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淺釋▪P13

  ..續本文上一頁參加法華會的人不得成佛道;沒有聽到《法華經》的人必須到龍華會上,聽完《龍華經》才能成佛道。否則你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不夠。所以凡是跟我學佛的,我都會給講一部《楞嚴經》,一部《法華經》。因爲不學這兩部經,不知如何去修行;聽完這些經,你的智慧開了,直接奔目標。

  這時佛弟子都歡喜,偏袒右肩。爲什麼偏袒右肩?當你開始修行,你就明白了:左腦先開,支配右半邊身體。右邊代表佛法。這些弟子跟佛說:我們過去沒發菩提心,只著空的境界,無相無作。“無相”是看什麼都不被其所轉、不執著;“無作”雖不是被財色名食睡所轉,但對菩薩法、如何成就衆生等都不愛聽,認爲與己無關,反正已經證得四果羅漢。不愛聽佛說的話,就是貢高我慢。四果羅漢是名義上的佛弟子,認爲佛說的與己無關,你們一定聽明白了:聲聞、緣覺沒有徹底出叁界火宅。世尊,我們今天才明白佛講的真實意思。然後佛給講了一個故事作比喻。

  有個乞丐,年輕時離開家,在外飄蕩幾十年後,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各處奔走,乞衣求食。到家鄉回到舊住處找父親,卻沒找到。一天行乞來到一個大富人家,竟發現是自己父親的家。多年來,父親十分想念兒子,自知現在已經年邁,所有無盡財寶都想給這個兒子,讓他快樂、沒有煩惱。這時窮子來到父前,看到父親這麼富貴,心生懼意。這說明小乘人也想成佛,但是看到佛家的真富貴就害怕。小乘人就好像這樣逃世的佛子,看到富貴你怕什麼啊,誰修誰得。

  這時窮子害怕希望趕緊離去,父親認出是自己的兒子,心裏非常高興,這回家産後繼有人了。這說明佛還要講《法華經》成佛之法,佛把這些四果羅漢弟子稱爲窮子,你們聽到這就知道不發菩提心的人是窮子。沒有得到富貴,只是自己了義。

  父親一看到兒子走了,就讓使者去追,窮子嚇的趕緊跑。你看現在這些不信佛的人,你跟他提“佛”一個字都嚇的跟躲溫疫似的,“你可別讓我信佛,我害怕。”佛講的是過去的事情,現在也是如此。“信佛的這個不吃,那個不幹,我可不信佛,我願意幹啥幹啥,想壞誰壞誰。”

  這時使者想強行帶窮子回去,但父親趕來阻止了使者。父親讓窮子自己主動回家,他知道兒子智力低劣,人窮志短,見著富貴就膽怯。這雖然是他家,但這等富麗堂皇,他待不慣。現在的人和窮子多像啊,讓他遭什麼罪都能挺過來;讓他享點福,不出叁天准有毛病,享不了。以夫妻爲例,你打我罵的過的挺好;相敬如賓的過個幾年,其中一個不是重病就得出別的事兒。不學佛不明白咋回事,夫妻是互相欠、互相討債來的,所以吵吵鬧鬧是夫妻,其家能長久,不這樣還不行。就像佛比喻說的那樣,因爲他貧窮下劣,必須以方便力幫他改正過來。

  先把他放開,然後再派使者去,以缺幹雜活的工人爲由,雇兒子回來幹活。讓他幹除糞、掃地等粗活兒,兒子心想:幹活給工錢這可挺好。佛設這種方便之力召迷途孩子回家。“除糞”比喻聲聞乘,即除自身之糞。了脫自己的生死,去掉習氣。臭穢不堪的東西即惡習惡業。

  爲什麼讓窮兒子回來幹粗活兒?這是修行。聲聞乘不去掉自身臭穢不幹淨的東西,連佛門都入不了。有的人自我感覺修的挺好,有修爲的人定中一觀察他,就知道他是小乘根基,做不了大乘事。你自問:每天一言一行夠不夠聲聞乘?恐怕還不夠呢。

  父親憐憫他讓他除糞,看他幹的不錯,但面容憔悴。“面容憔悴”就是小乘人在修行過程中,被魔和苦逼迫著,修的很累,改變自己習性還難。外在的東西臭穢不堪,根基很有限。對這樣的人,我不是說了麼,你好好靜坐幾年,到時候自然有人去接近你。什麼意思啊?你必須先靜坐,積聚你的功德,把這些魔障去除了。魔障中最大的是身障,先把身障克服了;第二是知見障,把知見障再放下。

  給你們講個例子:有個人來找一位法師,要跟他學佛。

  法師說:你要想跟我學,必須把你以前的東西扔掉。

  他說:我學佛這二、叁十年就讀佛經了。我知見的太多了,讓我放下經這麼寶貴的東西,我怎麼能放下?

  法師說:佛家的至寶到你那兒變成垃圾了。你舍不得扔掉就別跟我學佛了!

