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特論 第二十六 妙音菩薩來往品---妙音菩薩品

  法華特論

  達庵居士 馮寶瑛著

  第二十六 妙音菩薩來往品---妙音菩薩品

  藥王本事依宿王華叁昧而起,因地行相也。本品所依叁昧,同源異流;乃據一切種智開敷爲妙相,果地淨用也。若示現佛身,則名淨華宿王智如來。由此智播爲言音,慧心內運,如理波動,則曰妙音菩薩。此等音響,純與如來口密相應,威力甚大;波浪所及,瑞相驚人。本無來往而曰來往,循俗谛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世界;過是數已,有世界名一切淨光莊嚴;佛名淨華宿王智如來,爲無量無邊菩薩大衆說法;釋尊相光徧照其國。彼國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植衆德,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叁昧,法華叁昧,淨德叁昧,宿王戲叁昧,無緣叁昧,智印叁昧,解一切衆生語言叁昧,集一切功德叁昧,清淨叁昧,神通遊戲叁昧,慧炬叁昧,莊嚴王叁昧,淨光明叁昧,淨藏叁昧,不共叁昧,日旋叁昧,及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諸大叁昧。

  大人相者,法界所生之身相也。身與法界相應,則有光明自肉髻出;眉間亦顯白毫相光。照東方諸佛土者,與普賢門諸佛相融也。數以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計者,佛之特性具百八德;一一德各有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分位;位位均可建立身土。攝此諸化境,有一切淨光莊嚴世界,乃受用國土;淨華宿王智如來主之。一切淨光莊嚴,即一切種智各開發淨光之集體。淨華宿王智如來者,蓮上起月,佛坐其間;大悲胎藏界流現之受用身也。聽法大衆皆稱菩薩,一乘大道應有之義也。盡得其道,可以成佛,而猶示妙音菩薩之形者,爲淨華宿王智如來行門代表也。所得叁昧無數,可以十六種赅之;略釋要旨如左:

  (1)妙幢相叁昧 此爲諸叁昧總綱;一切種性平等呈露,隨願發生妙相,有類如意寶幢。

  (2)法華叁昧 依前叁昧以法水潤之,一一法性皆開敷如花,或有形或無形。

  (3)淨德叁昧 前叁昧經過內外護摩,一切功德皆純淨無垢。

  (4)宿王戲叁昧 前叁昧鍾成純淨月輪,隨機應化,能現任何色身,若遊戲然。

  (5)無緣叁昧 一切種性平等呈露,以正智通照全體,無待任何因緣。

  (6)智印叁昧 依前叁昧標舉某點特性而照之,則成相當智印。

  (7)解一切衆生語言叁昧 對任何衆生觀照其心念活動狀況,而會其所依之言音。

  (8)集一切功德叁昧 一切種性各開發其真實功德,而萃集于一身。

  (9)清淨叁昧 由一切功德蔚爲依正二報,皆遠離塵垢。

  (10)神通遊戲叁昧 功德具足,得隨衆生種種機感,以神通力曆化之。

  (11)慧炬叁昧 以妙智燭照一切幽隱之處,所有理趣莫不明了。

  (12)莊嚴王叁昧 事理觀察透徹,展爲妙相皆極莊嚴;名之爲王,最殊勝故。

  (13)淨光明叁昧 隨機應現五識之身,遍流光明,皆顯示淨相。

  (14)淨藏叁昧 清淨阿賴耶應機行事,煩惱即菩提,入俗無礙。

  (15)不共叁昧 以一乘佛性加護當機,令與如來法流相接;此爲叁乘所無。

  (16)日旋叁昧 疾轉*輪,如日之旋;大衆沐其威光,與沐日光相類。

  以上十六種叁昧,初四特重普賢性;次四兼重虛空藏性;又四兼重觀自在性;末四兼重虛空庫性。

  時妙音菩薩蒙釋尊光照其身,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世尊,我當詣娑婆世界,禮觐供養釋迦牟尼如來;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藥王、勇施、宿王華、上行意、莊嚴王、藥上諸大菩薩。彼佛告妙音言: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菩薩衆,身皆卑小;遠非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身四萬二千由旬之比。汝若前往,更勿以自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特,而輕視彼方依正二報,生下劣想。

  釋尊加強神力,與東方受用佛土相通;妙音蒙此增上緣,遂分身至娑婆世界而隨喜焉。文殊師利、藥王、勇施、宿王華、上行意(略雲上行)分見上文諸品;莊嚴王(具雲妙莊嚴王)藥上詳下華德品。娑婆世界爲不淨衆生染業構成,宜其高下不平穢惡充滿;應化其間之佛菩薩,自當俯順群機,示卑小相。如來受用身,六識八識莫不清淨;座下大菩薩,四十二位皆許融會;故其身量高大殊勝,娑婆較之固下劣不堪。妙音何嘗介介于此?淨華宿王智佛循俗谛而爲言,隱令妙音示適宜身量于釋尊之前爾。

