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五次課程 第十講之:以生命爲夢想,隨夢想去遠航

  《入中論》第五次課程總第十講之:以生命爲夢想,隨夢想去遠航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19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以生命爲夢想,隨夢想去遠航

   我個人來說,還沒有真正理解祖師意的能力,但是在實際修行過程當中吃過一些苦頭,犯過一些錯誤,而且接受過一些有經驗的長老的指示,有中觀的指引,所以有些許判斷的依靠。今天就算是跟大家有一個交流。

   用功這件事情,其實走在路上可以用,坐在房間裏也可以用,躺在床上其實也可以用,或者在談話之間也可以用。但用的是什麼呢?首先我們所要用的,看大乘的修道,是正見爲第一,把正見放在第一位,很容易就用了。你有一個很親密的朋友,以前見了面大家都是談你對我錯,但是學了中觀以後,開始觀照一下:我認爲這個朋友很好,他好在哪兒?好好一想,而友情真的就是概念,它不是一個真實的東西,我們在履行概念。我們到網上去買東西,淘寶網上一下子淘了一大堆的好東西,這個真的淘到了麼?事實上,我們淘的過程,是一個用淘寶網、用網絡來完成自己的想法、念頭的過程。等到東西已經買到手了,念頭過去了,衣服是不重要的,擺在哪兒都想不起來,念頭一去不複返啊!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購買東西在完成妄念,在完成妄想。我們去打擊壞人,也往往是在完成一個正義的妄想。我們去旅遊朝聖,往往在完成一個渴望那個地方的妄想,因爲它懸得太久了,實在是忍耐不住了,買了飛機票飛去了。等到飛去了一回來,常常一個感受是什麼呢?要不去,可惜,去了,後悔。沒有去的時候不如意,回來了以後仍然是不如意。那麼去和來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呢?我們一直在處理一個念頭、一個概念。我們在用概念編織人生的很多夢想,但我們不能沒有概念,不能沒有這些夢想我們以夢想爲生命。

   月稱論師他十分通情達理,讓我們確定暫時的世俗谛,和其光而同其塵,深度認同這個世界的不完美性。你如果覺得印度好,可以認爲印度好,不要認爲那是空的,可以去,可以去朝聖,滿懷著激情去了,回來了,成功了,帶著榮譽的概念,可以。因爲我們現在真的是抛不下這些東西。雖然我們可以想到買東西是在完成概念、完成妄想,去打擊壞人也是在完成妄想,去交朋結友也在完成妄想,我們做一個事業也在完成妄想,但月稱論師還不允許我們真的一下子徹底砸碎這些妄想、把那些東西變得徹底沒有,月稱論師不許。月稱論師說,“真的徹底沒有”叫斷見,不能建立斷見。在這個情況之下,雖然我們的人生五光十色都是夢想編織的,但就在夢裏做夢吧!在暫時的情況之下,這個夢還非常有必要,對于大家來說,我們現在生命就是夢想,我們還不能用其它的東西來替代它,一旦打碎了這個夢想,我們對生活會絕望,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延續這個夢想,隨它去遠航。但,在夢想的同時,我們還是有點修行吧,好不好?

   今天的課就到這裏。回向:

   願消叁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