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密須知
達庵居士馮寶瑛著
六、灌 頂
學者能以至誠之念。接受叁昧耶戒。自然永植其種于心。由此勤修月輪觀。鏡智于以日固。叁昧既成。十方諸佛皆有機感之力。然祗遍照諸佛之種子。平等一味。對任何佛之妙相。皆未能發現其真實莊嚴之境。于是更有灌頂之事。灌頂者何。先從衆多佛中。決定一尊爲已所欲承事者。即求本尊加持之功德水。由頂灌入自心。俾成道種。由是以叁密力自加發展。日就月將。自心開敷。等于本尊。應諸外迹。本尊妙相亦可流現。斯則灌頂之妙用也。
學者功行非深入寂滅平等之境。原無自行求佛灌頂之能。故須求阿阇黎做法加持之。所欲承事之本尊。或取決于投花。或依自己之素願。得體察機宜行之。本尊既定。阿阇黎即將其功德藏發揮于壇中。其間供養品如水塗花香等。同沾法味。阿阇黎功行愈高。法力愈大。當是時。學者亦身沐法海之內。無形之佛德自頂入心。綿綿不絕。惜爲凡習所蔽。不自覺而知已。阿阇黎爲欲增厚其觀念。俾法種強大。特取所加持之功德水。親灑學者頂上。學者如能以至誠之心。觀此頂上之水沁入自心。則所植本尊種子。轉加熾盛。繼而阿阇黎授以本尊叁密。亦須虔誠接之。庶乎成功較速也。
凡修任何本尊。若未經灌頂階級。雖勤苦修持。終無效果。以心中無真實法種也。猶植花木然。其先未播種于盆。而欲求花木之滋長。無有是處。
灌頂既爲扶植法種之要道。則阿阇黎之人選。自當審慎。蓋法種之強弱。與阿阇黎功行之深淺成正比例也。根機特出之士。夙生曾經強有力灌頂。且行持純熟者。現世暫有隔陰之迷。不能記憶。遇密教開灌頂壇而參加之。藉此增上緣力。夙生功德複活。成效奇速。此等根機。雖值尋常阿阇黎。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