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第五次課程總第十講之:修行人請小心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19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修行人請小心
吃完早飯以後不活動就用功,我們會遇到障礙。
因爲雖然腸胃是如幻的,但是它製造障礙可不是如幻的。早飯吃完不要馬上打坐,最好的方式是能夠散個步,時間還不得少于二十分鍾,像這樣在腸胃當中聚集的一些營養,一些氣,都得以消散,之後才開始坐一會兒。打坐的時間,如果想打坐四十分鍾,那麼最好在坐到二十分鍾的時候,腿子放開,放下來,到地面上站兩分鍾,立定不動的站兩分鍾,然後再坐下來,再盤腿坐。
女衆的盤腿不要用雙盤,不要去練腿,有個單盤就夠了;男衆在沒有一個很好的打坐習慣之前,也不要去練雙盤。沒有一個好習慣之前,怎麼坐都是不舒服的,怎麼坐都不對勁,不是這裏不舒服,就是那裏不舒服,怎麼擺都擺不好。其實就是多要點時間,而且多要些次數,每一次時間稍微短一點,逐漸形成習慣,後來就發現,原來我們的腿都是可以軟化的。每天只要有那麼一兩次,不到一個月時間,腿就逐漸軟化了,坐就能坐得住了。其實這個階段也不長,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早飯以後,在寺院裏面,要行大行,中飯以後,要行大行,晚飯以後,也要行大行。
行大行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我們打禅七的時候,至少大跨步的那種行香,頭靠衣領,這種行香,至少要用四十到五十分鍾,依在禅堂的那種速度,四五十分鍾走出去的路大約是八裏路到九裏路,即四到五公裏,走了這麼長的一個距離之後,再來開始打坐。坐到中間要有一個間隔,把腿子放下來,就是這樣的。如果能夠像這樣有規律的來安排生活,安排打坐,每天安排一次或者兩次都可以,時間短一點沒關系。等到一個月的時候,一定會感覺到身心都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其實有很多習慣性的常見毛病,在這種情況之下都能好起來。下一步就會發現,怎麼中觀裏所說的有些道理,我覺得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呢?不是覺得自己的身心比較空洞,就是覺得世界比較空靈。在這種情況之下容易領悟一個道理,就是煩惱之來,必有對境,我認爲對境是真實的,我才能有火氣能夠起來,要不然別人怎麼拱我那火,那火肯定是起不來的。
身心調適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發現,整個世界都會很空洞、很空曠,生氣生不起來,發火沒脾氣,即使發出來也是假的。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就好進行下一步的修行了。等到我們覺得一切都很空洞,都很釋然的時候,其實煩惱真的就很少很少了。任何一個煩惱的産生,必定是你認准了一件事是真的,認准了一個人是真的很煩人,這個煩惱才能夠生得起來,大家相信這一點。
在以後的運用過程當中會逐漸産生一個現象,或者在夢境當中,或者在打坐的過程當中,會突然出現一下空靈的狀態。或者有時候見光、見花,一下子突然看到白色的光從左邊往右邊飛,從右邊往左邊飛,或者突然看到夢境當中有個蓮花,或者有一些希奇古怪的事,一個古人出現了,或者地獄的獄卒出現了,或者叁寶當中的僧寶的形象在夢中出現了,或者在打坐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景象出現了,這些都是好現象,但是你如果執著就是壞現象,“即落群邪”。如果一喜歡這個,“師父,我在夢裏看見你了,你跟我說了一句話,讓我念大悲咒啊”。 “我沒跟你說念大悲咒啊”。他說,“就是你說的,夢裏頭你來跟我說的”。師父說,“我沒有去你夢裏呀”。這個時候,我們的思想就會産生分歧,就會覺得夢裏的師父更重要,坐在面前的師父不重要,這其實是很危險的。往後像這樣的事情,跟你來爭師父的,跟你來爭叁寶的事情會越來越多。如果正確的理解它,是名“善境界”;如果不正確的理解,去執著它,把它當成真的,即落群邪,是名“魔境”。
只要一開始用功了,魔就天天跟著你,就天天要跟魔打交道。有時候,是這種幻相的魔,在這個時候的修行當中,只能使用禅宗的方法,叫作“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你在夢裏真的有個佛突然一伸右手臂,蓋在自己頭頂上,來了一聲,“我給你授記,你明天就是佛”,這個時候你高興得起來但一定不能高興。中觀與禅宗的方法都是“佛來佛斬”,即使佛來了,無意義,不要相信他。其實需要相信的還是指導你修行的這個人,只有這一個人。其實這些境界來的時候,都會是一個考驗,考驗你對你的修行來源,你們之間的這個通道,把這個關系處理得如何。因爲這個通道,它太容易讓你放棄了。只要處理得有一點點障礙,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如果要想,“本來那師父我就覺得不怎麼樣,現在佛來了我還要你幹嗎”?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