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發心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功德;如果沒有發心,無論做什麼事都沒有功德。發心以後,我們的吃喝玩樂都有功德,都是修行的過程;如果你不發心,念佛燒香、誦經持咒都沒有功德,都不是修行。我天天說,你真正學佛了、修行了,不會耽誤你的生活;如果耽誤了,你就沒有學好、沒有修好,你還是不會學、不會修。你真正學佛了,真正有修行了,那個時候這些之間一點點也不耽誤、不沖突。你的生活就是修行,你的工作就是修行。
如果我們發心了,哪個行爲都是修行。比如說擦地、打掃衛生,如果不發心,所做的一切不僅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如果發心了,不僅沒有罪過,而且還有功德。我們天天洗臉刷牙,這些事情本身即不是善,也不是惡。如果因貪嗔癡而洗臉刷牙,這些都是惡業,都有惡報,以後要感受痛苦;如果在不貪不嗔不愚癡的狀態中洗臉刷牙,不僅沒有罪過,還有功德,都是善事。善有善報,以後你能得到快樂幸福。
睡覺、吃飯、上班、工作,都要好好地發心。忘了發心、不會發心,這就是業障。將這個念頭一轉就好了,一發心就好了,但是都發不出來這個心、轉不過來這個念,這就是我們的業障。
每天從早上到晚上,如果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正知正見,都是善念,那你完全是善的,這一天沒有造惡業;如果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邪知邪見,都是惡念,那你這一天沒有行善、沒有修行,光做惡業了。如果你一半是善念、一半是惡念,那你也行善了、也造業了。
我們以前有個習慣,晚上臨睡覺的時候,要觀察一遍自己當天都做了什麼,是善業還是惡業?是行善多還是造業多?如果是善,你就可以高興了,然後將善業回向給一切衆生;如果是惡,那就要忏悔,統統地忏悔。如果一半是善、一半是惡,善的就要回向給一切衆生,惡的就要忏悔。
我們最起碼要在晚上休息的時候,觀察一下自己當天所做的是善還是惡。應該是每時每刻都觀察好自己,念佛念心。什麼叫安住心?什麼叫看住心?這就是,看住自己的心、看住自己的念頭,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能夠看得清清楚楚,這叫正知正見,這叫正知正念!現在很多人都是糊裏糊塗的,還認爲自己沒有造業;如果看不住,沒有觀察好自己的心態,那你肯定造業了。因爲如果你沒有看住自己的心,就是沒有明理,這就是糊塗的狀態、愚癡的狀態。在愚癡的狀態中,無論做什麼都是惡業。
要看住這顆心,別的沒有什麼。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就行了。念佛念心、修行修心,就是這個意思。什麼叫修行修心?每時每刻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到正知正念上,都轉化爲善念。我以前說過,在藏地有個大德高僧,他也不念佛號、也不誦經,就是觀心,每一個念頭都觀住。生起一個惡的念頭就放一個黑豆,生起一個善的念頭就放一個白豆。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黑豆,基本上沒有白豆,慢慢地他調整心態,漸漸黑豆越來越少,然後全是白豆,沒有黑豆,最後他成就了。這叫修行、真正的修行。
我們也應該這樣。念佛就這麼念,修行就這麼修,別的都沒有用!首先你要明理:你要知道什麼叫善、什麼叫惡。我們在百日共修裏講過很多次,現在我們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了。以後我們就這麼念、這麼修,我們很快很快就能解脫、能成佛。如果你放縱自己的念頭,僅僅是口上念佛,那有什麼用?念也白念、修也白修,只能種下一點點善根而已,對今生的解脫沒有任何的關系。
你發心打掃衛生、發心收拾屋子、發心做飯、發心吃飯、發心做家務、發心接待人、發心處理事.....這樣一切一切都是善,就這麼修下去!不發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惡業,有什麼用?
你們多有福報啊,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惡、什麼是真正的善。有很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些。你們還知道了什麼叫念佛,怎麼念佛、怎麼修行。然後下決心、做決定,堅持到底,一定能成功,一定能成就。既然我們都是想學佛修行的人,那就對大家有兩個要求:認真、堅持。如果不認真的話,無論學什麼都不可能成就,學佛也是一樣。如果你不堅持的話,無論做什麼都不可能成功,修行也是一樣。這兩個要求一點點也不過分。我們學佛修行應該這樣,應該認真學、應該堅持修,認真念佛、堅持修行,一定能解脫,一定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