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相當于漢譯長阿含卷第二四之堅固經(大正藏一)。其內容是說關于佛教之神通觀,神觀及世界觀。于佛教最高的理想是解脫,如神通不過是教化衆生之方便而已,與其理想無直接關系。神觀是以諸神于生死輪回,同時可見贊歎、守護佛及其教說,排除世界之邊無邊等問題,敘述由識之滅而一切滅,可說萌芽發展爲後世之唯識說。又本經所說之中,于後世之阿毗達磨佛教亦成爲論究之問題,不只于二叁而止。猶如四大種于何處滅耶
(婆沙論第一二九)。大梵天避開馬勝之征問,憍傲而自已贊歎,這足于梵世存在有覆無記之表業的證據(俱舍論第十一)。大梵天自稱我是此梵天、大梵天乃至一切之父也,梵衆天相信之,是起于見取與戒取之惡見者(婆沙論第九八)等是。
一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那爛陀城之婆婆利庵羅園。爾時,長者堅固,詣訪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長者堅固白世尊言:
“世尊!此殷盛豐裕、人民熾盛之那爛陀城人,敬信世尊。善哉!世尊!世尊宜令一比丘,現上人法1之神通、奇迹之示導。然者。此那爛陀城民,更趨敬信世尊。”如是言時,世尊告長者堅固曰:
“堅固!我實不向諸比丘如是說:“諸比丘!汝等爲白衣之在家者等,現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導。”
二
長者堅固再如是白世尊曰:“世尊!我非惱犯世尊,而複如是言:世尊!此殷盛豐裕、人民熾盛之那爛陀城人,敬信世尊。善哉!世尊!世尊宜令一比丘,現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導。然者,那爛陀城民,更越敬信世尊。”
世尊再告長者堅固曰:“堅固!我實不向諸比丘如是說:“諸比丘!汝等爲白衣在家者等,現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導。”
叁
長者堅固叁度白世尊曰:
“世尊!我非惱犯世尊,而複如是言:世尊!此殷盛豐裕、人民熾盛之那爛陀城人,敬信世尊,善哉!世尊!世尊宜令一比丘,現上人法之神通、奇迹之示導。然者,此那爛陀城民,更越敬信世尊。”
“堅固!此叁種示導,我自證如、作證已而開示者。叁種者何耶
則:神通神變、記心神變、教誡神變是。
四
堅固!又神通神變者何耶
堅固!因有比丘,能現無量種之神變:一身現爲無量身,無量身現爲一身,或顯或隱、穿牆、串壁、穿山,皆通行無礙,猶如于虛空;出沒大地,猶如于水中;覆水不沒,猶如于地上;結跏趺坐于空中浮遊,猶如有翼之鳥;以手扪摸日月之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或現身以達梵天之世界。于其已得信之歸依者,見此比丘,能現無量種之神變:一身現爲無量身,無量身現爲一身;或顯或隱、穿牆、串壁、穿山,皆通行無礙,猶如于虛空;出沒大地,猶如于水中:履水不沒,猶如于地上;結跏趺生于空中浮遊,猶如有翼之鳥;以手扪摸日月之如是大神力、大威力;或現身達于梵天之世界。
五
彼得信之歸依者,以此告某一未信末歸依者言:“友!實希有哉!友!實未曾有哉!沙門有大神力、大威德耳!我見一比丘,能現無量種之神變:一身現爲無量身,無量身現爲一身:……乃至……能現身達于梵天之世界。”如是未信未歸依者,答彼得信之歸依者曰:“友!實有名爲建咒梨明咒。彼比丘則依此明咒,現無量種之神變也。則:現一身爲無量身,無量身現爲一身……乃至……能現身達于梵天之世界。”堅固!汝如何思惟耶
彼未信未歸依者,不對已得信之歸依者如是言否
”
“世尊!可能如此言。”
“然,堅固!我以觀察于神通神變之過患,而厭患、慚愧、避遣神通神變。
六
複次,堅固!記說他心神變者何耶
堅固!有能觀察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尋、伺,而記說:“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某得信之歸依者,見彼比丘,能觀察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尋、伺,記說:“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
七
彼得信之歸依者,或以此告某未信未歸依者言:“友!希有哉!友!未曾有哉!沙門之大神力、大威力;我見一比丘,能觀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及尋伺,而記說:“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聞此之未信未歸依者,曾向已得信之歸依者言:“友!有名爲摩尼柯咒,彼比丘乃依此明咒,而記說諸有情及他人之心、心所……乃至……“汝之意是如是、汝之意是如斯、汝之心是如此。”堅固!汝如何思惟耶
彼未信未歸依者,不會對已得信之歸依者如是言否
”
“世尊!可能如是言。”
“然,堅固!我觀察于記心神變之過患,而厭患、慚愧、避遣此記心神變也。”
八
複次,堅固!教誡神變者何耶
堅固!于此,有比丘如是教誡:“汝應如是尋思,汝勿如是尋思;應如是作意,勿如是作意;舍離此,應到彼而住。”堅固!如是,稱爲教誡神變。
九~四叁
複次,堅固!今[如來]出現于世、阿羅漢,等正覺……乃至……[廣說如沙門果經四0-七四節]。
四四
