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佛贊揚阿彌陀佛名號的遠因

  諸佛贊揚阿彌陀佛名號的遠因

  1、阿彌陀佛名號授記因緣

  阿彌陀佛是近劫成佛已經十劫的現在佛。阿彌陀佛名號受到十方諸佛贊歎的遠因,自當追溯到阿彌陀佛名號最初授記、形成的因素。

  除了『無量壽經』,在『悲華經』及』大乘悲分陀利經』中對阿彌陀佛名號授記的因緣也有詳細說明。

  經上說:「阿彌陀佛在久遠劫以前,曾經在一尊寶藏佛出世期間,出生爲轉輪聖王,名叫離诤。離诤王于那一世中,因海濟婆羅門(觀音前身)的開導,而發出無數莊嚴淨土的成佛大願。就在那一世受生中,寶藏如來爲其預記未來成佛的世界及成佛名號。」

  依以上經典所述,阿彌陀佛成佛的極樂世界,在尚未顯現前,曾經有無數淨土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的空間出現。當阿彌陀佛成佛時,原有的淨土世界,才依阿彌陀佛本願度生因緣,轉名爲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念佛者應當認識、注意的重要問題。

  萬法不離因緣法,離開因緣法,便見不到佛法的根本宗義,尤其在現在學說雜陳的今天,更應當以因緣法來認識淨土,以因緣法來證明淨土世界的存在。現在就依經典所載,扼要加以說明阿彌陀佛最初授記的因緣。

  「當時寶藏佛開示離诤王說:「在過去不可思議的無量劫前,從西方經過百千億個佛土,有一個世界名字叫做帝無塵,佛號帝明自在王如來。帝明自在王佛住世期間,純爲本國衆生開示一乘法義……。那個世界的功德莊嚴,正有如大王現在成佛所願。因此現在便依大王本願度生因緣,爲大王預記成佛的名號,叫做無量淨(即阿彌陀佛成佛名號)。

  大王!帝明自在王佛涅槃後,正法住世十小劫。正法滅後,經過六十小劫,帝無塵世界轉名爲彌樓光世界,形成另一尊叫做不可思議德王佛出世教化衆生的另一層次本願度生因緣的世界。德王佛涅槃後,正法住世六十小劫。正法滅後,經過一千小劫,彌樓光世界轉名爲無樂世界,有寶光明佛出世說法。寶光明佛涅槃後,無樂世界轉名爲娑羅世界,有寶幢自在明佛出世說法。

  寶幢自在明佛涅槃後,又有無量無數的諸佛相繼依本願度生因緣出世說法,形成無量無盡淨土世界的轉變因緣。在無量無數諸佛相繼出世、涅槃期間,那個不可思議的淨土世界,一直不斷地依諸佛本願度生因緣而轉變而形成不可思議的無量不同層次的淨土世界。沒有消滅過,也不可預知它什麼時候開始形成(彼世界未曾失敗)。

  就在無量諸佛涅槃後,經過大約一個恒河沙數的阿僧祇劫時,今入第二個恒河沙數阿僧祇劫期間,那個不斷隨諸佛本願度生因緣生滅轉換的不可思議的淨土世界,轉名爲安樂世界(極樂淨土),你無量淨,當在那時成就無上佛果,佛名阿彌陀如來。依你圓滿成就的智光,遍照十方恒河沙世界,接引無量與你有緣的淨意衆生,往生淨土。佛國莊嚴情形,就像前面所說的帝無塵世界一樣。」

  2、阿彌陀佛名聲爲何遍布十方世界?

  離诤王(即彌陀)被寶藏佛授記後,更加積極修持成佛之法。就因阿彌陀佛在積極修行期間,往返十方世界廣度衆生,而使阿彌陀佛名聲,遍布十方世界。當其如諸佛一樣圓滿獲證佛果位上十力、四無所畏、四十不共法時,佛智光明便普照十方世界,接引有緣衆生,往生淨土。這也是阿彌陀佛名號爲什麼受到諸佛稱贊與歌頌的原因之一。

  就如『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二說:「諸佛有四十不共法,乃是積聚無量智慧、功德所成。諸佛因成熟此四十不共法,所以稱佛爲一切智人。諸佛以此四十不共法,廣度無量衆生脫離生死煩惱之苦,因而受到十方衆生的感恩、贊歎,歌功頌德,致使諸佛名聲廣布十方世界。」

  而阿彌陀佛是如何像諸佛一樣修成此四十不共法呢?

  卷十一說:「諸佛于無數大劫,安住四功德處,深行六波羅蜜,善能具足菩薩一切所行諸法,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之力,不共一切衆生果報故。因此當諸佛成佛時,果報亦不共,總括來說,即成就此四十不共叁乘無上功德之法。」

  『涅槃經』卷十六進一歩解釋說:「善男子,爲什麼稱(阿彌陀佛)佛爲如來、應供、正遍知……乃至婆伽婆等十種名號?爲什麼諸佛的這十種名號,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廣大的聲譽呢?應當知道,一個發大心、行大願的大菩薩,在過去無數阿僧祇劫修行以來,經常爲了勸化衆生修學布施之道,而以身作則,講解、力行無數布施之法。

  爲了勸化衆生了悟縱欲之害,超脫欲海,而以身作則,持戒禁欲,廣釋欲苦之義。

  爲了勸化衆生忍辱養德,而以身作則,忍辱負重,難忍能忍。

  爲了勸化衆生精進向佛,而自利化他,不遺余力。爲了勸化衆生修學禅定,而以身作則,日夜禅思,廣釋禅坐之法。

  爲了勸化衆生,求佛智慧,而閱經、弘法,導人以智……。

  如此經過了無量無邊的劫數,積聚了無量無數的功德智慧,而成就了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無量修心之法。因爲四無量心圓滿成就,而超出聲聞、緣覺、菩薩修行境界,獲證佛果位上的十力不共法、四無所畏不共法……,乃至(四十不共法)。由此因緣,所以諸佛于十方世界受到廣大的名稱,十號成就,爲十方衆生所稱頌。」

  『無量壽經』中也說明一個大菩薩行者,因于十方世界廣度衆生,致使名聞無量世界,如經文說:「此諸菩薩……,于無數佛土,成等正覺。一切經典,究暢要妙,名稱普至,導禦十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如是菩薩無量大士,不可稱許,一時來會。」

  阿彌陀佛就是在寶藏佛所,授記成佛後,將過去已經在諸佛面前開發的成佛大願,加重宣誓、彙聚起來,又不斷在未來諸佛面前,加重、完成成佛的誓願,經過無量劫數的精進修行,不但「自行六波羅蜜,亦教人令行,因無央數劫積功累德,致使隨生所處,依其欲意所示,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衆生,住于無上正真之道。當其過去行菩薩道時,或者投生爲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者投生爲剎利國軍轉輪聖帝,或者化生爲欲界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說……。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香,諸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人天,于一切法而得自在……。」(見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便是以此無盡的利生行願,修成了佛果位上十力不共法、四無所畏不共法,乃至四十不共法。以此十力、四無所畏等不共法所彙聚成的功德聖號,廣度人天出離苦海,致使名聲遍布諸佛世界,爲十方衆生及諸佛所稱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