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群疑▪P27

  ..續本文上一頁知道。因爲凡事不能違背因果,一定要發生的事,鬼神幫不了忙,預知于事無補,只有善惡勤惰的因緣可以改變;若非大善大惡,不能改變定業、定果,只要盡心盡力,爲善去惡,行佛所行,言佛所言,學菩薩所學,未來的命運就操之在己。

  在人類的一千個人之中,大概有數人,由于過去世的修行力和由于他們是來自有福德的神道,所以有與生俱來的預知力及回憶力,知未來、知過去,在兒童時代特別顯著;成年之後,如果生活繁忙和不加理會,這種異能就會漸漸退失;如果蓄意培養和順其自然,也會成爲感通鬼神的媒體,而被稱爲靈媒或巫者。

  現代人由于知識的普遍,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神秘能力的人,現在多半能夠運用邏輯和似是而非的科學觀點,來說明他們的原理。運用佛學知識、佛教名相,向大衆訴說他們神秘力量的實質,而且以神鬼的啓示所得的所謂修行方法,稱爲密法、大法、無上法,用以教導他人修行,也能獲得神秘的感應,的確也産生若幹的效用。

  不過有個共通的後遺症:所謂請鬼容易送鬼難,一旦使用類似的方法且産生反應之後,就必須受神鬼力量的控製,失去自己的自由意志;輕者從表面看還如常人,重者就會變成精神不穩,心態不正,從言語、談吐和眼神都能表現出異于常人的情態。如果希望脫離控製,往往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如果意志力強,發覺已經誤入歧途而想抽身,也會經曆一番精神和肉體的煎熬,往往延續到一年、兩年才能恢複正常。所以要那些相當深入而沈醉于神秘經驗的人脫離歧途,回向正信的佛教,不是不可能,卻是相當不容易,這是非常不幸的。

  有人雖不自稱是某佛菩薩的再來,卻宣稱直接傳承于某佛菩薩的教導和印證,這有叁種可能:一種是修行禅定,在定中顯現神秘境界;第二種是在夢中顯現的夢境;第叁種是在清醒狀態聽到或見到的降神現象。

  如果是在定中,一定不是深定,深定非有心、非無心、非有境界、非無境界,不會有佛菩薩出現的情境;這種定境,應于屬于類似做夢的狀態。人在睡熟而將醒未醒之際會做夢,將要入睡之前也會做夢,但兩種夢的性質不一樣,前者比較清醒、清楚,後者比較混亂。同樣地,定中所見境界則是在散亂心未除、統一心未現,但已經失去現前境界的覺受之時,內心的妄念所造成的一種反射作用。所以,定中所現和夢中所現的佛菩薩,往往並不是來自心外。

  另一種類似靈媒所見的降靈現象,是神鬼幻現爲佛菩薩形象或者自稱是佛菩薩的聲音,以光影和音感的幻境當做佛菩薩的示現,如果不具佛法的正知正見,極容易受到這些鬼神的愚弄,而成爲鬼神表現靈力的工具。雖然佛經中也說,佛法可由鬼神、天仙等說,如果不與叁法印相應,那就不是佛法而是外道。一般的鬼神,假借佛菩薩的名號,所說的種種,雖然也用若幹佛學的名詞,他們的層次仍不能脫離欲界鬼神的範圍。所以,是否屬于佛法,應該用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來印證,這是除煩惱、去執著的。

  

  在《楞嚴經》、《摩诃止觀》等都曾詳細地講到什麼是魔境而非正境。這就是爲什麼禅宗重視傳承的原因了,從達磨祖師開始,代代以心傳心,而戒律也強調戒體的師師相承;雖然後代有無師而自證,但至少應該與經教相應,與正統的佛法不相違背。有明師求師證,不遇明師則當求經證。否則,縱然自稱是佛的弟子,或自己認爲是佛教的一支,本質上,還是附佛法的外道。

  所謂鬼神,如果他們傳播的是正信的佛法,那就是護法神,也可以說是佛菩薩的化現。所以,是否合乎正統的佛法,不在于用鬼神的名字或佛菩薩的名字來說法,而是在于他的知見是否正確,也就是不因人廢言,也不因名而不辨邪正。

  □可用物理現象來解釋神秘的經驗嗎?

  所謂物理現象是指物理學上所用的磁場、磁力、電波、電感、光影、光速、熱能、氣能、氣化等的現象和動力。所謂神秘的經驗,一般是指靈力的感應、感受,正確的途徑是指通過修行的方法,使得心力、體力以及官能等發生超常的作用,也

  可以指爲修行人與諸佛菩薩、諸天鬼神之間的感應作用。

  從大體上來說,這種超常作用或超自然的力量,是可以用物理學的觀點相互對照來說明的。所以,我也說過神通力的開發,就原則而言,縱然是唯物論者,只要修持得法,也有修成的可能。

  若能集中心力至某種程度時,便有轉變物象的可能,那即是通過磁波和電波的導向作用,産生一種操縱力量。因爲整個的宇宙,就是一個大磁場,任何局部的或各別的物體的存在,都不能脫離整體的系統,這在大環境中,它的方向原是不能夠改變的,可只要加上不同的因素,便會發生小小的改變。局部的變化,如果持續不斷,慢慢地也可能形成整體方向的改變。

