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現在的很多的人,包括西方的文化西方的很多人對這一點也很著迷。我記得我二十多年前在北大讀書的時候,看過一本英文的著作,封面是風馳電掣的摩托車,然後是兩個嬉皮士,一個男的一個女的,抱著騎在摩托車上頭。那個名字大概也是和摩托車有關系,我翻了一下結果是一本談禅的書。有一些暴走族,西方經常我們看電影裏頭,有那個暴力團半夜叁更的時候開著摩托車在路上狂飙嘛,這一批人在晚上爲什麼他要這麼狂飙
他要體驗禅的境界!您覺得這種理解、這種追求和我們本來禅的那種東西有區別嗎
吳言生:既有區別也有共同之處。首先說區別,禅宗主要是指明一條回鄉之路,是一種精神的智慧的結晶。暴走族,他所體現的是一種世俗的、一種外在的物質的這一個層面的,這是表面上的區別。但是也有共同之處,共同之處就是禅宗是講解構的,它沒有一個權威,沒有一個不可冒犯的,甚至佛主吧,經常說佛是什麼幹屎橛嘛。在西方,在美國也有很多一批人叫做嬉皮士、披頭士這樣一批青年。當時他們是處在一個文化解構的背景下。在這一點上,在解構這個層面上,它和禅宗思想就正好相合,所以在七十、八十年代,在歐美是形成了一個禅宗的熱潮,這是從哲學思潮來看:從禅宗本身的哲學的意韻來看,禅宗它就是釋放我們的潛能,使我們的靈性的生命達到極致的一個方法、一個哲學。禅宗裏面談到一種境界叫做“身心合一”。大家讀古龍小說可能經常說“人劍合一”是不是
人劍合一就是說,真正的高手,你就和你的劍是完全是一體的了,沒有任何外在的什麼劍法、什麼指導其他的意念來幹擾你,這樣的境界是一種劍道的巅峰,禅道的巅峰,也是摩托車之道的巅峰。
王魯湘:我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悄悄的用我的禅機功夫捉到一個蒼蠅,這功夫還可以吧,是放生呢
還是把它弄死
吳言生:善哉,善哉。世界這麼大,海闊天空嘛。
王魯湘:且讓它去吧。
吳言生:且讓它去吧。
王魯湘:好,下面我想很多同學都有很多的自己的問題要問,請舉手。同學:主持人您好,吳教授您好,我有兩個問
題想要請教。第一是在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爲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整日不停地奔波勞碌,在這種情況下您認爲人們應該如何去修行禅宗呢
第二個就是,禅宗的主要思想就是要求我們看破紅塵,放棄那種執著,這是否意味著要求人們放棄理想、放棄追求呢
如果人人都去修行禅宗,並且達到了心無雜念的境地,是不是會影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呢
我的問題完畢。
吳言生:這同學也是很有利根的。現代的社會忙忙碌碌,大家都是爭名于朝,爭利于世。大家想一想,追來追去實際上我們追的,可能大部分都是一種物質的生活,一種表層的生活,一種短暫的生活。每個人我認爲他有叁個層次,第一個是動物的層次,衣食住行,本能的層次,動物住在洞窟裏面,我們住在房子裏面;動物穿皮毛,我們穿衣
服,這是本能的層次。第二個是社會的層次。像魯湘老師成爲一個著名的主持人,大家都敬仰他、愛戴他。人需要他人的一個認同,需要一個成就感。第叁個層次呢,就是精神的、宗教的、審美的層次。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反省自己:張叁、李四是我嗎
那董事長是我嗎
主持人是我嗎
部長是我嗎
校長是我嗎
都不是,爲什麼呢
這些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都是外在的,社會給你的一個符號。
王魯湘:安排的一個角色。
吳言生:而你本身的、你的本心、本性到底在哪裏
這就引導著我們走向精神的、宗教的、審美的層面。而現代人忙忙碌碌,節奏太忙了,修行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代表目前禅宗的一個重要思潮的就是生活禅,也就是說在生活中、在舉足、投步、吃飯、穿衣、睡覺之中,都能夠去除汙染保持真心悟心,這是中國佛教、中國禅宗用功的方向,也是我們每位同學用功的方向。生活禅就是要把當下當做你的永恒,在你的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保持住你心態的安詳。保持你本心的澄明、無染,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在談戀愛中體驗禅機,這是現代人用功的一個法門。
現在談第二個問題,就說看破紅塵放棄執著,這個是社會上對禅宗的、對佛教的一個不全面的看法。有一首詩是這樣的,叫“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這個“百尺竿頭須進步”你們可能從小學就接觸到這句話,但是它真正的詞源學,它是從禅宗裏面來的,指什麼呢
指修行的人到了悟的百尺竿頭還不行,還不能夠爲了你自己的那個悟就停在那個百尺竿頭,那樣你就是小乘佛教,就是羅漢的境界,你還必須做菩薩。菩薩是什麼意思呢
翻譯起來音譯是菩薩,意譯就是多情,他是一個非常充滿情感的人,他充滿情感是因爲他要普渡衆生,所以佛教講自利利他。就是自己獲得受用,獲得佛教真理的受用還是不夠的,還要讓更多的人去得到受用,這就是自己利了,也讓他利了,甚至在利他中來實行自利,在實現衆生的解脫的同時來獲得自己的成就感,自利利他。所以佛教、禅宗,它絕不是說停留在悟的這個層次,悟後幹什麼
悟後是渡人,悟了以後就要把他的方法、他的理念、他的境界和衆生分享。那麼每個衆生都分享到了這麼一個認識、這麼一個體驗,每個人的心靈都得到淨化;每個人的心靈都得到淨化,心淨則國土淨,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生、我們的大環境也就得到了淨化。
王魯湘:有一句話叫做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好,我想說了這麼多了,請您用一句話來總結一下您今天開示的主題。
吳言生:不敢說開示,跟大家分享。用一句話就是:禅宗哲學象征著純淨的、無染的精神的本原,我希望每一位有緣人,都盡早地回家,放下“包袱”,品味人生!謝謝。
王魯湘:禅本來不可說,但是今天我們說了半天,最後我還是想請大家記住司空徒《二十四詩品》裏頭有八個字叫“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好,非常感謝吳教授精彩的演講,也感謝今天在座的西安外事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以及電視機前的觀衆。
再見!
《吳言生論“禅宗哲學象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