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觀衆生品第七▪P11

  ..續本文上一頁利弗,明明是男人,爲什麼偏偏現出女身?一切女人之所以得女身,或男人得男身,自己是沒有辦法作主的。如果作得了主,就得道了。

  「雖現女身,而非女也。」雖然現女身,這只是形相上的,在本性上是沒有男女差別的。當一念不生之時,是完全沒有男女相的。換言之,這個肉身,也就是報身,才有男女相的差別。生命自性的法身,是沒有男女相的。法身報身都成就了,就可以行千百萬億化身。真正悟道的成就是叁身的成就,才是大徹大悟。法身是自性之體,報身是自性之相,化身是自性之用。諸位女同學要知道,真正悟了道,雖然是個女身,但是不是女人。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這是這一段話的結語。

  「實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複如故。」此時,天女(其實是位大菩薩化身)就再用神通力,還舍利弗他原來本相。

  「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天女就問舍利弗,你現在又變回男身,那女身的相到哪裏去了?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這一下舍利弗因受天女接引,于大乘佛法開悟了。他說:所謂男相女相都一樣,無所在也無所不在。

  「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所在也無所不在。明心見性要找的,就是這個「無在無不在」。這一句話首見于《維摩诘經》,現在不只是佛教界,連天主教、基督教講上帝講神,也用無在無不在。這原因是過去幾十年中,他們花了很大力氣研究,把佛教和道家思想的要點,都翻譯過去了,所以就引用上了。因此,你們如果不去研究其它的宗教,一提就說人家是外道,那就是笑話,也不知人家外到哪裏。尤其年輕同學,有志去國外弘法的,你對人家新的神學用語和觀念,還不能不知。人家已經能把佛經上的「無在無不在」,用得很好了。

  天女引佛所說的「無在無不在」,是佛法中最高的不二法門。前面這一路下來,我們討論的有幾個要點。第一個,是十二年做功夫的問題。第二個,講生死之間的問題。第叁個,羅漢有隔陰之迷,這有叁種情形:一是入胎就迷了,二是入胎不迷,但住胎迷了,叁是入胎住胎不迷,但出胎迷了。

  我現在再講一下人的生死的問題,但還只是講人道。天道和畜生道等是不同的。剛才休息時還有幾位道友在討論,是否能預知死期,要怎麼走。有一位說,他已經同意將遺體捐給醫院做解剖教學,器官還能再用的話,就移植給需要的病人,這樣最不給自己家人添麻煩。原來他還是做生意的辦法,當然這樣的發心布施是很難得的。

  要講生死的問題會用掉太多時間,我們不能詳細講。人的入胎要有叁緣和合,要有中陰身(普通講靈魂),還要有男性的精蟲和女性的卵子剛好結合。雖說四大本來空的,但人身難得,沒成道之前,還非要靠這個身體不可。入胎之際,精蟲要和數億個兄弟姊妹競爭,才能和卵子結合。佛比喻人身難得,如茫茫大海中一只盲龜,從水下浮上來時,剛好鑽入了一個漂浮在海面上車輪中間的空洞。

  人在入胎之際,是中陰身被非常強烈的欲念所吸引,這不是你左右得了的,這個欲念一起,再同這男女有因緣,就被吸引來了,沒有空間的阻礙,這就是業力。該成爲女性的是受男性(也就是將來的父親)的吸引,這一剎那就成女胎,成爲男胎則是受將來的母親所吸引。這該生男身或女身,不是你作得了主的。舍利弗在前面說,怎麼自己作不了主,忽然變成了女身,就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修道做功夫要隨時注意,白天在起心動念處下手,練習作得了主,不要生貪心,嗔心,不要散亂昏沈,不要起慢心,才是修行的第一步。進一步要連在睡夢中也作得了主才算,否則真一點把握都沒有。但是你不要去試,你拚命想在睡夢中作主,那一定睡不著,因爲你不作主才睡著了。

  能在夢中醒中都作得了主,就是一念清明,靈明不昧,修行才能算有把握。這只是講修行,不是修定,還不算悟道。你們在修行的,不論是什麼法門,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不要來問我。你只要問問你自己,在平常起心動念處,能作得了多少主。比如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煩很氣,你看看這個氣多少秒、多少分鍾可以過,還是幾天、幾月,甚至幾十年都忘不掉。假如你這些貪嗔癡能在幾秒鍾馬上平下去,那已經了不起了。平下去不算,還要作得了主。大乘小乘修行的路線都從這裏開始,然後達到般若智慧的成就,才能完全作得了主。這作得了主的境界,就是觀自在,真做到了自在。我們修行一定要注意叁界天人表,尤其是色界天的有頂天,又名大自在天,那是絕對自在的,是十地以上的菩薩。

  生死問題

  「舍利弗問天:汝于此沒,當生何所?」舍利弗問天女,當你離開了這個世界,會去哪裏往生?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天女答,一切佛的化身怎麼生,我就是那樣生。在華嚴境界來講,一切衆生皆是佛的化身,我們都是,沒有人是凡夫,也沒有人是佛。一切佛,十方叁世諸佛,皆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毗盧遮那佛代表的是法身。你們拿的《梵網經》,其中的主佛,盧舍那佛,就代表報身成就佛,他在《梵網經》中所說的戒,是爲千佛而說,所以一切凡夫衆生就是千佛的化身。禅宗也提出:「心、佛、衆生,叁無差別」。

