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佛稱揚佛名的原因

  諸佛稱揚佛名的原因

  1.諸佛贊揚具有何種德行的菩薩?

  2.菩薩如何修持般若波羅蜜才能不斷佛種、饒益有情?

  3.菩薩未獲深證亦受諸佛稱名贊歎

  4.諸佛爲何稱揚未證無生法忍的菩薩?

  5.諸佛稱揚菩薩修學甚深般若最重要的原因

  6諸佛贊揚在淨土成佛的菩薩

  7.結論

  肆、彌陀成佛大願論述

  一、諸佛稱名願

  法藏比丘說:「當我成佛的時候,如果十方世界的無量諸佛不稱贊我成佛的功德聖號的話,我便不能圓滿成就佛道。」

  爲什麼十方諸佛會稱贊彌陀的功德聖號(諸佛的果德之名)?這要追溯到彌陀(每一尊佛)因地行菩薩道時的修行曆程。

  (一)諸佛稱揚佛名的原因

  1諸佛稱揚具有何種德行的菩薩?

  依『大般若經』卷四五七說,諸佛稱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如經文說:「若是菩薩摩诃薩成就二法,一切惡魔不能障礙,不能令其不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證無上正等菩提。雲何爲二?一、觀諸法皆畢竟空,二、不舍一切有情……。若菩薩摩诃薩能成就此二法,即是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義,便爲現在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中的諸如來,在大衆中說正法時,自然歡喜稱揚、贊歎是菩薩摩诃薩名字、種姓及諸功德,所謂諸功德,即是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功德。

  善現當知,我不僅在爲衆生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于大衆前自然歡喜稱揚、贊揚寶幢菩薩摩诃薩、頂髻菩薩摩诃薩等諸菩薩摩诃薩,亦歡喜贊歎其余現在正于東方不動佛的淨土世界,修持清淨梵行,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的諸菩薩摩诃薩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我歡喜贊歎他們所修持的什麼功德?亦是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功德。

  現在于東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裏的一切如來,正在爲衆生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于彼淨土中,亦有無數大菩薩在修持清淨梵行,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東方無量世界的諸如來,亦各各于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彼世界中淨修梵行的菩薩摩诃薩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所謂諸功德,當然亦是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功德。

  並且現在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裏的一切如來,正在爲衆生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于彼淨土中,亦有無數大菩薩在修持清淨梵行,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彼諸如來亦各各于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在彼世界中淨修梵行的菩薩摩诃薩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所謂諸功德,當然亦是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功德。

  善現當知,只要菩薩行者從初發心起,就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便能逐漸圓滿大菩提道,逐漸圓滿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得證佛的一切種智,必爲十方諸佛世界裏的一切如來在說正法,于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此菩薩摩诃薩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所謂諸功德,即是修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功德。爲何諸佛贊揚修持般若波羅蜜多的大菩薩呢?善現,當知此菩薩摩诃薩能夠做到凡夫衆生所做不到的事情,就是,不斷佛種、饒益有情。」

  同理可知,阿彌陀佛現在亦于西方極樂世界,爲一切菩薩聖衆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西方淨土若有菩薩摩诃薩聽佛說法,淨修梵行,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微妙功德,亦爲十方諸佛各在其度化世界,于法會大衆中,自然歡喜贊揚、贊歎極樂淨土大菩薩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

  進一步說,現在娑婆世界內,若有佛弟子,從初發心起就修學清淨梵行,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一定能在未來行菩薩道的曆程間,漸次圓滿大菩提道,漸次圓滿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得證佛的一切種智,亦必爲十方無量世界的諸佛在爲衆生說法時,于法會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此菩薩行者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

  爲何諸佛如此贊揚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行者呢?因爲這位菩薩能夠在廣遠的利生道上,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續佛慧命,佛種不斷……(什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個問題將在後續「般若願」及「六度圓滿願」中有詳細說明)。

  2、菩薩如何修持般若波羅蜜才能不斷佛種、饒益有情?

  而菩薩如何成就甚深般若波羅蜜的修持,才能做到「不斷佛種、饒益有情」的崇高理想呢?

