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修之觀點,大體都以先加調伏身體生理之障礙著手。蓋人生數十寒暑,孜孜屹屹,大半爲生理需求而忙。且心爲形役,爲之所以不能清淨圓明者,受身體感受之障礙爲尤多。故彼與道家者流,有先以調身爲務,良有以也。然身之基本在氣脈,是以調身必先以修氣修脈開始。但此氣非呼吸之凡氣,此脈非血管神經之筋脈。如強作解人,依現代語而明之,則可謂此乃指人身體具靈能所依之路線,唯神經而明者,確能證實此事。若徒借形軀神經而摸索之,此實似是而非,毫厘之差,天地懸隔矣。
六成就法要
密宗修法有多門,然此六成就法者,已可概其大要。所謂六種成就者,第一重要,即氣脈成就。此乃調伏身體生理,去障入道之要務也。蓋人身乃秉先天一種業氣力量之所在,幾百煩惱欲望之淵源,病苦生死麇集之窠囊。如不能首先降伏其身,其爲心之障礙,確亦無能免此。而修氣修脈之要,大體會于一身中之叁脈四輪。叁脈謂其左右中之要樞,四輪謂其上下中之部分。此與道家注重任督沖帶脈之基礎,根本似乎大不相同。其實,平面叁脈,與前後任督,各有其妙用,而且乃殊途而同歸。苟修持而有成就人,一脈通而百脈通,未有不全能之者。否則,門庭主見占先,各執一端之說,雖有夫子之木鋒,亦難發聾振聩之矣。密宗主五主佛氣,道家則主前任後督中沖左青龍右白虎,其名異而同歸一致之理,何待智者之煩言哉。唯修氣修脈,法有多門,大抵皆易學而難精,托空影響之談,十修則九見小效,殊難一見大成。此蓋智與理之所限,能與習之不精,師指示,大而無要之所致,均非其術之咎也。
氣脈成就已達堂奧,或進而修持第四之光明成就。首得身心內外之有相光明,再以智慧觀照,而得佛智之無相光明。或由此而修第二之幻觀成就,則可壞欲界人間世之世間相,征得確實人于如夢幻之叁昧。第二幻觀成就,與第叁之夢成就,修法最近相似,皆爲趨向有爲法修得小神通之路也。此之四法,已經概括密宗修持身心之全部過程。于此旁枝分化,即有各宗各派之駁雜方法,或加以其他外貌,幾乎使人有目迷十色、耳亂多方之感矣。過此以往,恐人或一生修持而無成者,則有補救之二法,即第五之中陰成就。乃于人之臨死刹那前,依仗佛力他力,度其中陰神識,即俗所謂靈魂成道。再又不能,即第六之破哇成就。即所謂往生成就,乃促使人之神識往生他方佛國,不致墮落沈迷之謂也。
總之,六成就法中之後五種,皆以第一修氣修脈爲其基礎。如此基不立,間或有獨修其中一法者,雖現在小得效驗,若缺虔誠之信仰心,終又歸于烏有。但氣脈之修法,既有理論,又需得過來人明師之真傳,方能如科學家之實驗求證得到。不然,徒知方法,不能博知其理,又不足以望其成。徒知理論,不知實行,又不能望有成就。如全修而全證之,則宇宙人生之奧秘,不待他力而神自明之矣。密宗諸法,雖亦有法本存在,但有時亦有盡信書不如無書之憾。何況翻譯之法本,有通梵藏文字而不谙中文,有通中文而不諸梵藏。甚至,有兩不通達,亦作托空影響之言,欺已迷心,大可哀也。六成就一種,比較信達可徵者,即爲美國伊文思溫慈博士纂集,而由妙定居士譯爲中文者。
出版因緣
蕭兄天石,自創自由出版社以來,貢獻于古典文化事業,已達十余年。選刊《道藏精華》已近百余種。今又發心搜羅密宗典籍,出爲專帙,以冀利益修持行者。其志高遠,其心慈悲。然持有密宗之典籍,或習密宗之法者,唯恐深藏名山而不暇,豈肯輕以付人。複慮得之者,挾術以自欺欺人,則其過尤甚于保守而絕迹矣。故雖百計搜羅,盡數年之力,始有收獲,其中不少爲世所罕見之珍本。並勸余出所藏密典,印行少數,以公之于世,俾供研究密學密法,與有志于道密雙修者參持之用。今複以出版之事相商,並與論其可否,躊躇尋思,遲遲已達數年。然每念古聖先哲,既已作書,其志乃懼法之將滅,欲寄于文字而流也。既已見之文字,世界各國學者,又已有外文之翻譯,等同普通書籍銷售。如吾人猶欲抱殘守缺,自作敝帚千金之計,亦恐非先哲之用心矣。苟或有人得此,不經師授心法,挾其粗淺經驗而眩耀售寄者,終必自食其果,噬臍無及,此于流通者之初衷無傷也。況且修一切有爲法者,如不親證性空之理,體取無爲之際,無論或密,或顯,爲佛法,爲道家,終爲修途外學,何足論哉。故于其付印之先,乃遵囑爲敘,言之如是。
南懷瑾敘 1961年客于臺灣
(二)《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車解》前序
佛教秘密一宗,初傳入于西藏之時,適當此土初唐盛世。開啓西藏密宗之教主,乃北印度佛法密教之蓮花生大師,據其本傳,稱爲釋迦如來圓寂後八年,即轉化此身,爲密教之教主也。當其初傳之佛學概要,已見于拙著《禅海蠡測》中之《禅宗與密宗》一章。其土自蓮師初傳之密宗修持方法,即爲西藏政教史上所稱之甯瑪派,俗以其衣著尚紅,故稱爲紅教。紅教修法,除灌頂、加行、持咒、觀想等以外,則以大圓滿等爲最勝。此後傳及五代至宋初期,有因紅教法久弊深,嫌其雜亂者,又分爲噶居派,俗以其衣尚白,故稱爲白教。迨元代時期,又有分爲薩迦派者,俗以其衣著尚花,故稱爲花教。複至于明代初期,西甯出一高僧,名宗喀巴,入藏遍學顯密備乘佛法,有感于舊派之流弊百出,乃創黃衣士之黃教。遞至現代爲達賴、班禅、章嘉等大師之初祖也。大抵舊派可以實地注重雙修,黃教則以比丘清淨戒律爲重,極力主張清淨獨修爲主。此則爲藏密修持方法分派之簡略觀點。至于所謂雙修,亦無其神秘之可言,以佛法視之,此乃爲多欲衆生,謀一修持出離之方便道也。苟爲大智利根者,屠刀放下,立地成佛,又何須多此累贅哉!如據理而言,所謂雙修者,豈乃徒指男女之形式!蓋即表示宇宙之法則,一陰一陽之爲道也。後世流爲縱欲之口實,使求出離于欲界、色界、無色界之方便法門,反成爲沈墮于叁界之果實,其過只在學者自身,非其立意覺迷之初衷也,于法何尤哉!
