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甚深智力領悟法義。即經上所說:「善如世谛勝義谛,相谛差別成立谛,事谛主盡及道谛,乃至如來無礙谛,如是觀谛雖微妙,未得無礙勝解脫,以此能生大功德,是故超出世智慧。」
11、六地菩薩深悟一切法平等之理,空解脫門現前
大地菩薩名爲現前地,現前的意思便是指空解脫門現在前、無相解脫門現在前、無願解脫門現在前。當叁解脫門現在前,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現前,無障礙的光明智慧成就的意思。而要如何才能修得叁解脫門——般若波羅蜜現前呢?依經上說:此地菩薩以前五地所修集的平等、清淨的方便智力,深入思惟觀察出「一切法因無相故平等,因無體故平等,因無生故平等,因無滅故平等,因本來清淨故平等,因無戲論故平等,因無取舍故平等,因寂靜故平等,因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因有無不二故平等。」當菩薩行者以修證的平等、清淨方便智慧,觀照出一切法平等不二時,便證入第六現前地,獲得明利隨順忍(柔順法忍)——能夠運用其修證的光明銳利的智慧,觀照、隨順諸法平等不二的實相而不違背,仍末獲證無生法忍。亦即經中頌文所說:「菩薩圓滿五地已,觀法無相亦無性,無生無滅本清淨,無有戲論無取舍,體相寂滅如幻等,有無不二離分別,隨順法性如是觀,此智得成入六地。」也就是說六地菩薩已經「了悟因緣所生法,無作無受無真實,如幻如夢如光影」的真理。當此地菩薩深悟叁界所有唯是緣起幻有,緣起幻有即是唯心所現,緣起幻有、十二因緣皆依一心而立的道理時,便當下契入了空性解脫門,能入滅盡定中。雖然體證空理,但是仍然不舍大悲願心救拔衆生。就在此地菩薩體證性空真谛的同時,叁解脫門、無障礙的光明智慧便如實現前了。亦即經中頌文所說:「如是普觀緣起行,無作無受無真實;如幻如夢如光影……如是觀察入于空,知緣性離得無相;了其虛妄無所願,唯除慈愍爲衆生。空叁昧門具百千,無相無願亦複然;般若順忍皆增上,定慧均等現在前。」
12、七地菩薩證入滅盡定中
七地菩薩在其所修集的廣大甚深的空性證境中,又獲得了十種不可思議的方便智慧。以此十種殊勝的方便智慧,能入無量衆生界,人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並且在行住坐臥,乃至睡眠之中,都保持著光明覺照,沒有絲毫煩惱妄念。因爲此地菩薩精進修行到了極致,已經獲得最極殊勝的方便智慧的自在力用,因此在念念之中,經常能夠具足十波羅蜜、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總持法(法總持、義總持、咒總持、忍總持)、叁十七助道品、叁解脫門,乃至一切菩提分法……。
經上又強調說:菩薩在諸地修行的過程中,「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七地菩薩就是具足成就了大願力、方便智慧,所以能夠以自在的方便智力,舍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證入第八地無功用行中。在七地以前,名爲末超煩惱行;而契入七地之中,不名有煩惱晉,不名無煩惱者。爲何如此說呢?因爲一切煩惱不現行的緣故,不名爲有煩惱者。又因爲追求如來智慧,尚未圓滿的緣故,不名爲無煩惱者。此地菩薩因爲已經從甚深廣大的空性證境中獲得最極殊勝的自在方便智慧力用,以此不可思議的自在方便智力,便能在念念之中入于滅盡定中,念念中又從滅定中而起。雖行于實際,心心寂滅,但因大願力攝持的緣故,而不證滅。因爲能念念出入滅盡定中,自然清除了宿世以來無量身口意所造作的染汙業行,令身口意業融入無相、清淨的修行中,止息任何染汙煩惱生起,于是親證了無生法忍光明。
經中又稱揚此地菩薩說:「此地菩薩,于叁千大千世界,能夠運用其修證的方便智慧,做爲廣大衆生光明智慧的指引之師。除了佛及八地以上的菩薩,其余菩薩的深心妙行,沒有一個能夠與他相比。」「此地菩薩所修證的廣大禅定神通解脫,雖然念念皆得現前,亦證無生法忍,然而是靠自力、有功用行所成,非如八地已進入無功用行當中,較得成就。」
13、八地菩薩得證無生法忍,繼續修學諸佛法身智慧
經上說:「當七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爲深行菩薩。」「菩薩住不動地時,身口意業,念務皆息,寂滅現前,解脫智慧成就,棄舍一切有爲有相的加功用行,完全進入無爲無相的證量之中。無漏果報法徹底成就,(住于報行)。」這個時候,因此地菩薩本願力的緣故,諸佛親自現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加被他,令其繼續修學諸佛法身智慧,續佛慧命,引導他前進說:「……你現在雖然得到了寂滅解脫,但是無盡的凡夫衆生,依舊在生死苦海中打滾,你應當憶念你過去所發濟度衆生同入不可思議智慧解脫之門的大悲誓願,不應該就此入于究竟涅槃。而且此寂滅無分別之法,一切二乘聖者亦能得證。諸佛不以得證此法而稱爲如來,諸佛之所以稱爲佛者,乃是因佛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無量清淨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聲音……,你只不過得證此一法光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而佛所證得的甚深無礙智慧、諸法光明的實相,乃是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你均尚未證入,你應當起智觀察,十力無量國土、無量衆生、無量法,有種種差別,不是你現在的證覺智慧所能契入的……。」