  如『大般若經』卷四八七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大智慧果,由菩薩修持六度波羅蜜圓滿而獲得。當菩薩六度波羅蜜齊修,進入一度具諸度,度度圓融無礙而修的程度時,即契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微妙功德中,爲十方諸佛稱名贊歎。(大智度論)

  3、菩薩未獲深證亦受諸佛稱名贊歎

  諸佛不僅贊譽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成就,獲得等覺階位的大菩薩。當菩薩未受佛記、未證無生法忍而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或者得證不退轉位後,亦爲十方諸佛在說正法時,于大衆面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菩薩的名字、種姓及諸功德。

  如經文說:「複有菩薩摩诃薩雖未遇佛受記而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亦爲如來在說正法時,于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其名字、種姓及諸功德。當時善現便請問佛說:世尊現在所贊歎的是那一位菩薩?

  佛陀回答善現說:過去久遠劫前,有一位菩薩行者,追隨不動佛在因地尚爲菩薩時所行而學,現在已經安住在不退轉地,這位大菩薩如今爲諸佛于十方世界說正法時,在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其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

  過去又有一爲菩薩行者,追隨寶幢菩薩摩诃薩、頂髻菩薩摩诃薩等所行而學,此菩薩行者現在雖然尚未授記,但是因爲勤苦、精進的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爲十方如來在說正法時,于大衆面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他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

  善現,又有一類菩薩行者,認真行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並且于一切法無生性的義理,深入信解,但是尚未證得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真谛,雖然深入信解,但是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畢竟空姓的道理,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皆寂靜性的真理,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皆遠離的義理,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

  又有菩薩,于一切法皆虛妄的真義,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皆是空性的道理,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無所有性的實義,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不自在性的真谛,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又有菩薩,于一切法不堅實性的意義,雖然深入信解,然而亦尚未得證無生法忍。

  善現,以上所說的尚未親證無生法忍的菩薩,亦爲現在十方如來在說正法時,于大衆面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他們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

  4.諸佛爲何稱揚未證無生法忍的菩薩?

  爲什麼菩薩未得證不退轉位,未獲證無生法忍,亦受到諸佛稱名贊歎呢?

  因爲「若是這位菩薩行者在諸佛于十方世界宣說正法時,于大衆面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他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這位菩薩必定超越諸聲聞、緣覺二乘果地,未來一定獲證無上佛道之果。

  善現,如果這位菩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爲諸如來在說正法時,于大衆前,自然歡喜贊揚、贊歎他的名字、種姓及其所修諸功德,此菩薩必當安住不退轉地,住是地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無論任何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聽聞般若波羅蜜多之法,生出深切的淨信之誠,未來必當轉生東方世界中,于不動佛前及諸菩薩聖衆前,廣聞般若波羅蜜多,並于般若甚深義理,深生信解;信解之心堅固不動已,必當得證不退轉地,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換句話說,任何的佛弟子在今生只要將聽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生出的淨信深心-與般若空性相應,回向淨土,亦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獲得上品蓮位,亦必于彌陀前及淨土諸大菩薩前,廣聞般若波羅蜜多,善解義理,得住不退轉地,疾證無上佛果。

  由此可知,諸佛爲何贊譽未得證不退轉位的菩薩,乃是因爲這些菩薩行者,對般若波羅蜜的信心堅固,智慧超越二乘行者,未來必得往生淨土世界,親近諸佛,聽佛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深解義趣,解行並進,六度齊修,得證無生法忍,住不退轉位,續佛慧命,令佛種不斷,故受到諸佛的稱名、贊歎!

