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就是運用參話頭的方法來停心!
就一個修行人來講,行住坐臥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臥也是禅,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可參禅。
────────────────────
現在,在禅堂裏,我們是站在哪裏?跑啊,跑!走啊,走!站啊,站!我們現在站著,是站在哪裏?在整個虛空法界中,現在所站的位置是什麼地方?是誰在站?「是色身站在這裏?」色身是地水火風。「是我站在這裏?」我是一合相。「是心站在這裏?」心又在哪裏?
就一個修行人來講,行住坐臥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臥也是禅,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都可參禅。我們是以坐禅爲最好的下手處,而不是只有坐禅。假如執著在只有坐禅才能參的話,那就錯了。光是站在那裏,就可以擁有一整個大世界。
《華嚴經》講:「微塵裏現寶王剎」,寶王剎是叁千大千佛國土。意思就是說:能夠在一微塵中,就可以把叁千大千世界顯現出來。行者這麼一站,能消種種業;這麼一站,能消種種衆生的供養福田。那憑什麼?就在于這樣的用心。
在整個行法的過程當中,各位要記得那個下手處。從基本行法的定義來講,是透過「五停心觀」的前行作用,才有可能再進行四念處,然後才有四正勤、四如意足,這十二個具足了,才有五根、五力,然後才能行七菩提分、八正道;這樣子從見聞、解行,到證成,這是「華嚴」的劃分方法。
「小乘」是從見道位、修道位,從資糧位一直到究竟位,那是它的劃分方法。我們告訴各位,修行的這個軌迹,是絕對沒錯的,現在我們進入禅堂,大家拼命,你在拼什麼?
第一個:就是要先停心,「停心」──就是運用參話頭的方法來停心;你假如再用思維邏輯的話,你根本就沒有停心,所以,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
停心以後,十種功德就能現前!你要不要透過色身的八觸作用,來轉變我們的色身,那不管它,但是十功德一定可以展現,那也就是心理的成長與變化。
十功德如何成就?在小乘裏頭沒有詳細的說,大乘裏頭更沒有交代,我們這裏也暫時不談,不過,會跟各位作明白的交待就是。
現在告訴你:先把心停下來,你的心理會起大變化,變化完成以後,直接就帶入大乘禅觀的菩提大道,而不必再經過那些瑣碎的辦法,所以,你必須要在這裏掌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