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苦爲樂
薄德少福人,衆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這是說,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惱,他們所持的邪見,多得像是密林,有的執“有”,有的執“無”,這些邪見,都可能導致許多的煩惱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況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無比自在。知見不正確的人,有的認爲世間是實在的、永恒的;有的認爲世間一切都是累贅,死前是暫時的有,死亡之後和未出生之前,什麼也沒有。執著有和執著無的兩種觀念都有問題。
執有的人不顧一切,拼命追求,以致妨礙別人,損害自己,而且他們只願意擁有,而不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分給他人。擁有財産、名位、權力,沒有什麼不好,正可以用來造福人群、莊嚴衆生。如果環境不佳、條件太差,那也沒關系,古之賢者,在物質那麼欠缺的環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設法助人,我們豈會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質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樂,否則即使擁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執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盡義務,不負責任,只知消耗社會共同的資源。他們沒有因果觀念,生活方式看起來滿有個性,但在其內心充滿苦悶和掙紮,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爲衆苦逼迫,而顯出薄德少福的形象。在平常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想法,便能轉苦爲樂,便會比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