中國來,與中國文化結合,而且相互輝映。
我們曉得,“法華經”上說藥王菩薩舍棄兩臂,不是舍命陪君子,是舍命求佛道。問題又來了,爲何只燃兩臂而非兩腿?因爲人的臂膀最重要,兩手代表是福德與智慧。成佛必須經過不知多少年,多少億年修福德、修智慧。沒有福,沒有智慧,能夠成佛?這裏求功夫,那裏學打坐,你就能夠成佛?就能得道?你去求吧!慢慢求吧!你自己不想想你的福德福報如何?你的智慧又如何?沒有累積福德的資糧,沒有足夠的智慧,想一下子就能成佛,天底下那有那麼便宜的事?
所以,這兩臂代表福德、智慧,成就了以後,還要舍掉來供養佛,才能成就佛道。一般人自私自利,一切爲自己,貢高我慢,以自我爲中心,智慧也不夠,福德也不夠,如何能夠成道?
“法華經”、“藥師經”那麼簡單啊?處處都是話頭,處處都是問題。我希望你們了解這些道理,確實研究“法華經”這四品的內容和真義,尤其是被人稱爲法師的出家同學,以及年輕學佛,未來的大居士們,要好好研究其中的道理,不要當作普通的經典看。
現代化的講經方式
現在,翻開“藥師經”本文,這次研究性的講經,告訴你們“現代化”的講經方式。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叁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衆,恭敬圍繞,而爲說法。
如是我聞,大家都曉得,不必我再解釋。薄伽梵是佛的十個名號之一,這是
唐代梵文翻譯;西藏、南印度譯成婆噶瓦、巴噶瓦。現在講研究梵文,我的天!怎麼研究?古代梵文經典沒有,只靠十七世紀以後外國搜羅的巴利文,和印度收錄宋朝以後梵文的尾巴,認爲這樣便能研究佛學?這是外國人自欺,我們不要跟著人欺人。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任何一部佛經,都已不是原來梵文經典,這是個大問題。現在一般研究佛學的,如果以普通學術思想來研究還可以。真要談佛法,自己本身就是獅子身上蟲,破壞佛教,這是講到薄伽梵的譯文,而引申出來的題外話。
薄伽梵就是佛,代表那一位佛?雖沒有說明,我們當然可以看出是釋迦牟尼佛。
“藥師佛”中所講的大護法--藥叉神將,這裏也譯成夜叉。你們都聽過,罵凶悍的女人,又凶又壞,又難看,叫母夜叉。夜叉是個大秘密,是空中飛的鬼王,也是神王,管一切羅刹鬼。羅刹屬于鬼神道衆生,其實,女羅刹是世界上最美的;男羅刹屬于則既醜陋、又凶惡、又討人厭,不論男女羅刹,都歸夜叉管。天龍八部第叁部就是夜叉,他是一切佛的大護法,你說他是佛也可以,菩薩也可以,鬼王也可以,這就是一個秘密。
佛說藥師經的地方與聽衆
釋迦牟尼佛當年周遊列國,到處在教化。這次到了那裏?到達了廣嚴城。廣嚴城的梵語叫毗耶離,在中印度,是最富庶、最安樂的地方,維摩诘居士就住在這個城市。佛說法的地方往往不一樣,物件也有所不同,例如說楞伽經在錫蘭島楞伽山頂,是爲大菩薩所說的,不是一般人能夠聽的,因爲沒有足夠的福德,沒有足夠的智慧。
佛說“藥師經”的時候是坐在樂音樹下,而不是菩提樹下,這就妙不可言了。這種樹不曉得是那一種樹?能自然發出清淨音樂的聲音,使人聽了就得清涼。
我們念“藥師經”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這裏所說的樂音樹下,與觀世音菩薩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有沒有關聯?(有人答有)。我不提的話,有沒有去想過?(衆默然)。
佛在樂音樹下開講,與大衆比丘八千人俱,這八千人不是常隨衆。金剛經上所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隨從,佛去到那裏,永遠跟到那裏,如禅宗祖師說的“螞蟥叮上鹭鸶腳,你上天來我上天。”螞蟥是稻田裏一種吸血的蛭蟲,叮在腳上就不容易下來。藥師經這裏是八千人,大概徒弟又收了徒弟,很多啦!
菩薩摩诃薩叁萬六千,這些數位都要注意唷!不是隨便說的,不說叁萬五千,也不說叁萬七千,而說叁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人是看得見的,非人,不是人,你看不見的,都在旁邊聽法。
無量大衆,恭敬圍繞而爲說法。這一段我不講了,我們只作個研究。但是,你們作法師的,將來出去講經,可要詳細的講,千萬不能說,當時老師沒有講,所以我也省略,那就不對了。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一 講經緣起· 等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