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忏悔,從我做起……(本性法師)

  忏悔,從我做起…… 文/ 釋本性

  佛教儀式中,最常見的內容之一就是忏悔。每天早晚,我們都在誦著: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佛教認爲:忏悔可使惡息善長,罪滅功生,積業得轉。當然,忏悔是針對凡夫等而言的。聖人無過,何須忏何必悔。是凡夫,就有過患,有過患,就應該改正。改正的第一步就是忏悔。忏悔,首先是個態度問題。

  有人明知自己錯了,卻不忏悔。這說明,他不想改正,起碼,不是主動改正。在佛教看來,要忏悔,誠懇與自覺,或者說自願是非常重要的。經典中有記敘:忏悔上品者,身體毛孔與眼睛都會出血;中品忏悔者,身體毛孔出熱汗,眼出血;忏悔下品者,身體出熱汗,眼出淚。我們忏悔或許無法達到出血,但起碼要出汗出淚。

  在佛教,忏悔的方法很多,比如:對著佛忏悔,以誦經對著法忏悔,對著僧忏悔;在天臺宗,有法華忏悔法,針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過患,進行忏悔。

  一般情況下,這些忏悔是以事忏方式進行,有事說事,有錯說錯,一五一十,具具體體。尚有上了層次的忏悔_____理忏方式,即明了諸法本空、業障無實,諸法實相,本爲空寂,何來罪業過患?這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忏悔是對自己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解決的是自己的問題。人生,只要是凡夫,可以說,每天都在犯著過失甚至罪惡。爲此,每天的忏悔是必須的。

  有位作家——殷謙說的好:忏悔不是逃避而是擔當;忏悔不是死亡而是再生;忏悔不是絕望而是希望.那麼,讓我們認識忏悔,勇于忏悔,在忏悔中繼續擔當,在忏悔中充滿希望,在忏悔中愉悅再生。

  忏悔,首先,從我做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