當諸佛以法身化導此菩薩後,八地菩薩便先以一身起行,精進修學諸佛法身智慧,于是獲證了諸佛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又以所修集的殊勝智慧力用,往返無量世界受土、淨化無量佛國、教化無量衆生、供養無量諸佛、證入無量法門、具足無量神通……,又以所修證的大方便善巧智慧,如實而知世間無量成壞相、地水火風無量差別相、世界微塵無量差別相、衆生無量差別相、欲界色界無色界無量差別相……。又于一叁千大千世界中,隨衆生身,信解種種差別相;並以不可思議的智光力用,普于一切佛國衆會之中示現種種應機受生之相。
當菩薩成就了如上無量不可思議的智慧、通力時,便能于一念中分身一佛剎中,其身不動,乃至于不可說佛剎衆會中皆現其身而心不動。因而成就了十種自在:一、命自在,二、心自在,叁、財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願自在,七、解自在,八、如意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當獲得此十種自在時,便能以衆生身作自身、以國土身作自身、以業報身作自身、以自身作衆生身……。當成就如是自在智身已,即能入佛境界,佛境現前,常爲諸佛所護念……,示現無量差別身相,于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叁昧自在……,于無量國土,示修菩薩行;入無礙法界,無量大乘法會之中,放大光明,隨有可化衆生,應機教化。
因爲此地菩薩獲證不退轉法身的緣故,所以稱爲不動地。以此不退轉法身的甚深叁昧力用,常常能夠現見無量諸佛,隨時承事供養。又以不退轉法身所證的大智光明法力,普滅衆生一切煩惱黑暗,開啓衆生無窮智慧寶藏。又放法身叁昧光明,遍照百萬不可說微塵數世界,令有緣的衆生見到菩薩的叁昧光明,都能夠啓發宿慧善根,滅除煩惱火焰,得到清涼智慧……。
14、九地菩薩獲得諸佛無盡善巧智慧
經上說,當八地菩薩進一步「普入如來秘密處,總持叁昧皆自在,獲大神通入衆剎,力智無量不共法,隨諸佛轉大*輪,不舍大悲本願,利益衆生之時,便能契入九地之中。」九地菩薩因爲得證如來秘密法藏,能以無量的善巧智慧,如實了知善不法、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又能以無窮甚深的智慧力用,如實了知衆生心種種差別、衆生心種種相、諸煩惱種種相、諸業種種相、衆生根上中下相、衆生理解力上中下相……,受生種種相、習氣種種相、衆生正定、邪定、不定相……。因能以無盡的善巧智慧,隨順了知如是無量世界中衆生的種種差別行相,依其根性需要而教化調伏之,所以稱此地菩薩爲善慧地。
菩薩在此地中,因爲所修智慧較前諸地更爲殊勝,隨時能以不可思議的善巧智慧隨衆坐種種煩惱習氣而爲說法對治,成爲廣度無邊衆生的大法師,具足法師的圓滿德行。又能受持、守護諸佛所說的一切法藏,以菩薩言辭,四無礙辯才而宣揚諸佛法藏。又獲證無量陀羅尼門,以無盡善巧的音聲辯才法門而爲衆生演說無量佛法。又以廣大神通力,到無量佛所,在一一佛前,均以所修證的無盡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持不忘,再以無量差別義門,而爲衆生解說。
當此地菩薩初見佛時,在頭面禮佛之際,便于佛的智光加被下獲得了無量法門。如果此地菩薩想要用一種音聲爲大衆說法,一切衆生都能夠解悟法義。如果想要用種種聲音,爲衆生說法,一切衆生都能夠獲得開悟。如果想要放大光明,演說法門,便隨菩薩心念即時放大光明,于光明中演說種種佛法……。如果想要在不可說的無量世界中之地水火風聚集的所有微塵的一一微塵中演說佛法,即滿菩薩所願,隨其心念示現其中而爲衆生說法……。又能于一念中隨衆生有所欲求深入一一不可說世界中依其根性、需求而爲衆生解惑、開示。雖然此地菩薩的福慧已近圓滿境界,但是仍然晝夜不息的專精修行——「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證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叁昧之中,恒見諸佛,未曾舍離……。並于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皆能恭敬尊重,承事供養。又放諸佛面前,請問種種疑難,獲得說法陀羅尼門,永不忘失諸佛所說每一句法要。」
15、十地菩薩得證諸佛最後無上禅定,大放光明
十地菩薩證入諸佛甚深境界,具足諸佛十力不共法,忝爲佛數之中,得證諸佛最後無上叁昧,名爲菩薩離垢叁昧。此叁昧現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生,乃是出世善根最後圓滿所顯現的。此大寶蓮華,爲無始以來無量清淨…
《淨土探究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