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而科學的放生
行願法師
放生是一種美德,放生就是護生,放生是佛教徒實踐佛陀“衆生平等”慈悲觀念的體現。佛教徒受持叁皈、五戒就要盡形壽“不殺生”,即永遠愛護一切衆生的生命。作爲佛教徒,護生是我們的責任,護生是我們終身必盡的義務。那麼,如何來護生呢?是不是放生就一定是護生呢?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大家一起來關注和討論。
放生是一種善行,本無可厚非。 在大乘佛教的國土,每逢釋迦牟尼佛、 觀音菩薩、 阿彌陀佛等佛誕節或每月的初一、十五,中國傳統寺院,多會舉行“放生”的佛教活動。放生的活動熱鬧又殊勝,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可以參予,讓更多的民衆來認同佛教戒殺、放生的理念,這是好事情。由于佛教寺院出家衆大力提倡放生功德的殊勝,而民衆更希望從放生的功德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于是,放生在大乘佛教的國土盛行起來。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不斷的進步,科學不斷的發展,大乘佛教放生活動逐漸出現了大量的盲點和弊端,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據我觀察,放生的盲點和弊端如下:
一、 民衆盲目放生,隨意放生,不經“審視”、不受約束的放生,是導致外來物種入侵,取代當地物種,這就是“放生不當等同殺生”的愚癡行爲。人們善意的把外來物種引進放生,卻無意中殺死了當地的健康物種,造成外來物種泛濫成災,使整個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失控,嚴重危害自然生態環境,破壞自然界生態的平衡,以及還會給人類本身帶來諸多的危害。 例如:“巴西龜”攻擊性強,在中國放生很多,就有取代中國物種的趨勢。
二、 原本放生是善行,值得大家贊歎、 推廣、 護持。 可惜,如今放生的善業已經變質了:一些人爲了自己消災祈福而去放生;一些人爲了生意順利而去放生;一些人爲了將來生命有好的歸屬而放生,這些庸俗的心態替代了原本慈憫衆生的純淨心情。至于放生動物的地點是否適合,或者放生動物的存活率怎麼樣?功利自私的放生者是不理會的。所以,被放生的動物命運是悲慘的,僅僅是爲了滿足人們放生的心裏需求,成爲所謂“放生善人們”的犧牲品。
叁、 本是隨緣、見機解救衆生生命痛苦的放生方式,卻替代以大批預訂放生物種的商業行爲,使原本在大自然中的魚兒、烏龜、鳥獸,爲了成就人們的“放生功德”,而慘遭系捕、折騰,甚至夭折籠中;或在窄窄的水桶中,因爲氧氣不足而死亡。有的是放生地點的不適當,造成放生物的死亡,甚至還破壞當地的物種平衡與生態環境。如今,放生已由善行、美德而變成社會普遍诟病的“愚行”,讓有識之士心痛不已,因爲善人們這樣無知的放生,嚴重傷害到無數衆生的生命。
四、 放生是爲救濟垂危動物的生命,本不需要什麼儀式,更不需要作秀——如明星般轟轟烈烈的拍照,做放生宣傳廣告。可是,由于很多人對于其它衆生生命的漠視,沒有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根本就不尊重生命,只不過是大乘佛教的傳統習俗而已。所以,一些寺院爲了迎合衆生的心裏需求搞活動而去放生,置放生動物生命危在旦夕而不顧,把簡單的放生儀式大肆拉長。有的迎請方丈和尚;有的迎請知名法師上香給動物做叁皈依。 殊不知,放生的動物就在等待放生儀式中已經被悶死、憋死、擠死了。大乘佛教的大德高僧眼看著一條條鮮活的魚從桶中跳出來落到地上,不知高僧大德們對魚的生命有何感想?鑒于此,本人提倡:真放生,莫作秀!
五、 由于佛教徒要行善“放生”,結果,七十二行中又多出一行專門銷售“放生生物”的商販。每年爲了滿足佛教徒大量放生的需求,很多不法商販大勢的收捕鳥類、魚蝦等儲存後,賣給佛教徒,從中獲利,發家致富。更有甚者,上遊放生,他在下遊搜捕,捕獲後繼續賣給佛教徒,所以,有一些魚蝦、鳥類被人放生好幾次,就是這樣來的。一個柔弱的生命怎麼能經得起這樣折騰?當然,最後的結局是死亡,它們終于被放生的人害死了。
放生本來是爲了護生,結果,盲從的放生、自私的放生、貪功德的放生、好行善的放生、流于形式的放生,對于所放生的生物沒有足夠的了解,不知道它們生存的環境、生存方式,就憑空想像的放生,害死了無數的生物,這是發生在中國傳統佛教民衆們每年都屢見不鮮的放生事件。
鑒于上述種種放生的弊端,本人覺得放生務必要慎重,要智慧、科學的去放生,不是做簡單的佛教儀式就可以盲目、單純去放生。放生的善人們務必要具備放生物種的專業知識,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生物的相關規定,並按照佛陀的教導,如法如律的去放生,莫將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病毒傳染給人類和所有的一切衆生,這是真正積德放生的善行。
諸位喜歡放生的善人啊!千萬不能再盲目的去放生,更不能虛浮的爲了做儀式、搞活動而去放生,或者爲了自己的私利而去放生,漠視衆生生命的存在。我們應該深入理解佛陀“衆生平等”的慈悲原理,在日常生活當中,隨時隨地的愛護一切衆生的生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一切衆生,這是最好的隨緣放生的方式之一。
既然,護生是我們佛教徒應盡的責任。當然,我們要放生,要行善,但是,我們必須選擇智慧的去放生、科學的去放生、慈悲的去放生,而不要把放生變成“放死”,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一種善待,一種愛護,也是真正慈悲護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