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二 文殊菩薩請法· 等文

  第二:文殊菩薩請法.等文

  ---藥師經的濟世觀

  文殊菩薩請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曼殊室利是文殊菩薩的梵音,音譯。文殊是義譯,文學、文化,智慧的境界特別高叫文殊。文殊菩薩實際上是七佛之師,我們這個劫數裏的過去現在七個佛都是他的學生,包括釋迦牟尼佛。他在他方國土早已經成佛,因爲釋迦牟尼佛在這裏當教主,老師特地來捧場,變成研究生站在旁邊,幫忙教化。文殊菩薩在菩薩裏智慧第一,所以稱爲佛法的法王子。

  我們研究佛經,要注意每一本佛經都有一位出來請法的主角。“藥師經”裏出來請法的是代表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注意,別的經典都是偏袒右肩,對不對?這一本經的翻譯有所不同,“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曲躬就是身體彎下來鞠躬,合掌就是問訊。

  

  曲躬這兩個字,文學意境翻譯得特別高。佛經上說北俱盧洲有曲躬之樹。我們地球上的人類屬于南贍部洲。北俱盧洲的人,比我們舒服,壽命也長,但是,那邊沒有佛法。因爲太舒服了,也不生病,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吃什麼,一想就有了,不用在大熱天還要加火炒菜。想屙大便時,往地上一蹲,地就裂開了,然後,你怕不好看吧!蹲在曲躬樹下,樹枝馬上彎起來把你蓋住。等你屙完了,心裏想屙完了,地上就冒出水來,把你的屁股洗幹淨,地又自動合攏來,大便看不見,比我們現代化的生活還舒服,沒有苦難,但是,就是沒有佛法。佛自己發願希望不要生在叁災八難的地方,八難中有一難就是這種地方,一輩子又不窮又不苦,又不生病,這是災難唷!太享受太舒服是災難,因爲不會想求道,不會想要出離。

  講到“曲躬之樹”,中國文字用得真是美,把上廁所叫“出躬(恭)”。北俱盧洲的樹怎麼那麼乖?爲上廁所的人自動開合,叫“曲躬之樹”,真是妙!

  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爲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文殊師利提出要求,但他並沒有要求佛講“藥師經”。注意!不要嗑!嗑!嗑嗑嗑......輕易念過去就算了。文殊菩薩提出來“如是相類”,翻成白話就是:這個樣子的形狀;那個樣子他沒有講。諸佛名號,一切佛的佛號,爲什麼叫阿彌陀佛?爲什麼叫藥師佛......。

  講到這裏想起一個笑話。有一次,有位一個大字不識的鄉下佬,解釋“阿彌陀佛”和“大乘妙法蓮花經”的意思給我聽。他說,“阿彌”是哥哥,“陀”是背,“佛”是弟弟,哥哥背著弟弟過河,所以叫“阿彌陀佛”。“大乘”是老板,“妙法”和“蓮花”都是傭人。大乘這個老板把房子賣給妙法,妙法看房子老舊不堪,就請蓮花來打掃打掃。蓮花在屋子裏發現一堆黃金,要還給妙法,妙法說房子原是大乘的,黃金也應該是大乘的,大乘則表示誰發現就該屬誰的。結果叁個人推來推去,都不要黃金,最後叁個人都成佛了,所以叫“大乘妙法蓮花經”。聽完了,我說阿彌陀佛!你這個經講的真好,我總算聽懂了!

  我現在講這個笑話,你看文殊菩薩也在出題目,這個題目真難辦,他請佛講每一位佛的名號,以及何以能成就其國土世界的故事。他並沒有指名要講那一位佛,而是請佛講“如是相類”的佛的名號。

  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願、本願,才能成功。注意!這就是話頭,我們學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願,那是私心。因爲每一位佛都發了他本身特殊的大願,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間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歡開百貨店,有的人喜歡開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內行之事,不斷努力發展而有成就。世間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願。

  我們大家想學佛成佛,想想看,我們的本願是什麼?想利那一樣?利他嗎?哼!個個都想利我,對我不利就一肚子煩惱,藥師經給你們藥吃都治不好!

  因此文殊菩薩提出,請佛說出“令諸聞者,消除業障”的方法,希望透過這個方法,使一般真正聽到佛法的人,都能因修持其願力而成就。什麼法呢?譬如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希望佛把每一位佛發願的故事或原因說給大家聽,使一般聽到佛法的人,業障消除而能成佛。業障就是業力,它是成道的障礙。業力包括善業和惡業,善業也是障礙,福報太好了,不能成道。惡業太重了,當然更是成道的障礙。把善業惡業都消除掉了,才可以成佛。

  “爲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利是利益,樂是使一切衆生得到安樂。什麼是像法時期呢?佛的肉身還住世時,那是正法時期;佛離開人世,只有經典、佛像留在世間則是像法時期,像我們現在就是像法時期。到了末法時期,大藏經和佛像都沒有了,只剩下“阿彌陀佛”和阿彌陀佛佛號,以及不相幹的密宗存在。所以,密宗愈興旺,末法愈來臨得早。這裏說“藥師經”的大秘密也是大密宗,不過,不是普通的密宗的密。