彼觀見自己已舍離五蓋時,則生歡喜;已生歡喜者,則喜悅;意懷喜悅者,則身輕安;身已輕安者,則覺受樂;有樂者,則心叁昧。彼已去諸欲,遠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以達初禅而住。彼以由離生喜、樂,浸潤、普偏充滿、偏溢其身;以由離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廣說如同經七五節]。
四五
堅固!猶如熟練之助浴者或助浴者之弟子、撒洗粉于銅盆,以注水而攪繞,使浸濕而至周偏內外不滲出。堅固! [比丘]由離生喜、樂,浸潤、普偏充滿、偏溢其身;以離生喜、樂,無不普洽其全身[同經七六節]。
四六~四九
[如同經七七~八0節]。
五0~五一
達第四禅而住……乃至……堅固!如是稱爲教誡神變。[同經八一~八二節]。
五二
如是心寂靜、純淨、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堪任、安住不動時,比丘之心傾注于智見……乃至……堅固!此稱爲教誡神變[廣說如同經八四~九八節]。
五叁~五六
……證知“更不來此生。”堅固!此,稱爲教誡神變。[參照同經八四~九八)。
六七
堅固!此叁種之神變,我自證如、體現而宣說。堅固!往昔,于此比丘之教團中,有一比丘,心起如是思念:“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而滅盡耶
”爾時,堅固!彼比丘之心統一,入定而顯現趣天道。
六八
爾時,堅固!其比丘往彼四大王衆天之處,至已,如是問四大王衆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而滅盡耶
”
如是問時,堅固!四大王衆天答比丘言:“比丘!我等實不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有四大王[天]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滅盡也。
六九
爾時,堅固!其比丘往彼四大王[天]之處,至已:問四大王[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如是問時,堅固!四大王[天]答彼比丘言:“比丘!我等實不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比丘!有天名爲叁十叁天,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
七十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叁十叁天之處,至已,問叁十叁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
如是問時,堅固!叁十叁天答彼比丘言:“比丘!我等實不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比丘!有比我殊勝之名爲裟迦帝釋天主。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
七一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帝釋天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夜摩天,比我等殊勝,可能知此等四大種,則……[乃至]……滅盡也。”
七二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夜摩天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須夜摩天子,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叁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夜須摩天子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都史多天,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四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都史多天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觀史多天子,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五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都史多天子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樂變化天,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六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樂變化天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 妙化天子,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七