  法師爲什麼這樣講?他讀的佛經是好的,佛家的至寶是好的,但是他把這些當成包袱背上了,變成“我知、我見”了,佛家的至寶在他身上成了垃圾。他卻不懂,還拿著當寶,知見不行,修行就差。有這些知見障的人不好勸。一般情況下,兩種人學佛快:一種是文化水平高的,能理悟道;一種是沒文化的,能聽師父的話。怕就怕一瓶子不滿,一天東跑西顛兒的,這學點兒那學點兒,哪個都不專,這才難教呢。他的理論比誰都高,拿著這個經去對照那個經,去攻擊那個經,就是不對照自己。現在人學佛就怕這樣。

  佛看到自己的兒子,即修小乘根基的人很苦,以方便力到他跟前說:你做這些活累不累呀?跟他說一些柔軟語,給他一些日常用的,兒子覺得很是安慰,這家人這麼富貴卻沒瞧不起我。長者說:你還年輕,應該做些事業,別懈怠、別瞋恨、別有怨言,諸惡莫作。佛對年近五十的兒子還講這個,說明我們五十多修道也來得及。這樣增進感情後長者說:我對你這麼好,因爲你是我的兒子,但是你早年離家。現在讓你除糞是去掉自身肮髒的東西,然後雇你回來跟你接近,這叫佛的方便力。須菩提講的窮子就是我們修行人,然後佛說:你得發菩提心,我才認你這兒子。這是比喻說,四果羅漢沒發菩提心,是名義佛子;發菩提心了才是真正的佛子。

  這時父親才把倉庫裏的珠寶取出給他兒子,爲什麼菩薩知道佛家的富貴?菩薩行人有平常人想象不出來的富貴。用世界上所有的錢,買他身上的一刻法喜,都買不來,就這麼富貴。這時長者把有名望的人召集來,跟大家宣布:他就是我的兒子,當年出逃現在找回來了,我要把財富都給他。這叫發菩提心作證明,佛以方便力化度這些小乘人,讓他們發菩提心,然後成爲佛子,才能承載佛家的富貴。一般一地菩薩就能做國王,你說, , , 國王有多富貴;二地能做四王天的天王,一個星球的財富都歸他一個人支配。所以說佛家是真富貴,智慧上富貴,財富上也富貴。

  窮子聽他父親這麼一說,得未曾有的大歡喜。他本沒想要這些財寶,財寶卻平白無故的給他了。就是說我們都在迷惑當中無知,樂著于小乘法。今天世尊給我們這麼一講,讓我們捐出了戲著之糞,我等應當勤行精進。小乘人忏悔自己心性狹小、智慧不足、得少爲足。這是有一定修爲之人,才發菩提心,忏悔這些才知道成爲真佛子不容易。

  現在我們這些人忏悔自己的業障還來不及呢,哪有機會忏悔這些?所以是有一定修爲的人。這些弟子說:世尊,不是你不給我們,而是我們不識貨,我們知道是佛子,但我們沒有大智。看到佛給舍利弗授記,也應該給我們授記,這就叫唯一佛乘,雖一說叁。這一品是說,這些將來承載佛法或者成佛的窮子,一定是菩薩行人。

  【藥草喻品第五

  佛對大迦葉說:你們應該知道佛是諸法之王。說的通俗點兒,“諸法之王”就是宇宙之主,這個宇宙都是佛力在主持,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佛主持,西方極樂世界是佛主持,個個星球都是菩薩主持。各個天王是佛的弟子,按照佛意主宰著,包括我們這個地球,國家不管如何都讓你修善,讓你做善事,法律還懲惡揚善。這個世間哪個國家也沒說專懲治好人,只是以方便力而說諸法。釋迦牟尼佛說諸佛才是法王子,才能主宰。看似太陽東升西落,實際是有太陽真君。地球有地球之主,都有一些神力在主持,有主山、主地、主海、主河、主風、主空、主夜、主晝等天龍八部各種神主宰著宇宙,我們的一切行作都在各種神靈的護佑之中、保護之下,都享受著佛恩,都蒙佛賜的福報。

  可是有些人認爲,沒看見、沒摸著的就是沒有;處處有“我”,我行我做就是我的。太無知了,智慧不足,智慧不開一點都看不見。達摩祖師講,用我們的肉眼看不到的東西都真實存在。我們學佛人要看得見這些東西,然後出離這個世界才是目的。

  如來知一切諸法,出離這個叁界才是了義的、究竟的,否則是衆生感召的業報,化現各種星球,感召不同的衆生。只有諸佛知諸法實相,按照諸佛所說諸法修行才能出離這個世界,只有佛知諸衆生的習性造作,只有諸佛才具有這個智慧,只有佛了知衆生根性的智慧。佛說叁千大千世界,各種山川、峽谷,所生花卉、樹木、草藥遍覆叁千大千世界,一時下雨,大樹、小草,大葉、中葉、小葉,一場甘露沒因小葉少澆一點,沒因大葉多澆一點,沒因小草小而不澆它,下雨就這樣平等,就如陽光一樣照它亦照它,平等沒有差別。佛也是這樣以大音聲度脫世上的一切衆生,“一切衆生皆是我子”,都想讓他們度脫。但是由于他們小草,雨下大了把根沖掉,大樹雨量太少它不能成活,雖然有平等的澆注,但是種性不一樣,根基不一樣,所說的法不一樣。佛在世講叁乘法,現在法師給這個人講這種法,那個人講那種法,別認爲奇怪,很正常。告訴你們學佛有顯法、有密法,你連聲聞乘都不夠能得菩薩法麼?所以【藥草喻品】是講根據衆生不同的根基說不同的法,八萬四千的法門其目的都一樣,打車能去,騎自行車也能去,坐飛機、坐火車能去,憑你的根基不同、本事不同、功德就不同,佛住世說法也是這樣。(偈語略)

  【授記品第六】

  授記品亦是功德品,一般人…

《妙法蓮華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