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十二大願.等文
---藥師經的濟世觀
發願是成佛之因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釋迦牟尼佛又繼續告訴文殊菩薩,當藥師如來開始學佛時,發了十二大願。任何一位凡夫衆生都是因地上的菩薩,也是因地上的佛,因爲每個人都有資格成菩薩,有資格成佛。藥師佛從凡夫衆生發心修行時,那是他的因;最後他成了佛,成就東方琉璃光世界,那是他的果。這個果從那裏來?成佛之果由最初發願的動機而來。藥師佛所發的十二大願,總歸一句話,是“令諸有情,所求皆得”,要使所有的衆生所求都能如願。這是當初藥師佛學佛修行的動機。我們也在學佛,發了什麼願?
現在,本師釋迦牟尼佛應文殊菩薩的請求,爲後世衆生介紹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平常我們念經,這些文字都很容易看懂,事實上你真懂了嗎?
發願談何容易
這裏有兩個問題要留意。第一、表面上看起來,藥師佛發願,好像是爲了自己,其實不是。第二、藥師佛所發之願是“願我來世”啊!發願歸發願,要真正做到了這個願力,談何容易啊!必須真去“行”啊!
講到發願,順便講個笑話給你們聽。我有幾個學生對我非常好,多年來在我身旁老師長老師短的,常說要搞個地方請老師講學,弘揚佛法,利益大衆。我說我沒錢沒地方。學生說:“老師啊!等我作生意發了財,買幢房子給老師,”我算一算,一共有十八床房子,可是我現在一幢也沒有。他們有沒有發財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到現在是一幢房子也沒有,我也不想要別人給我買房子。
多數學佛人大願沒有,小願一籮筐,一會兒說這兩天把事情弄完,找個清淨的好地方,放下一切好好修;一會兒又是要吃素……都在那裏自欺欺人,就算給他安頓好了地方,他又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發願是很難的。真正的學佛,沒有誠心發願,絕對不會成功,你怎麼學也不成功的。
藥師如來的第一大願,他說將來修成功的時候,他不敢說現在,但是現在就開始向這條路上走。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大徹大悟以後,注意!悟後正好起修,沒有悟,修個什麼?沒有悟,你也沒有真正的大願。你那個願是什麼願?願吃素,素菜弄得好吃一點,香菇多一點,豆腐多一點,麻油多一點,那不是願,一天到晚都在怨,坦怨的怨。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藥師如來願來世大徹大悟,悟後起修,成佛的時候,身體放一切光明,身體像大火一樣,光芒萬丈,照耀無量無邊的世界。
通常我們講“沾光”,同這個“光”意思差不多;可惜我們想沾你一點光都沾不到。走路的時候,說對不起,偈個光,給我一點點方便,你都不願意。
這裏講到自身光芒照耀一切世界,豈止是藥師佛,所有一切佛都能以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這是悟後起修的功用境界,你如果沒有大徹大悟,悟後不起修,就不曉得身光照耀的道理。
藥師如來的第一大願,願自己來世成道的時候,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邊世界。此時自身發光,那麼這是那一種身呢?佛有叁身,是法身之光?報身之光?化身之光?
光明照耀,成就一切色身,這是佛的應化身。法身無相,則在常寂光中。色身成就之後,一定是相好莊嚴,具足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如來應化世間,都是以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應世。
藥師如來說“令一切衆生如我無異”,每個衆生都有叁十二相,八十隨型好,但是,我們怎麼那麼醜啊!我們是具足叁十二醜,八十隨形不好,口臭,汗臭,腳臭,隨形樣樣不好,爲什麼?因爲沒有悟道,沒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沒有引發出來。
藥師佛的第一大願,指出一切衆生的自性之光,本來光明清淨。所有禅宗的一位在家居士張拙悟道之後,寫了一首偈子,描述法身光明的情況:
光明寂照遍沙河 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破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挂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這裏所說的光是法身常寂光,還須悟後起修,到了成就一切色身以後,應化身的光明又有所不同。
每一位佛都在放光,何以衆生看不見呢?因爲被自己的業力蓋住了,所有看不見佛光。等你定慧到了,只要一定,自身光明隨時都可以跟佛的光明相接。你們打起坐來,不管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黑漆一團,對不對?一團烏煙瘴氣,這就證明地獄在你面前。因爲你內心汙染得厲害,自己的光明被遮蓋住了,佛光想灌都灌不進來。念佛念了半天,有沒有願力,只有一肚子的怨,怎麼能見到光呢?