  妙音菩薩複白言:我今仰仗如來功德智慧,莊嚴神通,遊戲彼國。于是不起于座而入叁昧;以神通力于娑婆耆阇崛山法會化作八萬四千衆寶蓮華;閻浮檀金爲莖,白銀爲葉,金剛爲須,甄叔迦寶以爲其臺。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衆蓮華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瑞?釋尊告言:是妙音菩薩率領八萬四千菩薩眷屬,從東方淨光莊嚴國,欲來此法會禮觐供養。文殊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入何叁昧,而能有是大神通力?願爲說是叁昧名字,令我等勤而行之;當來得見是菩薩色相大小,威儀進止;今于未及修習之先,惟願世尊以神力加持我等,獲睹其身。釋尊答言:多寶如來當令汝等見之。

  妙音遵教勅,謙言:仗如來力現身彼國。不起于座者,在受用土分身他境之通例也。本偕八萬四千眷屬同行;化身未現,法流先達;娑婆法會遽見如許衆寶蓮花。閻浮檀河所出之金,作赤黃色;借此喻衆寶蓮花之彩也。甄叔迦乃赤色寶,琉璃屬;花臺如赤琉璃,故取甄叔迦爲喻。會衆睹此瑞相,疑不能解;文殊知其心,故舉以爲問;且究是等菩薩依何善根功德叁昧而顯此神通。然僅見花臺而不見菩薩形相,因未習其叁密耳;釋尊若肯以其叁密力隱相加持,必能令會衆與諸菩薩相見;故文殊最後複有此請求。釋尊雲多寶如來當令汝等見之者,以多寶實乃淨華宿王智如來分位,隨釋尊鈎召力出現于此;其行門代表妙音菩薩等欲並現身,多寶自能以其叁密表彰之也。

  爾時多寶如來遙告妙音菩薩言,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妙音菩薩承鈎召己,即率眷屬從彼國沒而來此;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雨七寶蓮華;百千天樂自鳴;隨到娑婆耆阇崛山;身真金色,諸相具足,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光熾盛,體力堅固;坐七寶臺,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眷屬菩薩恭敬圍繞;複下臺禮佛,以價值百千璎珞奉上釋尊而啓白言:世尊,淨華宿王智佛問訊如來,複問訊多寶如來;世尊,我今欲觐多寶佛身,唯願世尊令我見之。多寶如來承釋尊轉請已,即現身告妙音菩薩言,善哉!善哉!汝能爲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妙法蓮華經,並見文殊師利,故來至此。

  多寶如來遙告妙音,乃密宗鈎召法常軌。本是不來而來;娑婆世界能徑見妙音之身,何須經曆無數國土,且皆震動?此徇當機積習,生如是幻迹;而追溯出發點之妙音,亦若入“化身”數,而見其于彼國忽沒焉。所見已屬化身,故問訊語如常例。而娑婆主尊本屬釋迦如來,故只見釋尊當前。雖釋尊入寶幢叁昧,早鈎出多寶之身融爲一體;轉以多寶性,密向一切淨光莊嚴國鈎召;而妙音及同類化衆,皆覺爲釋尊身相所掩;更由釋尊增上加持,始見多寶化身流露,而以金口贊歎也。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佛言: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如來;國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時有一菩薩亦名妙音,于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之;並奉上八萬四千寶缽;仗此因緣,最後報生淨華宿王智佛國;即今之妙音菩薩。是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如來,久植德本,又值恒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萃成甚深智慧;故有如是神力。

  法種發展後,雖仍屬大空本性;若有開敷花力,則能見其性相交融之致。此位華德菩薩具有敷華之德,深知妙音忽現色相之由;而欲釋尊說其善根功德,俾會衆明其因緣。此問原由文殊提出,而卻注重親見妙音。釋尊密請多寶轉令妙音現身,前問遂被擱置;華德從而續問之。雲雷音王如來,乃天鼓雷音佛之變迹;羯磨門法性也。由作種種羯磨,萬德莊嚴,一切世間無不隨機應現;其所依國土因而名曰“現一切世間”。衆生喜見時,辄現其身;故劫名喜見。伎樂乃羯磨事業之表示。集種種羯磨之德,聚成寶缽;即雲雷音王之“叁昧耶形”。其數八萬四千,統一切分位眷屬言之。經過萬二千歲者,于十地二覺之聖位皆須千歲供養也。是妙音菩薩夙生曾以天鼓雷音佛爲本尊,修羯磨行;乃至無量諸尊法,皆曾習過;得種種佛慧,而彙歸一切種智;廣植法華之德;故其神力如是殊勝。

  華德,汝但見是菩薩今只現身于此;其實圓具叁十二應妙智,一時能現種種身,爲諸衆生說是法華經;叁惡道及衆難處,皆有頓濟能力。于娑婆世界如是;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亦複如是。

