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出心路軌迹,話頭就出現了
就在這個時候,你要把那個疑情、那個話頭,在你的心胸回蕩著,讓它一直凝聚起來,然後如團如火,成團成片,綿綿密密,它會帶你進入毗盧性海,功夫就在這裏。
───────────────────────────────
……………學佛!看起來很難,事實上不難,你找到這個起步點,以後要精進,那就快了。我們之所以難,是因爲一直沒找到起步點。今天是隨著張叁,明天又跟著李四,張叁講一套,李四講也一套,都是語言文字。
很遺憾的是:語言文字,自救不了!你從張叁聽到李四,聽到王五、聽到趙六,沒有用! 一路聽下去,到哪裏都沒有用的!! 現在資訊這麼發達,你要到哪裏去才能夠聽得完
聽不完的。
叁藏十二部那麼多,十方叁世諸佛,過去已說、現在今說、未來當說的,那麼多!你怎麼聽?所以,普勸大家定下心來! 要從這千頭萬緒當中,整理出自己的一條路,理出一條我們的心路軌迹。 這時候,正念就浮現了,你的疑情就此産生,很快的,很簡短的一句話──那個「話頭」就出現了。
就在這個時候,你要把那個疑情、那個話頭,在你的心胸回蕩著,讓它一直凝聚起來,然後如團如火,成團成片,綿綿密密,它會帶你進入毗盧性海,功夫就在這裏。但是沒有這個核心點,你就是不能成就。這個核心點要怎麼建立起來,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月所要下的功夫了。
疑情怎麼産生?話頭是怎麼來的?卷調查這是現在各位所要用努力的「腳下功夫」。 不要往外去貪求,也不要問別人「你的話頭是什麼」? 現在我們統一的,就是深參「念佛是誰?」這是教材上必須這樣運用。
這些監香師、維那師,逼迫各位的是「提起來,參!」那你要參的,是參你的疑情、你的話頭。至于我們自己要怎麼産生話頭,那就是你現在的功課了。不是盤腿端坐就好了,不是枯木死灰的坐著,是這個時候,要逼我們自己,把它逼上道!!當你能夠進入這樣一個狀況,那進步就會很快。
舉個公案給各位: 當年,雍正皇帝認爲高旻寺的這些袓師應該都是見性的人。當時,天慧徹袓是高旻寺方丈,皇帝問他說:「你是開悟者?」他說:「還沒。」「還沒,那是什麼?」 他再答:「我參話頭。」
「好!有話頭」雍正皇帝很厲害,他知道你是參話頭的人,就是有話頭。「既然有話頭,七天之內給我開悟。不開悟 就人頭落地。」 帝能有這種認知,行者呢
有沒有這種膽識!
叫他七天之內開悟,就在雍和宮裏面……
你看看!每天,皇帝就親自送來兩個饅頭,一把尚方寶劍,「記得今天第一天,吃完兩個饅頭,你的壽命就多接近死亡一步了。」
第二天又來「開悟沒?」他說:「沒有!」再給你兩個饅頭,「尚方寶劍我帶來了」!!就這樣,第叁天、第四天、第五天,已經過了五天,剩下兩天,「這兩個饅頭吃下去,就剩了四個,再不開悟,小心你就要人頭落地!」
第六天,他受不了了,坐不下去了,很自然的,就跑起來了。
到了第七天,看到皇帝來,他一緊張,就撞到柱子,開悟了!現在,你自己一定要逼自己提起話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