  爲什麼文殊菩薩在此請法?是爲了利樂像法諸有情,說諸佛名號,使衆生得法樂。

  諸有情就是衆生,衆生就是有情,凡是有靈性、有感情的生物都叫有情;靈性與感情最重的是人。所以,後世的玄奘法師把衆生翻譯成有情。像樹木植物是有生而無命,不屬于主要有情的範圍。

  退回幾十年前,我還在四川大學講演時,講到衆生的問題,有位同學問我,老師說礦物、植物只有生,而沒有命,那麼含羞草一碰就羞答答地合起來,像女孩子一樣害羞,可見是有感情,應該算是有生命才對。

  你看佛法講經之難吧!大概是諸佛菩薩加庇,剛好前一晚,有位學生物的學生,跟我講到含羞草,它的根根中有水,會往上升,碰到人體的熱能,水就會機械性的下降,使葉片合攏。它是機械性而非靈性,也不是怕羞。因此我答覆他,含羞草的動作是物理的機械性,並非靈性的有情作用。

  所以法師說法,要無所不通,大地一切皆是藥,不能只給人吃一味的藥。法師們要特別留意,這是爲你們將來出去弘法而講,因此與一般講經不同。

  燃身供養的真義

  我們讀“藥師經”,一定要配合“法華經”的“藥王菩薩本事品”,和“維摩經”的“法供養品”一起研究,這幾本大經,都是一連串一個系統關系。

  上次講到文殊菩薩向佛提出一個問題:一切佛的名號,及一切佛的本願。文殊菩薩並解釋爲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他是爲了使未來時代的一切衆生,在聽到佛的名號及他的大願內涵時,可以消除業障,可以利益像法時代的一切有情。

  大家信佛、學佛都想消除業障,也想發願度衆生,但都變成口頭禅,不明白真正的願要怎麼發?現在,佛在“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講到藥王菩薩的修持與他的願力,其中“燃身供養”的部分,使得東方佛教、中國佛教錯解其真義。幾千年來,許多人真的把自己的肉身燃了,像越南的和尚,還有在我們家鄉有許多老太太學佛,硬是把自己擡到火裏面燒。當然,也有功德,但是錯解了佛法,殊不知“燃身供養”的重點並不在此,而是要在修持的真理上,以叁昧真火轉化色身,也就是用地水火風的火大力量來轉化色身,徹底成就一切色身叁昧。

  所以,藥王菩薩在燃身供養前,就先作好了准備的工作,你就算一身先灌進了香油,天天吃麻油,天天擦香水也沒有用,肉還是臭。這是說修持到了某一境界,我們父母所生之身自然産生香味,到了這個時候,才燃燒身體,燃燒並不是拿火來燒,而是以自身火大的叁昧真火的力量,變化這個肉身。

  肉身燃燒了多久呢?一千兩百年。你想想看,一個肉身能燃燒一千兩百年嗎?這都是秘密。然後,等到藥王菩薩所供養的日月淨明德佛涅槃以後,收取佛的舍利,有八萬四千個舍利,每一個舍利成一個寶塔。他又在寶塔前,燃燒自己兩臂供養,燒了七萬二千年。我們的手臂沾油燒,能燒幾個鍾頭啊?所以經典上所說的都是修持上的大秘密。藥王菩薩以此修持,成就了什麼,徹底成就了一切色身叁昧。

  東方淨土爲何呈現青琉璃色

  琉璃世界的問題,上次已提到過。佛經上講到東方有好多尊佛,“維摩經”上有阿佛,佛土也在東方,所謂妙喜世界,藥師如來琉璃淨土也在東方。

  爲什麼東方世界的淨土呈現青琉璃色?青色是深藍色,佛經上有兩個重點須注意。當天氣晴朗,萬裏無雲時,爲何天空也是藍色的?因爲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南天王天的天庭玉階顔色是青色的,而我們居住在四大洲的南贍部洲。因此,當陽光普照,空氣明淨時,天空的蔚藍色就是反映了南天王天庭玉階的顔色,這個顔色也就是東方淨琉璃光的顔色。

  其次,如果以修持道理講,現在許多外道、密宗、其他宗派,都流行講氣脈;其實真正氣脈通的話,無論開眼閉眼,隨時都在淨琉璃光的藍天色中,修行能到達這個境界,就有像了。別以爲身體上有東西東轉西轉,像老鼠在身上東爬西爬,這裏感覺、那裏感覺的就是氣脈,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經,還不是精神呢!

  真正到了時候,十方叁世諸大菩薩都要經曆這個淨琉璃光世界,都要有藥師佛的加庇才能成就。

  目前,佛教經典普及,顯教也好,密教也好,已無所謂秘密,大家亂講氣脈,亂講功夫,幾乎都走入魔道。如果你們聽了這個佛法最高的奧秘,也去假想藍天,那麼你也入魔道了。呈現淨琉璃藍天色,那是自然的,並非假想而來。

  了解這個道理,再看佛所說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此十二大願與西方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互通款曲的。真正的佛學、佛法,並非你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能把阿彌陀如來的四十八願和藥師如來的十二願,作一比較研究,就能參出一個道理,爲什麼人死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會成就那樣一個莊嚴的極樂國土…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二 文殊菩薩請法· 等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