  修行者由于各人心力的調整,能夠使得在其心力所及範圍之內的磁波和電波受到影響,因而改變原來的關系位置,便可能産生他們心中所想像、要求的現象。心力越強的人,影響的範圍越廣,持續的時間越長,産生變化的功能越多,這就是神足通的力量。但還無人能夠以其個人的心力,改變人類的命運和宇宙的自然規律。

  至于天眼通和宿命通,就和光、氣有關。所謂宿命通,是能知過去,如果能夠使得自己離開地球越遠,所見地球發生的事物現象,其時光也倒退越久,這是通過光速來看地球。在距離地球叁千光年之外的地方,現在看到的就是叁千光年以前地球所發生的一切故事。當然,擁有宿命通的人,不必用肉眼,而是用心靈力或感應力,他的敏感度非常人的推理想像所能及。所以,不必真要退到遠距離的地方來看過去曆史上的現狀。

  由于光、影錯綜複雜、變化多端,神通力差的人,不僅看不到非常久遠,即使最近的事,也不會看得清皙,只能見其大端,而且影像模糊,唯有諸佛及諸大菩薩,神力無限,方能觀照久遠且一目了然。又所謂氣,是物質現象所産生的動力,氣是無色、無臭,但有實質的能量,只要曾經發生過的現象,即有軌迹可循,更可以倒退追蹤,所以,宿命通不一定是通過光速距離,此僅藉光速和光年的距離來說明時間例流的原理。

  天眼通知未來,也是由于各人所造業力的含蓄所成的種子型態。其種因越強,産生結果的可能越大,前瞻的可能性也越遠。這等于從一粒種子看到一棟大樹,從一個原子,預見其産生原子能的結果一樣。

  但是佛法不離因緣的理論,因緣的變化,決定于全體環境的每一個單元,只要任一單元發生變化,未來的整體發展就會跟預期的結果不同。所以,佛雖見衆生未來都能成佛,卻不能爲每一衆生授記。如果尚未親見法性,乃至信心尚未成就,佛□也無法爲他預做成佛的記□。所謂記□就是預告某一衆生,在經過多少時間,供養、親近多少尊佛之後,一定成佛。譬如釋迦世尊,在未見燃燈佛之前,未曾受到任何佛的授記,長期修行到了燃燈佛的時代,他才被預告成佛的時間。凡夫沈淪生死苦海,頭出頭沒,如處長夜,無有盡期,佛雖有天眼明而無法爲他們授記;如果未入忍位,心向未定,每個人的因緣際遇,佛也無法掌握。

  因此,雖可以物理現象說明若幹神秘效果,但也不可迷信科學萬能。因爲科學所知的範圍,永遠是有限的;佛法的修行及其所産生的功能,是無限的。佛的福德無限,智慧無限,若試著用人類現前僅有的科學知識所見的的物理現象,來說明、推測佛菩薩的智慧力和神通力,那就等于以蠡測海、以管窺天。然我們不妨以科學的所知,來方便達成說明大修行者的神秘現象。不過,這是只爲了沒有內證經驗和神秘經驗的人做些粗淺的解釋,卻不可認爲科學就真的能夠達成說明的目的,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今有若幹小有神異經驗的人士,以科學名詞,以及尖端科學的理論和發現,來解釋佛經的名詞,探討佛的所見所證。如果說這是一時的方便運用,當然可以;如說那就是佛菩薩的境界,則期期以爲不可。

  解釋佛學,最正確、最安全的,還是以經解經,以佛法解釋佛法;否則,不是牽強附會,便是杜撰臆說。有人以他們的第六感所見,假藉科學名詞來說明佛學上的神異現象,當然也不正確。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諸佛以及諸大菩薩的經驗世界,非凡夫所能捉摸,又豈能以小小的神異經驗所見,和對區區物理現象的所知,就能來說明諸佛菩薩高妙的神通境界。

  □應該用科學觀點解釋佛法嗎?

  所謂科學,不外是用分析、歸納的推理方式來觀察、解釋自然的現象,從理論而言,是屬于邏輯的範圍;從實用而言,是有系統的組織。能夠言之成理,屬于邏輯的科學;能有實際的功用,則是經驗的科學。

  不過,邏輯的理論科學不一定能夠發展成爲實用科學,雖然它是實用科學的基礎,卻必須通過實驗而證明其爲可用、可行,才能真正有益于人。因此,科學的昌明,日新月異,經常以新的理念,否定舊的觀點;以新的實驗,攻擊舊的成果,可見它並非最高、最後的真理。

  而且,科學中所能夠討論的已知和將知的範圍,非常有限,使得即使是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也不得不訴求于不可知的上帝或神的啓示,爲最高的科學原理,這正是學者們所見的──科學之母是哲學,哲學之母是宗教,宗教才是宇宙的根源、人生的大本。用哲學討論宗教,已有所不及,何況用科學來探究宗教的奧密。正如梁啓超先生所說,佛教非宗教、非哲學、非科學。我們也可以說,佛教涵蓋宗教、哲學和科學,但它不即是宗教、哲學與科學;它不反對宗教、哲學與科學,卻非宗教、哲學與科學範圍所能窮其實際。

  今天有人主張在科學文明的時代,應該以科學的角度來介紹佛法,這當然是好事,以科學的知識說明佛法的理論,使得已經信賴科學的人來接受佛法,這無可厚非。不過科學屬于自然知識的範圍,它只能說明自然現象的千萬億分之一。…

《學佛群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