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略說 第二章 普賢菩薩▪P3

  ..續本文上一頁爲,從內在起心動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爲。所謂發起慈悲心,必須要實際做到,天天坐在家裏的佛堂裏講慈悲,你慈悲了誰?那是人家慈悲了你。行菩薩道要具備大願力,所以普賢菩薩所代表的坐騎是象,印度的象等于是沙漠中的駱駝,背負一切重擔,替人類做最勞累的工作,行菩薩道乃是爲衆生挑起他們的苦難。

  慈悲行願是很痛苦的,發心做好事,要先准備挨罵,事情做好了,人家還誹謗你,說你是爲了名爲了利,你聽到這些,心裏要像吃冰糖一樣的舒服,管你怎麼誤會都可以,我都不在乎。我們常說任勞任怨,任勞容易,任怨則難,請你幫忙勞苦一天,累死了都願意,假如你聽到說這件事就是你幫忙幫壞了,這下子你受不了了,老子非揍你不可。任勞容易任怨難,行菩薩道要任勞任怨。

  那麼,普賢菩薩何以能夠做到?因爲他曉得埋怨也好,恭敬也好,一切如夢如幻。他不受騙,罵我,誤會我,我不生氣;贊美我,恭敬我,我也不會高興,這些都如夢如幻。所以,佛對代表大行大願的普賢菩薩傳夢幻法門,其用意即在此。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衆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 空華若複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這時佛講完了夢幻法門,再作一次整理歸納,將重點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印度是可以唱出來的,翻譯成中文以後,因爲無法顧慮到平仄(ze4)押韻,所以便形成偈頌這種新的文體。

  【普賢汝當知】

  佛告訴普賢菩薩,你應該了解,

  【一切諸衆生】

  所有一切衆生

  【無始幻無明】

  無始長久以來的無明,此無明是煩惱的根本,無明本身也是幻的,所以說幻無明。無明不用怕他,無明的體就是佛性,此一念無明,悟了就是佛性,沒有悟,不懂這個道理,此煩惱無明始終去不掉。這無明怎麼來的呢?

  【皆從諸如來】

  此如來不是指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而是總代號,依“華嚴經”,釋迦牟尼是化身佛,我們一切衆生與十方叁世諸佛都是化身佛,不是本尊,本尊是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還只是代號,宇宙萬有只有一個根源,哲學稱爲本體,佛法稱之爲如來。

  【圓覺心建立】

  我們一切衆生本來是佛,爲什麼我們不是佛?自己被自己欺騙了。我們痛苦煩惱的時候,都埋怨別人,都是別人欺騙你,別人對不起你,其實,世界上沒有誰對不起誰,都是自己被自己所騙了。無明從哪裏來?其實是本來圓滿清淨,由自心所發生所建立。

  【猶如虛空華】

  就像虛空中的花朵,虛空本無花,因爲眼睛生病,才看到虛空中有花朵。

  【依空而有相】

  無明的本身自性是空的,感覺上是有相,其實沒有。

  【空華若複滅】

  我們的思想念頭就像虛空中的花朵一樣,自生自滅,自來自去,他本來空,不用你去空他。

  【虛空本不動】

  你那個知道生滅的始終沒有動過,始終清清淨淨,不要受自己欺騙就好了。

  【幻從諸覺生】

  自己的情緒思想都如做夢一樣,自己起的煩惱就是做惡夢,碰到如意的事情很痛快,那是做好夢。我們經常提到“多情自古空遺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多情乃是以自我爲中心,自己騙自己,自己在那裏騙來騙去。

  “好夢由來最易醒”,好的事情一下子就沒有了,尤其做好夢醒來以後,還希望再接下去,可是卻不再來。壞夢則老是不醒,覺得被壓住了,想叫又叫不出來。醒來以後,出一身冷汗,喔!還好是夢,真的話不得了。你看!這又是說夢話。在夢中感覺都是真的,也真的感到恐怖。但是,誰來壓你?是不是真有鬼來壓你?魔從心造,妖由人興,都是自己心理作用,都是飲食消化不良引起,感覺被壓住了。夢到起火,可能身體內髒發炎了。夢到大水,也許是風濕的關系。夢到飛升,那是氣不歸元。這些都是身心病態所引起的幻覺。

  【幻滅覺圓滿】

  這些夢幻境界,只要你清醒了就沒事,以前我在大學上課,有一次偶然提到“多情自古空遺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有一個學生下了課跟在我後面,問我這二句詩出在哪裏,他找了好久,找不到是誰作的?我說你查不到,這是一本小說“花月痕”裏面的詩句,“花月痕”是講男女之間愛情的故事。接著他又說:老師,這兩句詩後一句不好。我覺得很稀奇,問他怎麼不好?你改改看。他說我早就改好了,老師不要罵我。我說你改呀!他說“好夢由來最易醒”應改爲“好夢由來不願醒“,我一聽,好!真好!改得好!真的,世界上許多人學佛學道,道理都懂了,明知是夢,他不願意醒,你有什麼辦法呢?

