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P86

  ..續本文上一頁都在求一心不亂;你這樣一搞的話,把道場攪亂了,使大家心裏都看到你的時候,都失掉一心,這個罪過大了。所以不是你跟他敲法器兩個人的關系,你是把整個道場攪亂,結罪是在這個地方結罪,這個罪過大了。你是攪亂一個人,那你是跟他的關系,你攪亂整個道場,那這個事情就麻煩。

  所以你看看佛法這五戒的偷盜戒,偷盜戒爲什麼那麼嚴重?偷盜戒是墮地獄。爲什麼說我們偷那麼一點點,根本就不值得的會墮阿鼻地獄?如果你要是偷一個人家的,你偷他千萬億萬,你這個債主就一個,就跟他兩個關系,與別人不發生關系。道場物叫十方常住物,道場裏頭一分一厘都是十方信衆供養的,而道場裏面,這個修行道場所有修行人都有分,他來也好,他不來也好,都有分。所以你在這個道場裏偷了這一片紙,這個債主有多少?無量無邊,凡是在這個道場裏捐一分錢,出一點點功德的,或者發一個歡喜心、隨喜心的他都有分,他都是你的冤家債主。十方所有修行辦道的人,你都欠他債,你不墮地獄往哪墮?所以可怕就怕在這個地方,這是最嚴重的。你偷竊國家的東西,你這個結罪是全國老百姓,爲什麼?人人有分,老百姓都納稅。我們政府好像裝一個電話機在這裏,你把它偷掉,你這個罪是向全國人結罪。但是還沒有在寺廟裏常住物,常住物是什麼?是向過去、現在、未來十方的信衆結罪,這個不得了,這個罪太大了。所以這些偷盜人他不知道,他不曉得偷盜有這麼嚴重的果報。佛爲什麼把偷盜列在根本戒當中?他不曉得這個道理,這個事情做不得!

  還有一種偷盜,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所以這個東西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這個道場寺院裏面沒有道,這些人都不是修行,打著佛的招牌來騙取信徒的這些供養,他們自己在享受。這個道場什麼常住物、經書,你要把它偷去,你曉得什麼?它沒有用。譬如說很珍貴版本的經書,外面找都找不到的,你把它偷來,偷來怎麼樣?我們把它印了出來流通,讓大家都看得到,你這個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爲什麼?他自己不能弘揚,他自己不能夠受用,你拿去傳播的時候,給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這就有功德沒有罪過。所以戒律條條是活的,不是死的,正法道場他們是依照這個來修學,那一點都不能動。所以你要有慧眼,《楞嚴經》裏面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正法的道場少,邪法的道場多,你要能夠辨別邪正,哪個道場是正的,是主持正法的,哪個道場不是的。但是如果說是剛才舉的偷盜,你是存的什麼心?弘法利生的心是正確的;如果說是自私自利的心,那還是阿鼻地獄罪過。譬如說我們偷了一本經書來,我們花了很多錢把它翻印出來流通,這是功德。你要是把翻印出來的經書,自己說這個書是稀有的,好的本子,是絕版書,我在後頭還要「版權所有,不准翻印」,我要拿去買賣賺錢,那這就罪上加罪。這些道理並不很深,並不是想不到,頭腦稍爲清醒一點人,都能夠想得到。

  所以我收藏了不少好版本的經書,我絕不執著,我也絕不吝啬。有許多人想問我要,我有兩個條件,兩個條件當中有一個,我就恭恭敬敬的供養。第一個條件,你發心講這部經,你弘揚,我的書會供養你。爲什麼?我拿來也是想弘揚的,可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你能夠弘揚,你代我弘揚我求之不得,我給你磕頭頂禮,爲什麼?省了我的力氣,你幫我去弘揚。第二個條件,你不是弘揚,你拿去翻印流通,我供養你。現在印刷術發達,以前這些書我要用的時候,我在這上面還要圈點做記號,有的時候寫些字在上面,把書都糟蹋掉。現在我留的善本書,一本都不糟蹋,我自己要用,你看看像你們一樣影印出來用,我這上面寫字,我的原本上一個字都不留。這就什麼?自己有受用,原本保在那裏,留給後人,後來的人他發心去研究,發心去翻印。所以現在我這個本子幾乎統統留著,只做一個功用,就是做翻印的底本。你們要學講的時候,我把它影印一份給你就好了,我的原本還可以保留;如果你要是翻印的話,我的原本就供養你。所以諸位對於這些道理要曉得,就是佛法是活活潑潑的,佛法是破執著的。所以戒律的精神,你要懂得,戒律的作用,你要懂得,它的精神與作用,都是幫助我們得到清淨心。如果我們在戒律裏頭生了煩惱,就立刻要提高警覺,我們錯誤了。

  怎麼煩惱?這個煩惱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愚癡、迷惑,不通達戒學,我自己做了好多罪過,這個心裏頭不安這錯了。佛法裏面做事情不可以後悔,忏悔是什麼?後不再做,這叫忏悔。爲什麼不能後悔?因爲你曉得,這個業力是有消長的,你這一後悔你的心裏頭,阿賴耶識裏頭的業力就又增長了一分。我昨天做了錯事情,昨天做錯事情惡業種子,今天一想的時候這個種子力量又增加一層。我這個又想,那好了,你這個惡業種子天天增加,惡的力量強大,先受惡報;不後悔,不想它,雖有這個種子它不增加力量。所以叫你想什麼?天天想佛,天天想菩薩,天天想到度衆生,希望這個種子力量天天增加。不要以爲打個妄想不要緊,打個妄想裏頭不是下種子,就是給種子增加滋潤。所以疑悔都是煩惱心所,你們不看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隨煩惱就悔,這煩惱起現行要不得的!這是一種從自己産生的。

