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密須知 十二、辨境

  學密須知

  達庵居士馮寶瑛著

    十二、辨 境

  學人依法持誦。日有常功。自然漸感法驗。惟境界正當與否。不可不細加分辨。

  吾人爲六塵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環境中。眼所見者限于當前最熾之境。稍涉疏遠。便不能睹。無論其他諸趣也。此方人類。福德非厚。諸天善種。自難流露于心。而鬼神惡種。則隨時具備。乘機顯現。而人不及察焉。其屏俗慮。講修行者。心稍甯靜。鬼之影像遂得倏見幹前。外道重視此事。以爲大效在是。佛門之具正知見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頻起。熏習漸濃。臨終將牽入鬼趣。密宗以培植佛種爲旨。諸天境界尚所當輕。鬼影若現。亟宜放棄。學人所當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時。凡情猶盛。未易從現量中的見本尊。有等根機。或循夙習。能隨意識開爲法塵。宛若佛菩薩當前。此屬獨影境。亦有邪種出現。認識未清。由意匠展轉幻作佛菩薩相。此屬帶質境。兩種境界皆非真實。執著不舍。勢入邪道。學人所當知者二也。

  持誦過程中漸達于一心不亂之境。本尊種子或流現眼前。得見瑞相。其威儀若與本尊符契。且有種種光明。斯固正當法驗。倘威儀不類。祗屬夙善隨緣偶露。非與本尊相應。學人所當知者叁也。

  上述境界。縱與本尊相應。祗見化身。若遽生歡喜。且起分別之見。則凡情複熾境界隨失。其能泯去分別二執。庶得時與本尊相見焉。然僅安住于此。臨終不過往生本尊化土。得少爲足。非密宗本旨。學人所當知者四也。

  得見本尊化身。斯破初重妄執矣。從此精進不懈。在破而沖妄執。開頂門眼。能見本尊受用身。功行到此。克證無生法忍。生前堪爲人天導師。臨終得生本尊報土。然不過菩薩境界。非密宗即身成佛主旨。學人所當知者五也。

  百尺竿頭更能進步。摧破叁重妄執。則于蓮花性海中提出本尊法性。遍布行者肉身一切支分。從一一毛孔流出光明。普及大千世界。當是時。內離能運之心。外泯所達之境。法法無相。惟一片佛性。妙用無邊。而亦無一片之見。入此大舍叁昧。行者肉身。即是本尊法身。當下便處本尊常寂光土。若更精研自心叁十七尊妙性而一一證之。斯契密宗究竟之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