  叁十二應,包舉大悲胎藏界曼荼羅全部諸尊言之。尊相無量無邊,姑分叁十二類。分類之法,諸經互有出入;各隨機宜說之,不一定也。修習此道之菩薩,若未圓成羯磨門,一時只能現叁十二理身,無形相可見;圓成者乃能現叁十二智身,有形相可見也。妙音廣修羯磨法性,圓成法華之德;故克普現衆多色身,爲諸衆生分別說此《法華經》。其說也,非必全依經文;但隨本地風光切要指示;如對梵天仍談四禅,對帝釋天仍說十善,對自在天仍隨順享樂;但以平心直行,徑與法性相感爲主。其爲國王、居士乃至天龍八部,恒若就其身分,指出應盡之義務;若心純正不欺,質直徑行;終得心光發明;斯與本性相應,得入法華之門。所謂隨說此經,不外此意。禅宗雲“心悟轉法華” ,是明斯旨者。叁惡道及八難處,如常釋。

  華德、妙音菩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爲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辟支佛形而爲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爲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現佛形而爲說法;如是隨所應度者而爲現形;乃至應以滅度得度者,則示現滅度。

  胎曼中釋迦院,有佛,有菩薩,有辟支佛,有聲聞,乃應身如來必具之主屬:各爲當機之本尊。修習其叁密者,定中得見尊形爲之說法;若由衆生共業感得,散心凡夫亦得見聞之。隨所應度而現形,則統攝諸院各尊也。遍知院本尊無形相,惟與涅槃境界相應;樂修滅度者,則以此尊攝之。所謂妙音,以口密爲主;即“真言陀羅尼”宗之骨髓,成就一切妙音,斯稱大神通智慧之力。

  華德複白佛言:是菩薩善根深廣如是,然住何種叁昧乃能種種變現度脫衆生?佛言:是叁昧名“現一切色身”。說是事時,與妙音俱來八萬四千菩薩,皆得現一切色身叁昧。娑婆世界無量菩薩,得此叁昧及陀羅尼。

  妙音菩薩能統攝胎曼諸尊一一音性,而隨機應現相當之身;善根深廣極矣。然未知住何叁昧方能與此相應,華德特作此問,以饒益現世後世當機。佛答即是“現一切色身叁昧”。當時聞此名字,兼仗佛之加持力,而得此叁昧者,有妙音眷屬八萬四千菩薩,及娑婆世界無量菩薩;是皆久植德本,藉此增上緣而獲其境界者。然亦須經過“護摩”淨行,乃能究竟;如藥王菩薩是其一例。若只會得此叁昧法理,而無羯磨功夫,則須以陀羅尼磨練之。

  爾時妙音菩薩供養釋迦如來、多寶如來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六種震動;雨寶蓮華;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到本國已,率八萬四千菩薩至淨華宿王智佛所,白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衆生,禮觀供養寶塔中二如來;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藥王等諸大菩薩;亦令同行八萬四千衆得現一切色身叁昧。

  妙音法緣告畢,多寶如來隱用“拔遣印”送往本土;實則不往而往。已不離俗見,中途不無諸國遞現之迹;法流威猛,皆覺地動;以及雨寶蓮花,作諸伎樂。時妙音在本國從叁昧起,對受用佛自述一番羯磨事業。經此熏習,八萬四千衆依理成智,得現一切色身叁昧焉。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叁昧。。

  華德菩薩雖具開敷花德,而于羯磨門修習種種本尊之事,尚未周詳;得此品開示,庶入法華叁昧。此叁昧本妙音根本依;華德接其法流,遂與法華妙理相應也。

  論曰:大悲胎藏法界生曼荼羅,略雲胎曼。毗盧遮那如來入法界叁昧,以大悲心普緣衆生,將一切種性各開爲本尊。圓攝無量當機之特殊組織也。約法性,一念頓具;不落空間。約法相,諸尊齊現;不相妨礙。曼荼羅或譯爲道場,或譯爲圓壇,即圓具無缺之義;內分多院,以中臺院爲法性總綱;五佛四菩薩分表五智四行;主佛曰毗盧遮那,義爲遍照;分位乃有東南西北四如來。東方發心門,在啓發當機本具佛性。佛性一顯,雄猛無倫,名“大威德生”印;任何佛種,皆于中現,有若寶幢;依此印建立自性身,則名寶幢佛。南方修行門,在開敷當機本具寶性。寶性已耀,垢染不行,名“金剛不壞”印;渾略功德,盡量剖析,如花之敷;依此印建立福德身,則名開敷花王佛。西方菩提門,在明證當機本具理性。理性洞達,左右逢源,名“蓮花藏”印;循理立相,辯說無礙,慧命不朽;依此印建立智慧身,則名無量壽佛。北方涅槃門,在隱播當機本具作性。作性活潑,廣施善業,名“萬德莊嚴”印;靈變不測,驚蟄潤枯,用等雲雷;依此印建立應化身,則名天鼓雷音佛。此四如來,皆毗盧法身之要智;依四行以施設佛事,又建立四菩薩身焉。《法華》一經,五智四行無所不具;而以“蓮花藏”印爲宗;“大威德生”印爲根本依。所依寶幢如來,現“他受用身”則爲東方淨華宿王智佛。蓮花藏行門特性,在西方原爲觀音菩薩;在東方則稱妙音菩薩。妙音已隸屬大威德生,宜乎來往威力偉大,與大勢至菩薩相映也。

  

  

《法華特論 第二十六 妙音菩薩來往品---妙音菩薩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