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前一章說明追求五欲當中的“名”,是有損無益的。本章說明財與色,對我們的法身慧命,傷害更大。雖然,五欲中的食與睡,沒有談到,只列舉這叁種,其實已經把它也包括在裏面了。
“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釋迦牟尼佛講:財,就是金錢;色,指女色。錢財和色欲,一般人往往戀之不舍,時時刻刻念念不忘,舍不得放下,爲什麼呢?因爲我們人生一切所需要的,都缺少不了金錢;而色欲,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因此儒家說:“食色,性也。”本性就具備了色欲這一種沖動的力量,一般的常人,是很難把它舍棄的。
“譬如刀刃有蜜”,財和色,一般人只感覺它非常的好,卻不知道它的危險性。現在,說一個譬喻,好像一把刀,刀口很鋒利,稍微碰一下就會把皮膚割傷,流血了。要是在刀口(刀刃),抹了一點蜂蜜,是非常甜的。但是,“不足一餐之美”,這蜂蜜只有一點點,抵不上一頓飯給我們享受的。而“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沒有智慧、無知的小孩子,爲了貪吃甜的,就用舌頭把它舔一舔,結果,舌頭被刀口割破了。同樣的道理,財和色對我們這些無明衆生,也有這樣的危險性,我們追求財色,得到了一點點,就希望求得更多,總是沒有止境地追逐,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也因此不斷地造業受報,在六道中生死輪回不息,沒有辦法解脫。
這一章是佛接著空名不可求,而後再教誡我們,不論是出家,或者在家的佛弟子,對于財色應當要看淡,要能夠放下,否則的話,等于是舔刀口的蜂蜜一樣,會把舌頭割破的。釋迦牟尼佛這樣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我們應該多少要能夠用心學習一點,才有受用。
最近我看報,曾經報導了我們宜裏示八這一帶,發生了好幾椿搶劫事件,前天第四條街,有一對夫婦遇到劫匪,一個當場遭殺害,一個受重傷,被搶走了一百多萬元。難怪佛教把錢財譬喻爲毒蛇。至于色,“色字頭上一把刀”,是要我們命的,因此,我們對財色不要太過于追求,必須把它看淡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