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皈依是解脱的基础▪P2

  ..续本文上一页痴颠倒、罪孽深重,他都一样接纳你、包容你。他象一个辛勤的园丁,在你的心中播下解脱的种子,然后浇水、施肥、锄草;他象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断、治疗、清除你身、口、意中的贪、嗔、痴三毒;他象一个严厉的父亲,又象一个慈祥的母亲,用心良苦、苦口婆心;他视你为父母、他视你为儿女、他视你为自己身上的肉;无论你在地狱、在人间他都会寻找你,引导你;他能舍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却永远不会舍弃你;你过去、现在、未来所拥有的所有的幸福与快乐全部来自于他的加持与恩赐,他比你今生的父母对你的恩情不知要大多少倍。因为有了他你才能永远地脱离轮回苦海,因为有了他你才能获得永远的幸福与快乐......。所以说:对上师的恩德,哪怕是千万次的献上生命,哪怕是千万次的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他生生世世的救度之恩!当你时时刻刻这样忆念上师的功德与恩情时,你就会对上师生起无所怀疑、万分的恭敬及坚定的信念。

  如果上师说:从这个高楼上跳下去,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就是让你从此跳下去,如果你能毫不怀疑、毫不迟疑地能照做的话,才可以说,你真正具足了对上师真实无伪的信心!此时就如同打井找到了泉眼,加持就象喷涌而出的泉水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你的身、口、意。你的修行会在上师这样的加持下有一个重大的飞跃与突破,甚至在瞬间圆满。所以说:对上师越恭敬、信心越大,加持越大,成就越快、越大、越圆满。

  所以为了自己及父母众生,生生世世的解脱,你要好好地依止上师,你要诚心诚意、一心一意地依止上师。上师说一你做一,上师说二你做二,你要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养给上师,不夹杂一丝一毫自己的意见。要如理如法、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修持,这才是对上师真正的供养。

  在你对上师生起了信心,在上师摄受你的过程中,他会根据你的根基、福报、习气、层次采用不同的调伏方法,或批评、惩罚,或呵斥、打骂。做弟子的一定要明了:正是这种方法才能使你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烦恼、习气所在,然后修正它、超越它。上师的一句呵责、一次打骂会强行地消除你需要修行多年才能消除的业障,这是真正的最大加持。在很多的修法中这是最殊胜、最有力量的窍诀。做为弟子的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无论上师怎样做,都要把此看成是调伏自己的方便千万不能看上师过失,不能生起嗔恨心,不能诽谤上师,更不能舍弃上师,否则破戒的果报是非常可怕的。

  那洛巴尊者曾是印度佛法最兴盛时期,精通三乘的班智达,能胜辩一切外道,但没有大的成就.智慧空行母告诉他:“你仅精通词句而未通达意义,不能解脱,所以仍然需要依止上师。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圣者谛洛巴,你应前往印度东方。”那诺巴尊者立即起程奔赴东方。但不知道谛洛巴上师到底在哪里,问当地的人们,都说不认识,他又问:“那么在此地还有没有一个叫谛洛巴的人啊?”人们说:是有一个以行乞为生的人叫谛洛巴,人们称他为乞丐谛洛巴。那洛巴知道,真正的大成就者不一定以哪种形相出现,于是就找到了正在破围墙内烤鱼吃的谛洛巴尊者。经过再三请求,谛洛巴尊者才摄受了他。其实谛洛巴尊者并非是因为饥饿而吃鱼,而是他具有超度那些鱼的能力,为了与它们结上缘而吃鱼,之后将鱼的神识引到清静刹土。谛洛巴尊者摄受了那洛巴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那洛巴,但都未传任何法。那洛巴依止了谛洛巴尊者以后,按照上师言教他曾从九层楼高的楼顶跳下过,被上师用竹刺插入手指脚趾间;按上师吩咐去偷东西,被打的死去活来……经过了十二次大的苦行,十二次小的苦行之后,被上师用鞋猛击额头,苏醒之后,在自己的相续中生起了上师心相续中所有的功德。

  那洛巴尊者的故事说明了尽管通达三乘,不依止上师依然无法得到究竟圆满的成就。谛洛巴是个大成就者,却以乞丐的形相示现,说明大成就者的行为与形相绝不是凡夫能够了解的。谛洛巴尊没给那洛巴传一句正法,那洛巴尊者也没按照上师要求念什么经,甚至都没做过顶礼,只是凭着对上师的信心,不顾艰难困苦,依教奉行,最后清静了所有的业障,得到了最终的成就。

  米拉日巴尊者因为家产被亲属霸占后采取报复,造下了杀死族内几十人的重罪,后来他后悔了,依止了马尔巴大译师修持佛法。在修持过程中,他的上师不仅不传法,而且非打即骂,不停地让他盖房子,拆了盖,盖了拆,反复了多少次。因为劳累过度,背上起了好几个大毒疮,皮肉磨掉了露着骨头,经过了多次的苦行,上师才摄受了他。通过上师的窍决及坚忍不拔的苦行,米拉日巴尊者从一个博地凡夫即身证得了佛果。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无论罪业有多重,只要依止上师,相信上师,有上师的加持,所有的罪业都会清静掉,进而得到成就。

  现在,有一种现象特别严重,那就是将对上师的信心与贪心混为一谈。对上师无伪的慈悲与广大的智慧等功德生起欢喜心、恭敬心而依教奉行,想得到今生的解脱,这叫信心。有些人贪图上师的名气大、弟子多,或者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欲望而恭敬、供养、亲近上师,这叫贪心。有些人发心清静,对上师完全是信心,这很好;但有些人则发心不清静,完全是贪心。所以大家要好好观察自己是哪种发心,如果对上师生起的是贪心,无论怎样供养、恭敬,承侍上师,只有过失而没有任何的功德。这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的。

  明确了依止上师的一切方法后,最后就可以修学上师的意行了。 所说的修学上师的意行,是指对上师的慈悲、智慧、功德,及其它行为进行观察后,随时照此学习、修持,并不知疲倦地精进修持上师所传的法要,依靠信心,由信心产生加持后,再由正确的修持方法,就能将上师相续中的一切功德全部纳入自己相续中,最后达到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圆满境界,这种修法叫上师瑜珈,也叫上师相应法,以对上师具足信心,时时祈祷上师为要,这是密法中快速成就的捷径,是最最殊胜的修持方法!

  

  

《皈依是解脱的基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