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度之五:禅定波羅密

  禅定分叁種:1、凡夫行禅定;2、義分別禅定;3、緣真如禅定。

  1、凡夫行禅定:耽著明樂無分別的覺受。

  耽著:耽擱,執著。

  明樂無分別:是修行過程中的一種境界。沈迷執著在明樂無分別的覺受妙味裏面而觀修,稱爲凡夫行禅定。

  2、義分別禅定:遠離了覺受的耽著,雖然未有感受禅定的妙味,但卻貪戀、執著在執空能對治一切而觀修,稱爲義分別禅定!

  3、緣真如禅定:安住于無有分別的法性之中,稱爲緣真如禅定!

  一切坐禅之時,身之要訣依毗盧七法(毗盧七法是佛教所傳的一套靜坐姿勢:兩足跏趺,兩手定印,脊背正直,頸部微俯,肩臂後張,眼觑鼻尖,舌尖抵上腭)。眼之要決依看式等十分重要。即我們所謂的身直則脈直,脈直則風直,風直則心正。因此不應躺著或靠著等,而應身體端正,意識不作任何分別,于不執著一切之中入定,即爲禅定度的本體。

  我們在修持禅定波羅密時應以叁輪體空來攝持。修持禅定者;禅定;禅定的對境;將這些都要觀爲空,沒有任何的實體與真相,全部是假相才能稱爲禅定波羅密,這樣才能成爲菩提果的因,否則只是禅定沒有波羅密,只是修得的人天福報而已,跟解脫沒有多大的關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