  所以我們往好的方面來說,一切衆生就是佛的化身。化身是怎麼來的?這境界就和中國固有文化相同,「生生不已」。以華嚴境界說,在世間說法的釋迦牟尼佛,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說法的因緣滿了,所以化身就涅槃了,是有生滅的。但是他的法身是不生不滅的。《法華經》說佛在說法時,地下湧出多寶如來的無縫寶塔,因爲佛的頂禮,寶塔開了,多寶如來在其中,請釋迦牟尼佛上來,分半座給他,代表肉身化身各占一半。《法華經》所以是佛法中的大經,因爲是修報身成就。我們此身雖然是幻化,但是這個身上也是多寶如來,還有很多用處,修持得好可以做到即身成就。當然這很難的,千古以來能修到報身成就的是少之又少。

  禅宗祖師當中,有好幾位修到了報身成就,比如臨濟禅師,他叁十多歲時就當大和尚,因爲太年輕,怕聲望不夠,所以他兩位已經悟道的師兄,克符和普化禅師,還特意去皈依臨濟以孚衆望。後來等臨濟成了宗派,普化要走了,普化就告訴跟隨他的弟子,自己要在某日在某地入寂。後來一看去的人太多,就改了一天。結果還是很多跟的人,但是少了一些,他就再改一天。如此改了幾次,跟隨的人少了許多,他終于決定可以走了,就自己跳進棺材。大家擡起棺材時覺得很輕,一望沒有人影,只聽到空中傳來他平時搖的鈴聲。他這就是報身有成就的。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天女說:化身是無往亦無來的,不進也不出。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舍利弗再問,佛的化身不是此沒彼生的嗎?也就是說在這裏入寂了,再去別的世界投胎。

  「天曰:衆生猶然,無沒生也。」天女教訓他,一切衆生根本沒有生的,沒有此生彼滅的。

  我們這一段插了許多補充,講得比較零碎。現在總結一下,這一段一個是男女相的問題,一個是生死問題。我們學佛是要了生死,但是一般人有個錯誤觀念,認爲了生死就不來了。你不來是要去哪裏呢?出了叁界哪還有第四界?你問了了生死還來嗎?「無沒生」,無去也無來。諸佛菩薩因爲了了生死,所以敢在叁界六道中遊戲神通,在生死苦海中度人,沒有來與不來的問題。

  我們錯誤地以爲了了生死的人,他知道時間到了,走了就了了。這不是了生死,而是修持定力很夠。所謂了了生死,現生修持得定,曉得從這個肉身走了,要去叁界的哪一界、哪一道,自己可以作主。像初果羅漢往生去了欲界天和色界天之間,還要七返人間,才能證得涅槃,還是有余依涅槃。這是了了分段的生死,生死一段一段的,前生、這一世、後一世。本來生命是沒有段數,無去也無來,自性本體無所在也無所不在,但是我們沒有見到自性之前,要先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了了,變易生死還未了,要到了大阿羅漢境界才了了變易生死。念佛往生西方,還是在分段生死中。了了變易生死就不是出胎入胎,而是化身。

  悟道問題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舍利弗再問天女,你還要過多久才會真的大徹大悟成佛?

  「天曰:如舍利弗還爲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天女說:譬如你舍利弗是已經證了阿羅漢果的,如果哪一天你退位成爲凡夫,我就成佛了。因爲得道的人不會再退爲凡夫,換言之,天女本來已經開悟了,用不著再開悟。因爲本來面目個個都是佛。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舍利弗答:我不可能退爲凡夫的。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天女說:我本來沒有迷過,何必再求悟?什麼理由?菩提無住處,你想要找個住處就錯了。所以要得道是得個了不可得。菩提者覺悟也,不是你去買的菩提子。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舍利弗再問:如果成佛是無所得,那麼過去、現在、未來無數成佛的,是得什麼?這該怎麼講?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叁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天女說:這是爲了凡夫俗子而說的,是說法的方便。宇宙沒有所謂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沒有來去、叁世、十方。得了道的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天女再問舍利弗:你是得了阿羅漢道了嗎?

  「曰:無所得故而得。」舍利弗答:因爲我到了「什麼都沒有了」,無所得,所以佛印證我得道了。這是了不可得,若還有個功夫有個境界,就已經不是了。

  「天曰:諸佛菩薩,亦複如是。無所得故而得。」天女說,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的得道,同你所答的一樣,得個「了不可得」。可是我們打坐學佛的人,都是以有所得心來求個無所得果,因此背道而馳,白忙一場。

  「爾時,維摩诘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衆生。」這時候,維摩居士這位主人出來講話了,他告訴舍利弗不要鬧了,天女是位大菩薩,過去生已供養過九十二億佛,資格比你老得多了,隨時可以變女相男相,神通境界來去自在。而且他所願具足,修持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境界,得無生法忍,不退轉了。因爲他的願力同情女性,隨時可以現女身,教化衆生。

  一切法皆是形相,形相不是體。自性的本體沒有男女相之別,只要一念放下,自己就忘掉此身是男是女,此中無男女身的。男女相都是人爲的。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觀衆生品第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