  這等于古人講觀世音菩薩,慈航本是渡人舟,爭奈衆生不上船,觀世音菩薩在苦海中作慈航渡人,但是衆生不願上船,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好夢由來不願醒啊!真願醒的話,那就是“幻滅覺圓滿”。在座諸位都是來學佛的,至少表示願意醒,對嗎?你們諸位菩薩,不要客氣,不要謙虛,你們真是菩薩,一念動機學佛,就是因地菩薩,只是沒有證果位,等于我們的法律規定只要年滿二十歲就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有被選任公職的可能,只是功德沒有圓滿,不出來競眩像你們諸位菩薩個個學佛,研究佛學那麼久,佛說一切皆空,道理你都懂,爲什麼做不到?因爲你認爲一切皆空,我則不屬于這一切裏面,一切皆空,唯獨我不空,對不對?

  【覺心不動故】

  爲什麼幻滅覺圓滿呢?因爲覺心不動故,我們的覺心佛性,本來就沒有動搖過,你不修他,他也沒有減少,你修了半天,他也沒有增加。你回轉過來尋找自己本覺之心,當下就悟道了。

  【若彼諸菩薩】

  佛再吩咐,你們學大乘菩薩道的人,

  【及末世衆生】

  以及末世一切衆生

  【常應遠離幻】

  常常記住一個法門,什麼呢?唉!一切都在騙人,一切都是夢幻,自己不要受騙就對了。

  【諸幻悉皆離】

  你要曉得所有一切都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以前年輕的時候,人家問我,奇怪?你怎麼不學佛?我眼睛一瞪,奇怪?你怎麼不學佛?他們被我這麼一問,都啞口無言答不出來,勉強才說:“哎呀!學佛多可惜!”我說:“天下可惜的事很多,就是因爲你不學佛,所以更可惜。”幾句話就把他整昏了頭。怎麼學佛呢?很簡單,“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不要自擾,不要做個庸人,就是學佛法門。你說我心裏放不下,怎麼放不下?這話中已經有答案,是你心裏放不下,找我有什麼辦法?佛也沒辦法。聰明的人一聽就懂了,放下就沒事了嘛!對不對?什麼是用功最好的辦法?提得起,放得下,就行了。你們啊!提又提不起,放又放不下,一灘死水。學佛乃大丈夫事,說放下,就放下,你們還問如何放下?多笨啊!說不想就不想了嘛!還求個不想的辦法,那不是又在想了,對不對?諸位大菩薩!學佛就怎麼簡單,所以佛說“諸幻皆悉離”啊!

  【如木中生火】

  火從哪裏來?從木頭來,沒有木頭就沒有火。

  【木盡火還滅】

  等到木頭燒完了,火也沒有了。你說我脾氣大,脾氣從哪裏來?脾氣乃是從你自己那裏來的呀!有人說你好,你福氣大,有福就有氣,子女一大堆,兒孫滿堂,有夠你受的氣,若能無福也無氣,那是圓滿清淨,不過,不容易做得到。

  我經常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已經講了叁次。距離現在大約四百年,明朝有個讀書人,每天半夜起來,到天井,燒天香。

  像我家的祖母就是每天燒天香,每天早晚點根香,到門口拜一拜,插到竹筒裏。我小時候,有一天好奇,問祖母燒香幹什麼?她說:燒香就是燒香,還問幹什麼?那時候我已經讀書了,我覺得祖母很糊塗。燒香就是燒香,還要問幹什麼?我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答複我,大概是禅宗,(衆笑)對呀!燒香就燒香,就那麼簡單,你還問幹什麼?

  這個讀書人每天燒天香,燒了四十年。結果,有一天夜裏感應了,天神下來。注意哦!你們修這個法那個法,真修到護法神顯身,那會把你嚇死,那個威猛的樣子會把你嚇昏。不過,這個讀書人沒有被嚇祝天神就問他,看你燒香燒了四十年,都很誠懇,你求什麼?

  這個讀書人說,我什麼都不求,只求“衣食無虧”,不愁吃,不愁穿,不求發財,也不缺錢用。“遊遍名山勝水”,要想去看你家那塊破布(尼亞加拉瀑布),買張飛機票就到了,要去看迪斯尼樂園,管他死呢活呢,也就去了,一輩子優哉遊哉。

  天神一聽,就說老兄啊!此乃上界神之福,我都做不到,何況你呀!你要功名富貴,我可以幫忙你,至于你說的一大堆,我做不到。

  你看這是多平凡的願望,但是,平凡不容易啊!所以說平安就是福,平安平凡最難。就拿我們學佛來說,叫你念佛,唉呀?恐怕太簡單了吧?不相信,要去參參禅看,聽說禅宗可以頓悟成佛,這個念頭就很饞(禅之諧音)。搞了半天,摸不通,聽說密宗有無上大秘密,即身成就,好啊!又去摸密。最後,覺得密也不過如此,自己在那裏轉來轉去,如果放不下來,一口阿彌陀佛,乃至不念佛,“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如同蒼雪大師的:“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此乃真正學佛也。

  【覺則無漸次】

  覺悟是沒有等第漸次的,悟了,一步就到了。不是今天悟一點,明天又悟一點,不是今天用功就進步一點,明天不用功就退步了。

  【方便亦如是】

  一切修行的法門沒有這個高那個低,只要一門深入,都一樣可以達到,若能“諸幻悉皆離”,不求成佛,也不當凡夫,當下即是,那就大事了畢。

  

  

《圓覺經略說 第二章 普賢菩薩》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