內外明徹
好吧!再看第二大願。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于日月;幽冥衆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你想請藥師佛給你醫病,很容易!你走他的願力,就有感應,病就會好,身體就會健康。你看他所發的第二大願,願將來得道成佛,身體像琉璃光體,裏面幹淨,外面光明,內外都是光明,肉身就成就了。
“法華經”說,父母所生之肉體也能觀叁千世界。成就了真正的天眼通,不需要閉眼,即使張開父母所生之肉眼,看叁千世界亦無障礙。佛法必須真修實證,絕不是空洞理論。打坐時混混沈沈看到的東西,那不是天眼通。
藥師佛說,願我來世證得菩提時,此身猶如琉璃,內外透明,透明到幹幹淨淨,沒有一點渣滓,像琉璃體一樣,那自然成就一切色身。此時應化身之色身光明廣大,如果受到佛的身光功德的影響,自然清淨,自然業障消除。所以說“光明廣大,功德巍巍”。
那麼應化身成就了,身體在那兒呢?安住在“焰網莊嚴”中,色身外之光,像放火焰一樣,身光重重于外,照遍叁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數世界,超過了太陽與月亮的光明。你說這幻想有多大!其實絕非幻想,願力本來就是幻想所構成的。
現生修持有所成就的人,定慧達到了,在定境中,自性光明顯現了,太陽月亮之光均無法與之倫比。一位悟道的人在太陽底下入定,或站或坐或臥、太陽的光照射在他肉體上,對他絲毫起不了作用,因爲自性光比太陽光強烈,功德威力還要大。
過去,我看過一位真修持的老前輩,大家想開他玩笑,測驗測驗他,大熱天請他穿上棉襖皮袍,中午站在太陽底下曬四個鍾頭,圍著身體擺四盆火爐。他老人家笑嘻嘻地說:“好嘛!玩就玩嘛!烤了半天,卻是一滴汗也沒有,而且手掌心還是涼的呢!由此可證明太陽光在他身上起不了作用。
所以學佛修道要真正的修持,不是空話。藥師如來講他本身發光超過了日月,你們看過本身發光沒有?修持的功德圓滿,自然會發光。你們曉不曉得有些衆生本身就會發光啊!夜裏的螢火蟲,本身發光,對吧!那是業力的發光,深海中的生物本身也會發光。我們的自性有自性光明,自身也有自身光明。我們常說某人氣色好,氣色也是肉身上的一點光明,不過凡夫衆生之肉身光明被覆蓋了,所現出的光像棺材上的油漆--烏漆抹黑的。所以,真正修到了,光明自然顯現出來。
在藥師佛的第二大願裏,他說:“幽冥衆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幽冥中的衆生,那些看不見的,在黑暗中的衆生比我們人多得多喔!夜裏天一黑,這個世界上昆蟲那些生物都出來活動。地獄衆生,永遠在黑暗中,也是幽冥衆生。那些衆生不曉得比我們人類多出多少萬倍,他說這些衆生被我的光明照到的時候,悉蒙開曉,都解脫了痛苦,都爭脫了煩惱,智慧開了,罪業輕了,隨便他們想要做那一樣事,都可以成功,因爲藥師佛的光明加庇他,照到他。
如果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相比,阿彌陀佛也有他的本願構成西方國土。西方國土是你本身不敢成就或尚未成就的時候,你到他那國土裏,阿彌陀佛加庇你成就。而東方藥師佛則一開始就暗示你,要你這一生就在東方“即身成就”
我們仔細研究藥師經的文化,其實就是東方文化,尤其與中國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是同一個東西。因此之故,藥師佛一傳到中國,便與儒、道思想一拍即合。
受用無窮
接下來看第叁大願。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衆生有所乏少。
他第叁大願怎麼講?希望我將來成佛時,能用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智慧,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方法、學識、能力等,使這個世界一切衆生在物質上沒有缺乏,永遠有衣服穿、有飯吃,生病了有藥醫,沒有貧窮、沒有苦惱……。
這條大願也是人類所追求、所希望達成的,但人類很自私,只希望“人類”能如此,並不希望“一切衆生”得到滿足和享受。佛則願世界人類及一切衆生都能得到安樂。這又與中國文化易經的道理相同。“易經。系辭傳”說:“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之下疑。”
“開物”是用無盡的智慧和方便,開發一切物質;“成務”即構成衆生需要的事物;“冒”是蓋住之意,用我們的聰明、能力,使物質被精神所運用、支配,而令衆生得利益。“通天下之志”就是發願,發大願,願一切衆生得安樂。“以定天下之業”這是願力與行的成就,“以斷天下之疑”,就是證到了那個境界。
所以說:“東方有聖人出焉,西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聖人所發的大願,普天之下都相同。把藥師佛的大願與中國文化相比較,更能證明十方叁世也都有佛。
改邪歸正
現在看第四條大願。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
《藥師經的濟世觀 第叁 十二大願· 等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