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講座91:忙碌的心靈
心地法門:「我們有許多焦慮和內心的掙紮,都是源自過度忙碌的心靈。」
我聽說經濟海嘯的時候,有些公司本來用人有五十個,後來裁員之後變成二十個,這二十個人必須做五十個人的事情。是不是有這種事情?有些一個人的要負擔叁個人的事情。這樣忙碌下來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問題,心理上適應的問題。我問他說:「薪水有沒有增加呢?」他說:「沒有啊!不被裁員已經不錯了,一個人負擔兩叁個人的職務,這是很正常的。只是真的是很勞累,回家也懶得跟老婆講話,躺下去就呼呼大睡。」難怪經濟海嘯來的時候,哪一個行業最好?葬儀社、心理醫生、還有醫院。那就是職業病,因爲壓力太大了。
所以,如果我們懂得一種心靈的修養,懂得去轉境而不被境轉的話,不管再怎麼樣匆匆忙忙的環境當中,我們也能夠事忙心不忙,這就要靠修養的功夫。
但是,我們衆生的一個毛病是什麼呢?還沒有到的事情我們就開始煩惱,我們把未到的事情想象得負面的,然後我們事前已經先擔心了。那已經到了現前的事情,我們又心慌意亂不能處理;對過去的事情又一直記挂在心。許許多多的焦慮、內心的掙紮,都是我們的心理過度的忙碌,忙碌過去的、忙碌現在的、 忙碌未來的。
所以,在工業社會時代,我們特別重視心靈的一種修養。有人說科學越進步以後,宗教會消失,可是我們從整個世界人類的曆史來看,科學越進步,信仰宗教的人越多。因爲在工商業發達的社會,那種快速的變遷、快速的人事的幹擾,更需要一種宗教、心靈的一種修養。所以,我們怎麼樣能夠讓自己身心獲得調養、休養,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現代的人要注意「叁養」,各位想想看有什麼叁養?營養、休養、還有一個修養。修養,就是做人的態度要有有耐性,不要發脾氣。還有營養,營養要均衡。還要懂得休養,讓身心靈獲得喘息的機會,保養它。
那真正讓我們的身心能夠獲得休養,一個簡單的方法:把身心整個放空,什麼都不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把自己變成沒有曆史的人。忘記自己的曆史——我是董事長、我是別人的妻子、我是別人的丈夫...... 把這個身份、曆史、姓名暫時拋開,放空自己。只是單純的注意自己的呼吸。因爲我們有呼吸,所以我們是別人的丈夫、別人的妻子、別人的爸爸、別人的兒子、別人的董事長,如果我們沒有呼吸的話,那就什麼都不是了。
所以,我們就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你上班的時候,只要有五分鍾的時間,眼睛閉下來,全身放松,只注意呼吸。因爲呼吸代表一切,沒有呼吸生命就結束了。在這五分鍾,我們的生理、心理整個就充電了。如果你坐捷運、坐公車,你算一算 要搭車十分鍾,你就靜坐五分鍾。持大悲咒也可以,注意呼吸也可以,不要去管外在的這個世界,想了這麼多。你算好時間五分鍾,誦經、念佛、持咒、或是注意呼吸,那麼你的生命就得到充電了。
這麼一充電後,待會你下車子、你上班了,你就有充足的精力來面對你所遭遇的一切問題。所以,時時讓自己的生命充電,這是很重要的。不要讓我們的心靈過度的忙碌。
如果你上班途中,你想到:「我今天上班是不是會堵車?上班以後,老板又會對我如何;我那個工作會不會很困難......」你想了一大堆一大堆,耗掉了我們生命的能量,結果你上班一開始就緊張忙碌。然後回家的時候疲憊不堪,躺下來不想吃,不想說話,那麼夫妻就開始冷戰。這個就是現代人的一個生活寫照,值得我們注意。
我們千萬不要企圖一次承載一種以上的煩惱,有的人卻一次煩惱叁件事,過去的、目前的、及他們以爲會發生的(就是未來的)。這個就是我們衆生的煩惱,對過去的得失、恩怨、是非這一切一切放不下來;對眼前的事情又不能冷靜的去面對 處理;然後又去想到未來即將會發生的什麼事情。所以,對過去、現在、未來都不能善于處理,這就是超負荷了。
超過我們的能量了,那麼就會變成什麼呢?憂郁症、躁郁症、精神官能症,最後要看醫生;這是現代工商業社會精神病患特別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