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度之二:持戒波羅密

  持戒波羅密分叁種:一、斷惡行戒;二、行善法戒;叁、饒益有情戒。 一、斷惡行戒:要斷除身、口、意的十種惡業。

  1、殺生:傷害自己、他人、動物等其他衆生的生命,不論自己親自殺的或是指使別人殺的其罪過是一樣的,而且殺害一條生命要用五百次生命償還。死後先下地獄,後投生爲人也是感受多病短命的果報。

  2、偷盜:不論是公開地、暗地裏或因人多力大而采取強製等手段,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都叫偷盜。其果報死後將投生爲惡鬼,再轉生人身也會貧窮下賤做乞丐。

  3、邪淫:與不屬于自己的配偶(非夫妻)作不淨行,或者在初一、十五等諸佛菩薩的紀念日以及在有佛像、佛塔、佛經、上師叁寶的住處、寺院、佛堂等處,即非睡眠處進行不淨的行爲,或在白天,或以不正當方式(比如用口等)都屬于邪淫。死後感招抱柱地獄的果報,得到人身時丈夫或妻子相貌醜陋、夫妻不和、經常發生矛盾。

  4、妄語:懷有欺騙他人之心的一切謊言。妄語的果報是經常遭到別人的誹謗或欺騙。

  5、離間語:指當面或暗中挑撥他人之間關系的語言。其果報是眷屬之間不和睦。尤其在密乘上師與弟子或金剛道友之間製造不和,罪業更爲嚴重。

  6、惡語:說別人的過失或一切低劣的粗語叫做惡語。如果不是惡語而是以溫和的方式使對方不愉快也包括在惡語裏。其果報是經常聽到不好聽的話語,尤其在上師叁寶善知識面前,僅說一句惡語也將導致許多世不能從惡趣中解脫的惡果,比殺害叁界所有衆生的罪過還重!

  7、绮語:能令人生貪心、嗔心的無關話語都是绮語。其果報是自己的話沒有力量、口才笨拙,說實話別人也不相信。

  8、貪心:對他人財物生起欲求之心都是貪心。死後轉生爲惡鬼,得人身時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發生。

  9、害心:指對他人生起損害惱怒之心!死後墮入地獄,投人身時經常遭受恐怖、畏懼或損害!

  10、邪見:認爲修善法無有功德,造惡業無有罪惡,不承認有前後世,不信因果及解脫等見解。對上師的教言、智者的論典進行誹謗或懷疑都是邪見。其果報是轉生傍生,即使得人身時缺乏財富、無依無靠、沒有親人,常處于惡見之中。

  二、行善法戒

  了知十不善業的過患後,發誓受持不造這些惡業的清淨律儀,稱爲十善業。

  1、不殺生:斷除殺生,愛護生命,長壽少病。

  2、不偷盜:斷除不與取。行持布施,具足受用,無有盜敵。

  3、不邪淫:斷除邪淫,護持戒律,夫妻和合。

  4、不妄語:斷除妄語,說實話,衆人稱贊。

  5、不兩舌:斷離間語,化解怨恨,眷屬和睦。

  6、不惡語:斷除惡語,說好話,恒常聽聞悅耳的話語。

  7、不绮語:斷除绮語,精進念誦,語言有威力。

  8、不貪心:斷除貪心,當持舍心,做事如願以償。

  9、不害心:斷除害心,修饒益心,遠離一切損害惱怒。

  10、不邪見:斷除邪見,當依正見,能得到究竟的解脫。

  叁、饒益有情戒

  爲了衆生我們應于一切時處,盡其所能,竭盡全力斷除所有細微以上的惡業,隨時隨地積累一絲一毫在內的一切善業,時時刻刻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觀察叁門,認真取舍善惡,成辦利益衆生的事業。這樣我們能很快地消除一切業障,斷除一切煩惱,獲得究竟圓滿的解脫!

  我們持戒時要站在叁輪體空的角度而行持戒律,所持戒的人、戒體、持戒的對境;都要觀爲性空,都沒有實體、真相,全都是假相,一定要明白、認識這一切。這樣持戒才是持戒波羅密,才能把持戒成爲菩提果的因。如果沒有叁輪體空的攝持,只能得人天福報,不能解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