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P87

  ..續本文上一頁,腿最守規矩。”

  在揚州高旻寺坐禅的人,最守時間的規矩。以香代替時鍾,到止靜的時候,就止靜;到開靜的時候,就開靜,一分鍾也不錯,所以稱爲高旻香。凡是在這兩寺參過禅、打過坐的人,經過大冶洪爐,千錘百煉出金剛。虛雲老和尚,就在高旻寺參禅而開悟。

  結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叁力具足。所有金剛護法神,都來保護你。所有天魔知難而退,離你遠遠的。所有惡鬼向你叩頭。今天講個公案:

  從前有位和尚,專爲死人念經,維持生活,所以稱爲趕經忏。有一天,他爲死人做完法會,半夜的時候,他便回廟。走到河邊,天降大雨,他在橋下避雨。心血來潮,便結雙跏趺坐。此時,來了兩個鬼,見他是個金塔,因爲塔中皆供養佛舍利,乃頂禮叩拜。不久,和尚覺得腿痛,將雙跏趺變成單跏趺,二鬼擡頭一看,金塔成爲銀塔,但也不計較,照拜不誤。未幾,和尚覺得腿還是痛,遂改變成如意坐(即是將雙腳放下)。二鬼一看,銀塔已變成泥巴堆了!二鬼大怒,要打泥巴堆。和尚一看,嚇得魂飛天外,出一身冷汗。于是即刻恢複雙跏趺坐。二鬼一看,又是金塔,便拜到雞鳴而去。從此之後,和尚放棄趕經忏,專心修禅,不久明心見性,自稱“鬼逼禅師”。

  這個公案乃是傳說,無法證實。可是,結跏趺坐,功夫純熟,而自知時至的情形,卻有真實的例證。茲向大家說說。

  我在東北家鄉的時候,有位外道,名叫關忠喜。當時他有叁千多個徒弟,跟他學道。學什麼道?只要用錢買他的寶貝,等到大難臨頭時,可以逢凶化吉。大家相信他,不生懷疑,外道就有這種騙人的法術。

  其實他什麼寶貝也沒有,只是在耍戲法,愚夫愚婦信以爲真,非常崇拜他。他對徒弟說:“現在時機未到,不能將寶貝交給你們,等到世界大亂的時候,再將寶貝交給你們使用,可以不死,躲過難關。”

  後來,他自己覺得死期將至,不能再騙人,自己得學真道,以了生死。于是領侄兒(關占海)到處求道。經過叁年的時間,也沒有參訪到善知識,當然也沒有學到真道。于, 是天天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天,我到他家訪問(當時還是沙彌身份)。他的侄兒一見到我,乃對他說:“叔叔!這個和尚,我在夢中見到他,他從我身撕下一張豬皮,把我嚇得驚醒過來。原來是一場大夢。”他對侄兒說:“他是有道行的人。今天道送上門來,我們不可錯過。”于是叔侄二人商量一下,即刻跪在我面前求道。此時我對他們說:“我沒有道可以傳授與你們。如果你們真心求道,我可介紹幾位善知識,我陪同你們一起去。”

  經過兩年的時間,參訪幾位善知識,皆不理想。于是二人再回來仍想拜我爲師,我被其誠心所感動,答應傳授結雙跏趺坐的姿勢,但不收爲弟子。

  叔侄二人精進學習結跏趺坐。其侄年輕,很快習慣了。其叔年老骨硬,要下一番苦功夫。七十天後,我又到他家。見他腿腫如棒,行動不便,乃勸他放棄結跏趺坐。他堅強地說:“我快要死了,如果不練,到死的時候,手忙腳亂,怎麼辦?我下定決心,除非死了,一切免談。只要不死一定要練結跏趺坐。”這種求道之誠,令人佩服。

  百天之後,我又到他家去,見他行動自如,驚奇的問:“你不練結跏趺坐吧!”他說:“天天照坐不誤,不但早晨坐,晚上也坐,不論坐多久,也不覺得腿痛。”所謂“有志者,事竟成。” 他在命終前幾天,便對人家說:“我在某日某時要走了,家中一切的事情,沒有挂礙。唯一的心事,就是沒有能見到安慈法師一面,覺得遺憾。”

  到了他要往生的日期,他便淨身更衣,結雙跏趺坐,無疾而終。在他死的那天夜裏,全村的人,有很多在夢中見他跟著二個青衣童子往西方而去,後來他的侄兒跟我學道,成爲我第一個收的弟子。

  時釋迦牟尼佛。欲容受所分身諸佛故。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于他土。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見到叁千大千世界已經坐滿諸佛,在東方分身化佛,已經無座可坐。爲容納其余八方分身化佛,皆有座位的緣故。乃運用大神通之力,將八方各變爲二百萬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國土。皆令其國土清淨。在其國中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以及阿修羅等。又將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統統搬到其它國土去。

  這好比宴客的人家,將室內庭外收拾幹淨之後,又將所飼養的貓狗等家畜,皆放到別的房間,以免惹事,破壞氣氛。意思大致相同。

  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爲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嚴飾。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種種諸寶以爲莊校。

