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是解脫的基礎▪P2

  ..續本文上一頁癡顛倒、罪孽深重,他都一樣接納你、包容你。他象一個辛勤的園丁,在你的心中播下解脫的種子,然後澆水、施肥、鋤草;他象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診斷、治療、清除你身、口、意中的貪、嗔、癡叁毒;他象一個嚴厲的父親,又象一個慈祥的母親,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他視你爲父母、他視你爲兒女、他視你爲自己身上的肉;無論你在地獄、在人間他都會尋找你,引導你;他能舍棄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卻永遠不會舍棄你;你過去、現在、未來所擁有的所有的幸福與快樂全部來自于他的加持與恩賜,他比你今生的父母對你的恩情不知要大多少倍。因爲有了他你才能永遠地脫離輪回苦海,因爲有了他你才能獲得永遠的幸福與快樂......。所以說:對上師的恩德,哪怕是千萬次的獻上生命,哪怕是千萬次的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他生生世世的救度之恩!當你時時刻刻這樣憶念上師的功德與恩情時,你就會對上師生起無所懷疑、萬分的恭敬及堅定的信念。

  如果上師說:從這個高樓上跳下去,沒有理由、沒有原因,就是讓你從此跳下去,如果你能毫不懷疑、毫不遲疑地能照做的話,才可以說,你真正具足了對上師真實無僞的信心!此時就如同打井找到了泉眼,加持就象噴湧而出的泉水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你的身、口、意。你的修行會在上師這樣的加持下有一個重大的飛躍與突破,甚至在瞬間圓滿。所以說:對上師越恭敬、信心越大,加持越大,成就越快、越大、越圓滿。

  所以爲了自己及父母衆生,生生世世的解脫,你要好好地依止上師,你要誠心誠意、一心一意地依止上師。上師說一你做一,上師說二你做二,你要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養給上師,不夾雜一絲一毫自己的意見。要如理如法、老老實實、認認真真修持,這才是對上師真正的供養。

  在你對上師生起了信心,在上師攝受你的過程中,他會根據你的根基、福報、習氣、層次采用不同的調伏方法,或批評、懲罰,或呵斥、打罵。做弟子的一定要明了:正是這種方法才能使你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煩惱、習氣所在,然後修正它、超越它。上師的一句呵責、一次打罵會強行地消除你需要修行多年才能消除的業障,這是真正的最大加持。在很多的修法中這是最殊勝、最有力量的竅訣。做爲弟子的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無論上師怎樣做,都要把此看成是調伏自己的方便千萬不能看上師過失,不能生起嗔恨心,不能誹謗上師,更不能舍棄上師,否則破戒的果報是非常可怕的。

  那洛巴尊者曾是印度佛法最興盛時期,精通叁乘的班智達,能勝辯一切外道,但沒有大的成就.智慧空行母告訴他:“你僅精通詞句而未通達意義,不能解脫,所以仍然需要依止上師。你生生世世的上師是聖者谛洛巴,你應前往印度東方。”那諾巴尊者立即起程奔赴東方。但不知道谛洛巴上師到底在哪裏,問當地的人們,都說不認識,他又問:“那麼在此地還有沒有一個叫谛洛巴的人啊?”人們說:是有一個以行乞爲生的人叫谛洛巴,人們稱他爲乞丐谛洛巴。那洛巴知道,真正的大成就者不一定以哪種形相出現,于是就找到了正在破圍牆內烤魚吃的谛洛巴尊者。經過再叁請求,谛洛巴尊者才攝受了他。其實谛洛巴尊者並非是因爲饑餓而吃魚,而是他具有超度那些魚的能力,爲了與它們結上緣而吃魚,之後將魚的神識引到清靜刹土。谛洛巴尊者攝受了那洛巴以後,無論走到哪裏都帶著那洛巴,但都未傳任何法。那洛巴依止了谛洛巴尊者以後,按照上師言教他曾從九層樓高的樓頂跳下過,被上師用竹刺插入手指腳趾間;按上師吩咐去偷東西,被打的死去活來……經過了十二次大的苦行,十二次小的苦行之後,被上師用鞋猛擊額頭,蘇醒之後,在自己的相續中生起了上師心相續中所有的功德。

  那洛巴尊者的故事說明了盡管通達叁乘,不依止上師依然無法得到究竟圓滿的成就。谛洛巴是個大成就者,卻以乞丐的形相示現,說明大成就者的行爲與形相絕不是凡夫能夠了解的。谛洛巴尊沒給那洛巴傳一句正法,那洛巴尊者也沒按照上師要求念什麼經,甚至都沒做過頂禮,只是憑著對上師的信心,不顧艱難困苦,依教奉行,最後清靜了所有的業障,得到了最終的成就。

  米拉日巴尊者因爲家産被親屬霸占後采取報複,造下了殺死族內幾十人的重罪,後來他後悔了,依止了馬爾巴大譯師修持佛法。在修持過程中,他的上師不僅不傳法,而且非打即罵,不停地讓他蓋房子,拆了蓋,蓋了拆,反複了多少次。因爲勞累過度,背上起了好幾個大毒瘡,皮肉磨掉了露著骨頭,經過了多次的苦行,上師才攝受了他。通過上師的竅決及堅忍不拔的苦行,米拉日巴尊者從一個博地凡夫即身證得了佛果。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無論罪業有多重,只要依止上師,相信上師,有上師的加持,所有的罪業都會清靜掉,進而得到成就。

  現在,有一種現象特別嚴重,那就是將對上師的信心與貪心混爲一談。對上師無僞的慈悲與廣大的智慧等功德生起歡喜心、恭敬心而依教奉行,想得到今生的解脫,這叫信心。有些人貪圖上師的名氣大、弟子多,或者爲了達到某種個人的欲望而恭敬、供養、親近上師,這叫貪心。有些人發心清靜,對上師完全是信心,這很好;但有些人則發心不清靜,完全是貪心。所以大家要好好觀察自己是哪種發心,如果對上師生起的是貪心,無論怎樣供養、恭敬,承侍上師,只有過失而沒有任何的功德。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

  明確了依止上師的一切方法後,最後就可以修學上師的意行了。 所說的修學上師的意行,是指對上師的慈悲、智慧、功德,及其它行爲進行觀察後,隨時照此學習、修持,並不知疲倦地精進修持上師所傳的法要,依靠信心,由信心産生加持後,再由正確的修持方法,就能將上師相續中的一切功德全部納入自己相續中,最後達到與上師無二無別的圓滿境界,這種修法叫上師瑜珈,也叫上師相應法,以對上師具足信心,時時祈禱上師爲要,這是密法中快速成就的捷徑,是最最殊勝的修持方法!

  

  

《皈依是解脫的基礎》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