  5.諸佛稱揚菩薩修學甚深般若最重要的原因

  而諸佛贊揚大菩薩行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爲大菩薩行者將甚深般若的行持力量,在深入開發自心淨土成就的同時,進一步回向、開拓緣起淨土、莊嚴緣起淨土的顯相與完成。

  如『大般若經』卷四八七說:「菩薩發大悲心,行四無量心定及修一切法,並將所修功德,回施有情,普願與一切衆生,共修佛道、同證佛果。因爲菩薩行者完成以上所說的方便善巧的功德力,並且普爲利樂一切有情衆生,而發大乘心,行菩薩道修一切法,所以轉稱爲摩诃薩。

  舍利子,這些廣爲利樂有情發出大乘心行菩提道的諸大菩薩,普遍受到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裏一切如來在大中說法時,歡喜贊歎他們的德行說:現在于某方、某世界中,有某名菩薩摩诃薩,普爲利樂一切有情,發大乘心,修持無上定慧,已經獲得漏盡神通,往返十方世界,成熟有情,嚴淨佛土,遊戲神通,所應作已作;諸佛稱揚菩薩之法音,輾轉遍至十方世界,當他方世界的人、天等衆聽到諸佛所贊譽的法音,皆大歡喜,均互相傳頌說:此大菩薩不久、必當得證所求無上菩提之果,能令無量有情,皆獲得廣大的利益和安樂。」

  6.諸佛贊揚在淨土成佛的菩薩

  而當大菩薩行者,廣修嚴淨佛土、成熟有情的一切功德圓滿時,便于淨土世界中成佛,完成了菩薩學佛、成佛的理想。而蒙受十方諸佛用無上法義究竟的稱贊。

  如『大般若經』卷四七七說:「當菩薩摩诃薩衆于淨土成佛時,常不聞有畜生、鬼神、地獄叁種惡趣,亦不聞有諸惡見趣(造惡多端,知見不正之人),亦不聞有貪瞋癡,亦不聞有男女形相,亦不聞有聲聞、緣覺二乘行者(指純菩薩淨土),亦不聞有苦、無常等不可意事,亦不聞有攝受資具,亦不聞有安立有情果位差別(依勝義帝說)。

  但聞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無性等聲,謂隨有情所樂差別,于樹林等內外物中,常有微風互相沖擊,發起種種微妙聲音,彼音聲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願,無願故無生,無生故無滅,是故諸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界、法爾常在,謂一切法無性、空等。彼佛土中諸有情類,若晝、若夜,若行、若立,若坐、若臥,常聞如是妙法音聲。

  善現當知,是諸菩薩摩诃薩衆,各住所居嚴淨佛土,證得無上正等覺時,十方如來應正等覺皆共稱贊彼彼佛名,若諸有情得聞如是諸佛名者,定于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7.結論

  由以上經文得知,菩薩由行般若波羅蜜多的因行開始,直至與有緣衆生共同開創、莊嚴緣起淨土的功德尚未圓滿的自利、利他的修持期間,一直受到諸佛的護佑、稱名、贊歎。最後成就佛果,在其淨土世界成佛時,不僅十方諸佛皆共稱揚其名,贊揚其德,而且十方世界的一切衆生,若是聽聞到如來贊譽的諸佛名,稱念佛名,回向淨土,願生淨土,臨終必得往生淨土,在淨土中,淨修梵行,皆得于無上菩提得不退轉。

  並且流傳在娑婆世界的大乘經典中,特別受到諸如來稱揚、贊歎的「佛名」,就是阿彌陀佛,並不是阿彌陀佛成佛的定慧與果德比其他諸佛殊勝,彌陀實與諸佛一樣,在因地修行時經過六度波羅蜜每一度的精勤修學,而由一度融通諸度,度度齊修、圓融無礙的學習後,進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證中,開發自心淨土的完成與拓展緣起淨土的實現,具足佛的大悲願與大智慧,而在淨土世界成佛時,受到諸佛的稱名、贊歎,勸導十方衆生,稱念彌陀聖名,求生淨土。因此而有彌陀成佛大願中,第十七—「諸佛稱名願」的形成與實現。

  恭閱大乘經典,確實在諸多經藏中,提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加以贊揚、稱頌,勸人往生。如最流通的阿彌陀經中,就提到有東、西、南、北、上、下等六方諸佛,于十方世界出大法音,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力量,勸人往生。爲什麼十方諸佛同聲稱贊阿彌陀佛的功德聖號,勸人往生呢?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從「諸佛盡贊彌陀勸生西方的主因」探討起,以下就來說明這個問題。

  

  

《諸佛稱揚佛名的原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