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空不了,在工具上面想辦法練氣功、練各種調服,是很難達到效果的。當然也有各種特殊的方法,以修道的立場來講,最好的方法是減少飲食,腸胃空一點就很容易調服。念頭一空就回轉了。回轉來就變成身體最好的營養。
十、女性月經期間,可不可以靜坐?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答:對一般初學的人來講,最好是休息幾天。如果是學佛的人,走心地法門,念佛參禅,看空了身體的,那麼,月經期間靜坐,一點妨礙也沒有,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于道家和其他做功夫--所謂練氣血的,就是要考慮一下,在這個時候故意鍛煉氣血,恐怕逆流反走,就形成氣血不順暢,反而變成病態,至于功夫好的人,就看她自己的經驗了。只能說到這裏,高深一層,以後再說。
十一、老年人(尤其更年期的人)靜坐是否有需注意事項?
答: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多注意心地法門,信佛教的最好念佛,信其他宗教的,也要一他的宗教信仰爲主,這樣靜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十二、爲什麼靜坐後,有事會聞到檀香味?
答:這有兩種情況,大部分是自己體內的變化,譬如說,靜坐坐得好,效果達到脾胃淨化,就會産生檀香味或其他香味。如果肝髒有了好的效果,就會産生一種清香的味道,本來人體內部是香的,都是自己心念不好,生理不健康,所以搞得很臭。另外一種情況是外力的加持,如佛菩薩感應所帶來的檀香味,這是宗教上的現象,不要搞不清楚。
十叁、有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可不可以靜坐?
答:當然可以靜坐。不過,要走心地法門,注意思想念頭,只管心念,好好養心,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想做各種功夫,就需要有專門內行的人指導。
十四、靜坐坐得好,會一直拉肚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答:對靜坐坐得好的人來講,拉肚子是好事情,表示氣脈走通了,在清理腸胃。我所知道的,有人甚至一天拉一、二十次,最後像水瀉一樣大拉,拉一次清爽一次,那是靜坐的效果到了,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不要病態的腹瀉當作好現象,那是不多的,要求醫藥才好。
十五、靜坐坐得好,會經常漏丹,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答:漏丹原來是道家的名稱,後來佛家也通用這個"丹"字,就是普通所謂的"精"。漏丹就是遺精,真正的精不只包括兩性的精蟲卵子,還包括各種氣的作用。遺精的途徑很多,包括夢遺、醒著遺、性交中早泄、遺精、陽不舉陽痿,都是性荷爾蒙(內分泌),乃至整個身體荷爾蒙(內分泌)衰弱的毛病。所以丹也同全身荷爾蒙,包括腦下垂荷爾蒙、甲狀腺荷爾蒙、腎上腺荷爾蒙、性腺荷爾蒙等內分泌通通有關。丹漏了就是病態、不太好。最好靜坐坐到不漏丹。不漏丹身體絕對健康,可是不論男女,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做到不漏丹。道家的理論和現在生理學不同,精是氣華的,這個氣不是空氣,也不是呼吸之氣,而是元氣,也就是生命能所變化出來的産生的。想要煉精化氣、使身體健康、長生不老,甚至成佛成仙,第一項條件就是戒淫,斷除性行爲。道家所謂"百日築基"起碼一百天,將近四個月時間,完全不漏丹。心理上還要完全不動淫欲之念,這個才是初基打好。不過,初基打好並不算成功,還要"十月懷胎",等于一個女人,胎兒在肚子裏要好好保養。百日築基加上十月懷胎,是一年兩個月,生理上要沒有遺精,或性行爲的射精,心理上也要很平靜,像嬰兒一樣沒有淫欲。"十月懷胎"以外還要"叁年哺乳",至少叁年,要這樣不漏丹,這個是四年兩個月了。然後等嬰兒長大,這中間當然也不能漏精,如果漏掉了,嬰兒就長不大。四年兩個月以後是"九年面壁",所以總共要十幾年不漏丹,以後還要不要漏呢?問神仙去。總之,修成功了,起碼也要十幾年,所以不漏丹這個問題講起來有那麼嚴重。不漏丹是初步,一般人學打坐,據我所知,大部分的人不坐還好,越坐越漏,漏得厲害,甚至還故意去漏,那就免談了。
十六、有時特別煩躁,無法靜坐,怎麼辦?
答:那是心理問題,或是心髒、肝髒有毛病,總是身體內部有不健康的地方,就要注意。
十七、有時靜坐會不想起來,也不想辦事,怎麼辦?
答:那要看什麼情形。有一種人是身體完全沒有感覺,那是病態,要治療。不過病態到這樣的人比較少。普通靜坐有一點點效果也會這樣,這要能夠自由作主才對,有意能夠坐得住才好。而且在靜坐中發生心理生理的舒暢喜樂才是對的。
十八、瑜伽術、氣功與靜坐入定有沒有關系?
答:都有好處。
十九、有口水來時怎麼辦?
答:緩緩咽下去。
二十、後腦有聲音不停怎麼辦?
答:不要注意它,越注意越厲害,那是氣向腦部走,頭部氣脈快要打通以前的現象。不理它,氣自然就走通了,真正走通以後,還有更美妙的境界。
叁、心理部分
一、靜坐時聽到特別的聲音(幻聲)及看到一些光影幻象,怎麼辦?