  另外一種就是看到別人犯戒,這心裏頭不舒服、難過了,把你的清淨心失掉。你都忘掉了因戒生定,我因爲持戒把定破壞掉,這個戒白持,這個戒律是什麼?沒有達到目的。我的戒律是要達到清淨心,是爲了清淨心而持戒的,是爲了定而持戒的。現在我持戒反而清淨心得不到,定得不到,這就是不曉得戒學的精神,完全不懂戒學,盲修瞎練。定的目的是什麼?定的目的開智慧。所以小乘聲聞緣覺就是不曉得定的目的,定得到,定得到很自在,是一種非常高的享受,於是乎迷在定裏頭去,不知道定的作用是開智慧。所以持戒的人會迷在戒裏頭,迷在戒裏頭不會得一心,不會得清淨心,不會得定;得到定的人迷在定裏頭,他不能開慧,這都是錯誤,都是盲修瞎練。不曉得戒與定都是方便法,是樓梯,樓梯上住不得,要爬上去,爬上去之後要把它舍掉,你才能夠更登一級。

  所以歐陽大師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學」,這裏頭說得很透徹、很清楚,告訴我們佛法自始至終,開始是正信、正見、正行,到最後所證的是正覺。證果是什麼?就是正覺,最後的目的是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最後的目標。開始是正信,我們現在如果是連這些道理都不能通達,我們的信就不是正信,我們的見解不是正見,爲什麼?死在教下,不曉得佛的意思。開經偈裏頭就告訴我們,「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不在字裏行間,是在文字之外。所以讀經、聽講要曉得弦外之音,言語文字裏頭沒有,但是你要藉言語文字去體會你才能夠得到。正信、正見之後你的行爲就正,你做的善行是正的,你做的惡行還是正的,這個妙妙極了。像五十叁參裏面,五十叁參裏頭有殺盜淫妄,都是正行、菩薩行。甘露火王殺生、殺人;伐蘇蜜多女是淫女,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酒家,日本人所說的妓女,那是菩薩正行;勝熱婆羅門愚癡,貪瞋癡都是正行。那在我們看這還得了嗎?所以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正行,悟了就是正行,問題在哪裏?問題就正見。什麼叫正見?心清淨一塵不染,一塵不染的時候什麼都是正的。心地有染汙的時候,天天誦《法華經》,天天拜阿彌陀佛,都不是正行。爲什麼?因爲你有執著,你有迷惑,你心裏頭有佛、有衆生,你心不清淨。正行是什麼?心裏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正行,所以濟公長老殺生、吃肉、喝老酒正行。諸位要曉得,什麼叫正、什麼叫不正?心裏面有念頭就不正,心裏頭沒有念頭,清淨就正。

  爲什麼?因爲一切事是依他起的,依他起事裏面沒有邪正、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是非、善惡、好醜是你自己心裏頭生出來的,什麼心?無明心裏生出來的。清淨心裏頭沒有,真心裏頭沒有,所以大家要曉得這個道理。這個心是什麼心?就是《百法》裏面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這些東西是什麼?《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還有什麼事情?沒有事情!所以他的境界裏頭沒有善惡、是非、好醜。蕅益大師說得清楚,所以我們把蕅益大師「開示錄」,我從日本回來之後印了十二萬份,就是《無際大師心藥方》,我印在那個後面。那篇開示文字很短,說得清清楚楚,給我們講境緣沒有好醜。境是什麼?境界,就是我們物質生活環境。緣是什麼?緣是人事,除了自己,一切人都叫做緣。一切人之外,一切畜生乃至於一切萬物,那就叫境界。境與緣沒有好醜、沒有善惡、沒有是非,什麼都沒有。是非、善惡、好壞,都是你自己煩惱心所裏面産生之物。佛叫我們離妄,不是叫我們離這些事,離這些事那把世間法統統破壞,那真是家不成家,國不成國。不是叫你離這些事的,是叫你什麼?離妄心,離幻是離幻心、離妄心。不是叫你把這個事都不要,事都不要,性也沒有,那還得了嗎?

  離得掉離不掉?離不掉。爲什麼離不掉?因爲事就是性,古人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器不要了,我這個茶碗是黃金做的,我不要這個杯子。那黃金要不要?我要黃金,那杯子就是黃金,金就是杯子,你能離得掉嗎?離不掉!離個什麼東西?離個妄心。我在這裏起了貪心,起了瞋恨心,這假的,把這個貪心、瞋恨心離掉,離幻即真,這就是幻妄。所以我一再給大家講離什麼?離遍計所執。不是離依他起,依他起離不掉,依他起是器,圓成實是性,它兩個是一體的。水與波、金與器這沒法子離,這不相幹的,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障礙的、有麻煩的就是遍計所執,人我執、法我執。此地告訴我們,離了人我執就證得了人空,出分段生死,我們在六道輪回裏面命終了,爲什麼?不再六道輪回。諸位果然到這個境界,現在就不受六道輪回,現…

《妙法蓮華經大意(淨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