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重點介紹
3.注意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念佛」的正知見
當知「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念佛」是有其上述所說「啓發諸心」做基礎的。也就是說,「七日念佛」的修因,是建立在對「極樂世界」有正確認識與有堅固信心、毫 不疑惑在多度、複度無窮無盡的宇宙虛空中,有緣起的淨土世界存在的基礎上,而對極樂世界生起向往、求生的信願。依《阿彌陀經》義說,念佛者要對「極樂世界」有以 下數點所說的正知見﹙發菩提心﹚引導念佛,才有資格被經文中稱爲「依經奉行、七日念佛」的「善男子、善女人」。
如依《阿彌陀經》說:
(1)極樂世界現在有佛正在那個世界出世說法,爲了見佛、親近佛,聽佛說法,所以要求生極樂世界。
(2)極樂世界自然環境殊勝、祥和、莊嚴,不會有天災、人禍現前,適合長時間安穩修行,所以要求生淨土。
(3)在極樂世界裏,于定慧修持到一定的程度,便可以仰仗佛力攝持,經常供養十方世界的佛菩薩,聽聞十方諸佛說法,增長佛道智慧及供佛福德善根,所以要求生淨土。
(4)在極樂世界裏,可以安穩地修學解脫道的法義──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叁十七助道品,而沒有似娑婆世界的各種障道因緣﹙如外道、相似佛法
﹚,所以要求生淨土。
(5)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不會再造作叁惡道的業因,不用擔心會再失去人身,墮落叁惡道去,就是在淨土留學出來,未來乘願度衆生時,也不會再墮落叁惡道,所以要求生淨土。
(6)極樂世界的自然環境,在佛力攝持下,皆會演說大乘妙法,幫助行者日日思惟如何修學佛、法、僧叁寶的深入修證意義,而沒有任何外道知見、外道因緣幹擾,所以要求生淨土。
(7)在極樂世界裏,日日蒙受佛光普照,因爲佛光照身,自然不起煩惱,唯有生出修習佛道智慧的向學之心,所以要求生淨土。
(8)在極樂世界裏,壽命無量無邊,自然延續對各種法門的體悟、修學因緣,所以要求生淨土。
(9)在極樂世界一定會沒有障礙的了脫生死,繼續朝向大菩薩利他果位前進-于十方世界乘願度衆生而不退轉,所以要求生淨土。
(10)在極樂世界有無數聲聞聖衆、菩薩聖衆做爲行者的「善知識」,因爲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對行者「修行有大助益」,當然要求生淨土。
(11)極樂世界的所有天人衆生,皆是不斷熏習「深厚善根、福德資糧」的「大道心修行者」,爲了去淨土種下聽聞淨土 聖衆說法,如何修持定慧的善根因緣,爲了去淨土種下與淨土菩薩聖衆、天人衆生共修佛法的善根因緣,爲了去淨土蒙受佛光照身、請法、修行不退的善根、福德因 緣,爲了蒙受臨終蒙佛及比丘聖衆接引的善根、福德因緣,當然要依《阿彌陀經》所說,依經思義:種下與淨土世界共業因緣相應的善根、福緣因緣-發菩提心精進念佛,求生淨土。
念佛者有了以上所說「十一點」求生淨土的正知見﹙發菩提心﹚引導念佛,才符合「阿彌陀經」所說的「依經義奉行」的善男 子、善女人,才能接續經文所說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 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淨行者因爲具備以上所說「十一點」爲何求生極樂世界的正知見,對淨土世界有堅定的信願,堅固的「正知見」,以此「淨 土正見修因」──發菩提心,執持名號,念佛成就,一心不亂,才是真正符合《阿彌陀經》所說「七日念佛」的正確修行意義。因爲有了以上所說「十一點」對求生淨土正知 見的慎、思、明、辨,與聞法、思法、辨法、悟法-實踐「阿彌陀經」上所說「求生淨土法義」的過程,這才是奠定「七日念佛」成就的修因所在。否則一邊念佛,一 邊不明爲何求生淨土根本目的何在,沒有求生淨土正知見引導念佛,能夠有「念佛正念」成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