答: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影響。也有一小部分是由生理內部變化所引起的。這要記住金剛經上的一句話:"若見諸非相",知道一切是幻境,不理它就好。這些幻聲幻相並不是壞事,那是靜坐進步當中的一種現象。如果當成有神通、有鬼神,就是迷幻成真,最好停止靜坐。
二、靜坐時看到鬼怎麼辦?
答:也同前面的問題一樣,一切都是自己下意識的幻想,就唯識的道理來講,都是獨影境或帶質境。換句話說,都是下意識的精神狀態,不是真實的。只要把道理搞清楚了,一點都用不著害怕。
叁、靜坐時胡思亂想不已,怎麼辦?
答:那很難辦。要走心地法門,那要多研究佛學啰。我也沒辦法幫助你,只能夠叫你空。佛也只能說:"住一切皆空",怎麼空?佛、神仙都沒有辦法幫你空。
四、靜坐時容易昏沈睡著,怎麼辦?
答:昏沈睡著有兩種問題。一種是心理問題,心情沮喪、精神不好,會容易昏沈。一個是生理問題、身體、頭腦不健康也有這種情形。最好是睡夠了再起來靜坐。
五、靜坐時覺得心灰意懶,人生無望,想自殺,怎麼辦?
答:這個、佛都沒有辦法救你,要自己看空。至于說爲了灰心去靜坐,已經不對了。既然灰心,就不會靜坐,既然靜坐,又要灰心,那不曉得爲了什麼?這都是心理問題,必須自求解脫。不過,要想一想,自殺以後,到另外一個世界,那邊使你更灰心怎麼辦?
六、靜坐中突然想笑,有時又想哭,不知爲什麼?
答:這是心理狀況引起的,第六意識不能作主,就會跟著這個現象亂跑。少部分也是生理狀況引起的。肺和心髒的氣走動了,就會喜歡笑。腎髒同肝髒的氣走動了,會有悲觀流淚的現象。但大部分還是心理因素,這要檢查自己的心理。
七、靜坐如何觀想光明點?觀想丹田可不可以?丹田的位置究竟在哪裏?
答:這個問題已經超過靜坐的範圍,完全是密宗與道家所注重的問題,屬于佛法修持和修道的範圍。修道學佛的人,不一定要觀想光明點,可以觀想的很多,譬如佛像。現在道家錯誤的解釋,肚臍下一寸叁分叫下丹田。其實下丹田的位置依每個人的體型、手指長短而有不同。正確的量法是以每個人中指中間一截的背面爲標准長度,從肚臍往下量這個長度,就可以找到下丹田。中丹田在心,上丹田在眉心,間腦這裏。上田、中田、下田,道家叫做叁個丹田,所以觀想的時候,把這個光明點定在哪一個丹田,要看什麼程度、什麼時候。而且真正的明點不是觀想出來的,而是修道學佛的人功夫到達某一境界,光明出現,那才是真正自性的明點。觀想的明點不算是真的,而且不要擺在下丹田,尤其是女性,千萬不要這樣,否則對身體不好。這是學佛修道的專門問題,要專門研究。
八、爲什麼要數息、數兩下就忘了,觀想佛、想不起來?作白骨觀也作不起來?做這些功夫有什麼用?
答:那是學佛的專門問題,至于爲什麼做不起來?因爲心念不能止,不能專一。學佛能夠訓練到心念專一,也不昏沈、也不散亂,這是已經有了相當基礎,談何容易啊!至于說做這些功夫有什麼用?這太專門了,各有專書,不能籠統的講。
九、學習靜坐的人在日常生活、辦公時,應如何聯系定力?
答:那就要看你的定力了。定力同靜坐可以說有關聯,也可以說沒有關聯。有定力的人,就算不學靜坐,也可以日理萬機,事情雖然多,頭腦還是很冷靜,心情也很平靜。至于說,靜坐做得好,練出定力,用來做事,那要相當的功夫了。怎麼樣去練習?方法太多了,要現場做,不是空談理論的事。
十、爲什麼靜坐後,親情、友情、手足之情、男女之情反而更覺濃厚、更難割舍?該如何派遣?
答:這是智慧問題,不是靜坐的問題。不過因靜坐,頭腦清楚了,自己發現情重,並不是靜坐使你多情。這是心理同生理狀態,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要先研究佛學再講。
十一、靜坐有了某種定力,可以把他人、世界和事件分隔開來,與我自己的內在漠不相關,得到一種逃開的甯靜。可不可以用這種方法?用壞了會不會精神分裂?
答:大體上這是很好的事情,不會有精神分裂的問題。但是細微的思想很多的話,就等于雙重精神狀態了,那要注意。
十二、什麼是健康的心理狀態?
答:這個很難講了,正常的人心理狀態就是健康的。(一笑)怎麼叫正常的,很難下定論。以佛眼看來,這個世界,便是病態的變相,人生,也多是變態的。
十叁、如何克服恐懼感?
答:這要道理上看通了。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念經、念咒,實際上這還不是究竟,究竟是要道理看通,檢查自己的心理,爲什麼恐懼?
十四、脾氣大、嗔心重怎麼辦?
答:這也要道理搞清楚,檢查自己的心理狀態。這個不是靜坐可以解決的。
十五、怕死怎麼辦?
答:最好死了以後再研究。(大笑)
四、修行部分
一、如何煉化精氣神?
答:方法太多了。所有的佛經、道家的書籍和印度瑜伽術都在…
《如何靜坐問答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