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條件《方便具足》
『過去無量智慧方便清淨道所成故。』
成佛的第七個條件:
以種種善巧方法,淨化自己以及衆生的身心。
佛法所說的「方便」,是在智慧的基礎上,所運用來引導衆生向善、向光明的一種善巧。
「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其中的「舍」就是「舍盡道方成」──舍盡一切執著,
舍去一切的惡念,
舍去一切的雜念、邪念,
舍去一切錯誤的知見,道業才能成就。
我(師父)常常強調:信佛、學佛跟一般學問的追求是不大相同的。所謂:
「爲學日增」──世間的知識,懂得越多越好。
「爲道日損」──舍盡道方成(舍盡一切的執著,
才能登堂入室。)
佛法講「無生」──沒有實在的生,也沒有實在的死。
「生」,沒有一個實在的生,沒有永遠不死的生;
「死」,也不是單獨存在的死。
證到沒有實在的生,沒有實在的死──無生無死,就是「無生」。
佛弟子並不追求能讓自己活到幾百歲幾千歲的藥物、或長生不死的方法,因爲「諸行無常」一切無常!
透過「無常」,才凸顯出生命的可貴,也才會深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各家各派有他們自己的想法、看法,所以,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造就了不同的「生命軌道」。
來到世間,也同時步向死亡。如何趁著死亡還沒來臨之前,運用『智慧方便,淨化身心,』才是最重要的!
佛弟子要講究養生之道,但是,絕不追求長生、永生,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生命」。
「執著煩惱」脫落之後,壽命長也好、短也好,只是「隨緣住世」而已,絕不會刻意的去追求--享高壽。
世間有一句話:
『生命不在于長,而在于好。活得好勝于活得久!
壽命的長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質」好。』
有智慧才能活得快樂!
[摘錄自<履佛所行道>──成佛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