爾時,堅固!彼往妙化天子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他化自在天,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八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他化自在天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自在天子,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七九
爾時,堅固,彼比丘往自在天子之處……[乃至]……“……比丘,有名爲梵衆天,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
八十
爾時,堅固!彼比丘心統一、入定現趣天之道。爾時,彼比丘往梵衆天之處,至已,問梵衆天曰:“卿等!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如是問時,堅固!梵衆天如是答比丘曰:“比丘!我等實不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比丘!梵天、大梵天、勝者、無能勝者、一切見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優越者、創造者、主宰者、爲已生未生之父者。彼等比我等殊勝,彼等可能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
“卿等,然者,彼大梵天,今在何處耶
”
“比丘!我等實不知梵天于何處、從何、[住]何方
然者,比丘![梵天出]現之光相,則:光明生、光耀現者,梵天當出現。光明生、光耀現,此乃梵天出現之前兆也。”
八一
爾時,堅固!彼大梵天不久而出現。時,堅固!比丘往彼大梵天之處,至已,問大梵天曰:“卿!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如是問時,堅固!彼大梵天答彼比丘曰:“比丘!我是梵天、大梵天、勝者、無能勝者、一切見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優越者、創造者、主宰者、已生未生者之父。”
八二
堅固!彼比丘再問梵天曰:“卿!我非問卿:“卿是梵天、大梵天、勝者、無能勝者、一切見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優越者、創造者、主宰者、已生末生之父耶
”卿!我是問卿:“此等四大種,即: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
堅固!如是大梵天再答彼比丘曰:“比丘!我是梵天、大梵天、勝者、無能勝者、一切見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優越者、創造者、主宰者、已生未生之父。”
八叁
堅固!彼比丘叁度問彼大梵天曰:“卿!我非問卿:“卿是梵天、大梵天、勝者、無能勝者、一切見者、支配者、自在者、作者、化作者、優越者、創造者、主宰者、已生未生之父耶
”卿!我實問卿:“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
其時,彼大梵天,捉比丘之腕退于一隅,語彼比丘曰:“比丘!我認爲于此世界,梵衆天:“于任何物,梵天無有不見;于任何物,梵天無有不知,于任何物,梵天無有不經驗者。”是故,我于彼等面前不說明也。然,比丘!我實不知此等四大種,則:地界……乃至……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然,比丘!于此世界,不請問世尊,解答此問題而向他求索者是汝之過患、汝之過失也。比丘!汝宜往世尊之處,以詢問此疑問,世尊爲汝所說明者,汝當憶持之。”
八四
其時,堅固!彼比丘猶如力士之曲伸臂、伸曲臂,[速]消失于梵天之世界,現于我前。爾時,堅固!比丘敬禮我,坐于一面。堅固!坐于一面之彼比丘,如是[問]我曰:“世尊!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
八五
如是問時,堅固!我如是答彼比丘曰:“比丘!昔有航海商賈者,攜視岸鳥乘艦,航行海洋,至不見陸地時彼等放視岸鳥,彼鳥飛往東方、飛往南方、飛往西方、飛往北方、飛往上方四維。若彼[鳥]發見任何之陸地,確實其飛去。不然者,彼[鳥]不能發見任何之陸地者,則飛還彼船。比丘!汝亦如是,尋求此問題之解 說,往之梵天之世界不能得,只于回歸我前。然者,比丘!汝不應如是詢問:“世尊!此等四大種,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于何處滅盡耶
”比丘,應如是問:
水、地、火、風于何處不堅住
長、短、細、粗、淨、不浮于何處不堅住
名與色于何處滅盡無余耶
有此解答:
不可見無量之識,于一切處舍棄。
則于如是之處所,水、地、火、風不堅住。
于此處,長、短、細、粗、淨、不淨亦然。
于此處,名與色滅盡無余。
由識之滅,此[一切]之滅也。””
世尊如是說已,長者堅固歡喜充滿,歡喜[世尊]之所說。
注:
1 .上人法者,原文爲uttari-manussa-dhamma雲超人之能力。
2 .日譯版paham謂不明其義,從覺音注而譯爲“偏通”。這樣和前文連起來“偏通”甚難解其意義。依據水野博士之巴利辭典,paham就是Pajahati的PPr,pajahati是舍離或舍棄之義,而譯爲一切處舍去較妥當。
《堅固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