  所變化的國土,也是用琉璃爲地,並有菩提樹來莊嚴國土。樹的高度有五百由旬。樹的枝葉和華果,很有次第的莊嚴及校飾,在菩提樹下,皆有師子寶座,座高有五由旬。

  用種種的七寶,來裝飾此寶座,令其美麗而豪華。

  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爲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旛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所變的國土,也沒有大海、江河、石山、大石山、鐵圍山(圍繞四大洲的山)、大鐵圍山(圍繞大千世界的山)、須彌山(妙高山)等諸山王。將所變的國土,統統成爲一佛國土,寶地很平正,衆寶交絡的露幔,普遍覆蓋其上。又懸挂一切的寶旛和寶蓋。燃燒大寶香。諸天所散布的寶華,遍滿其地,非常美麗而壯觀。這是次變土地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爲諸佛者當來坐故。後于八方。各更變二百萬億那由他國。皆令清淨。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羅。又移諸天人置于他土。

  釋迦牟尼佛爲使十方所分身化佛有座位可坐,又在八方,各變二百萬億那由他那樣多的國土,皆成爲清淨。也沒有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中的衆生,更沒有阿修羅等。阿修羅愛鬥爭,令世界不安甯,好像害群之馬,到處擾亂。

  又將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都搬到其它國土去。爲什麼?因爲將五濁惡世,變成清淨的國土,所以將他們遷移到另外的國土去。

  所化之國。亦以琉璃爲地。寶樹莊嚴。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樹下皆有寶師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

  所變化的國土,也是琉璃爲地,又有寶樹莊嚴其土地,菩提樹高度有五百由旬。樹的枝葉和華果很茂盛,皆是次第的莊嚴校飾。在每棵寶樹之下邊,皆有師子寶座,座高也有五由旬,皆用大寶所校飾,十分美觀。

  亦無大海江河。及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諸山王。通爲一佛國土。寶地平正。寶交露幔。遍覆其上。懸諸旛蓋。燒大寶香。諸天寶華。遍布其地。

  所變化的國土,也沒有大海、江河、石山、大石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等一切山王。所變化的國土,通成爲一佛國土。寶地非常平正,沒有凹凸之處。衆寶交織而成的露幔,遍覆在上邊。又懸挂一切的寶旛和寶蓋。燃燒大寶之香,遠近都能嗅到其香味。諸天之寶華,好像下雪一樣,遍滿其地。成爲華的世界,這種境界,妙不可言,這是叁變土地的境界。

  本品所講叁變土地,究竟是什麼意思?釋迦牟尼佛以神通之力,將穢土變爲淨土。初變娑婆一世界,二變將八方各爲二百萬億那由他國土,叁變又將八方各爲二百萬億那由他國土,皆令清淨,成爲淨土。爲什麼要這樣呢?因爲招待多寶如來及十方釋迦牟尼佛分身所化的諸佛,所以大事莊嚴,表示熱烈歡迎之意。

  叁變土地又有個意思。初變土地,表示斷除見思二惑。何謂見惑?就是見解的迷惑。何謂思惑?就是思想的迷惑。詳細的說,見惑是對境起貪愛。見到財生貪心,見到色起愛意。如果斷了見惑(初果羅漢斷盡叁界的見惑),無論遇到什麼境界,無動于衷。思惑是迷理起分別。對于道理不明白,起了分別心(四果羅漢斷盡叁界的思惑)。

  二變土地,表示斷除塵沙惑。塵是微塵,沙是恒河之沙。在八識田中有塵沙那樣多的惑。如果不斷盡,仍在空與有上邊打轉。塵沙惑雖然很多,可是自己不知道。舉一例子來說明:在清淨的屋裏,在表面上看來,好像沒有微塵不潔之物。可是太陽光照進屋中,發現有無量的微塵,在虛空中飛來飛去、忽上忽下,有太陽光才能見到微塵,沒有太陽光就見不到微塵。太陽光就是智慧,微塵就是妄想。有了智慧,才能發現自己的妄想。

  阿羅漢斷盡見思二惑,尚未斷盡塵沙惑。菩薩已斷塵沙惑,還未斷盡無明惑。見思惑爲粗惑,塵沙惑爲細惑。粗惑容易斷,細惑就不易斷。所謂“起惑、造業、受報。”惑多麼厲害!害人不淺,爲了它而不得解脫,生生世世在輪回中旋轉。學佛法就是學斷惑的法。換言之,就是學智慧。智慧向何處求呢?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研究經典,是學佛法人必修之法門。

  叁變土地,表示斷無明惑。所謂“破無明見法性”。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佛法,不明事理,就是無明。有無明就有生死,斷無明就沒生死。證到等覺菩薩位,尚有一分生相無明(變易生死)未破,如果破了最後一分無明,便證佛果。

  見思惑就是塵沙惑幫助它不明白。塵沙惑是無明幫助它生出來。無明是誰幫助它生起?就是愚癡。無明惑爲微細惑,最不容易斷盡。

  釋迦牟尼佛叁變土地的大意,就是令我們斷叁惑。有叁惑不能證佛果,斷叁惑即證佛果。這個道理很簡單,人人皆曉得,可是人人不去行。佛也無可奈何!歎息地說:“衆生難度,不知回頭!”在佛教中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回頭走,就到涅槃彼岸,得到常樂我淨的真正快樂。可惜芸芸衆生,認假作真,貪圖五欲之樂,不知那是五條繩子,被捆得喘不過氣來。 叁變土地,又有個意思,以八背舍(八解脫)、八勝處、十一切處叁法,爲遠離叁界貪愛之禅定。又叫做叁昧,又叫做參禅叁關。

  何謂八背舍?背是違背,舍是舍棄。違背…

《妙法蓮華經卷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