民國谛造之初,對于漢藏文化溝通尤力。東來內地各省,傳紅教者,有諾那活佛。傳白教者,有貢噶活佛。傳花教者,有根桑活佛。傳黃教者,有班禅、章嘉活佛等等。各省佛學界僧俗入藏者,實繁有徒,指不勝舉。密宗風氣,于以大行。上之所舉,亦僅爲荦荦大者。活佛者,即呼圖克圖之別號,表示其爲有真實修持,代表住持佛法之尊稱,實無特別名理之神秘存焉。紅教徒衆,集居于西康北部者爲多。白教徒衆,集居于川康邊境者爲多。1949年以前,花教徒衆,亦以散居于西藏及雲南邊境者爲多。黃教則雄踞前後藏,掌握西藏之政教權,以人王雨兼法王,形成爲一特殊區域之佛國世間矣。
因漢藏佛教顯密學術之交流,密宗修法,亦即源源公衆。而且于近六十年來,傳布于歐美者爲更甚。大概而言,紅教以大圓滿、喜金剛爲傳法之重心。白教以大手印、六成就法、亥母修法等爲傳法之重心。花教以大圓勝慧、蓮師十六成就法爲傳法之重心。黃教以大威德、時輪金剛、中觀正見與止觀修法爲傳法之重心。當其神秘方來,猶如風行草堰,學佛法而不知密者,幾視爲學者之不通外國科學然,實亦一時之異盛也。
要之,密宗之側重修持,無有一法,不自基于色身之氣脈起修者。只是或多或少,讀雜于性空緣起之間耳。大圓滿之修法,例亦不能外此。所謂大圓滿者,內有心性休息一法,即如禅宗所雲明心見性而是當下清淨者。又有禅定休息一法,即爲修持禅定得求解脫者。又有虛幻休息一法,即以修持幻觀而得成就者。今者,自由出版社蕭天石先生,先取禅定休息之法流通之,即其中心之第二法也。其修法之初,勢必先能具備有如道家所雲:法、財、侶、地之適當條件。尤其特別注重于擇地,一年四季,各有所宣,且皆加有詳說。至于擇地之要,當須參考《大藏經》中密部之梵天擇地法,則可互相證印矣。至其正修之方法,仍以修氣修脈,修明點,修靈能,如六成就法之第一法也。其中尤多一注視光明而定,與注視虛空平等而定之法。道家某派,平視空前之法,其初似即由此而來者。最後爲下品難修衆生,又加述欲樂定之簡法。此即《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車解》一書之總綱也。造此揭論者,乃蓮師之親傳弟子,名無垢光尊者所作。解釋之者,乃龍清善將巴所作。譯藏文中爲中文者,乃一前輩佛教大德,意欲逃名,但以傳世爲功德,故佚之矣。本書旨簡法要,大有利于修習禅定者參考研習之價值。唯所憾者,蓋因藏漢文法隔礙,譯筆失之達雅,良可歎耳。但有宿慧之士,當參考六成就、大手印等法而融會之,自然無所礙矣。如能得明師之口授真傳,了知諸法從本來,皆自寂滅相。性空無相,乃起妙有之用,則尤爲難得之殊勝因緣。至于譯者稱此法本,名爲《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車解》,此皆爲直譯之筆,故學者難通其義。如求其意譯爲中文之理趣,是書實爲《大乘道清淨寂滅禅定光明大圓滿法要釋論》,則較爲准確。其余原譯內容,顛倒之句,多如此類。今乏藏本據以重譯,當在學者之心通明辨之矣。是爲敘言。
南懷謹敘于1961年客于臺灣
(叁)密宗《恒河大手印》《椎系叁要訣》合刊序
溯自元初忽必烈帝師發思巴傳譯西藏密宗大手印法門始,大乘密道之在國內,猶興廢靡定。造民國谛造,藏密之教,再度崛起,競習密乘爲時尚者,尤以大手印爲無修無證之最上法,以《椎系叁要訣》爲大手印之極至,得之者如獲骊珠,鹹謂菩提大道,獨在是矣。然邃于密乘道者,又稱《大手印》與《椎系叁要訣》等,實同禅宗之心印。且謂達摩大師西邁蔥領之時,複折入西藏而傳心印,成爲大手印法門。余聞而滋疑焉!余昔在川康之時,曾以此事乞證貢噶上師,師亦謂相傳雲爾。等余修習此法後,擬之夙習禅要,瞿然省證,乃知其雖有類同,而與達摩大師…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