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中論》第六次課程總第十一講之:怪不怪,中觀密護淨土?

  《入中論》第六次課程總第十一講之:怪不怪,中觀密護淨土?

  主講人: 上明下賢法師

  主辦:北大禅學社

  時間:2009年4月25日晚

  地點:北京大學二教407室

  怪不怪,中觀密護淨土?

  對我們來說也需要有一個關心的地方,就是說空性是勝義谛,是自受用身的,那麼對于清淨名言,對于極樂世界和東方淨琉璃世界,包括我們自性當中的淨土和佛功德,這些中觀是不是真的在反對呢?

  其實哪裏會真正的反對呢?放下了它所以才能得到它,不放下它就永遠都得不到它。因爲放下它了,所以我們得到的是這個圓滿的勝義谛。就因爲放下它,所以我們得到這兩個,如果不放下它,你所得到的只能是不清淨的,清淨的跟你無緣了。中觀這個學派的善巧在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用心良苦,而且是極其符合于我們現前衆生的根基。我們現在沒有多大的能力去抉擇得很深很廣,就只能用一個盡量減輕負擔的方式先讓我們了解空性是什麼。這裏的勝義谛和世俗谛當中,勝義谛是圓滿的勝義谛,我們說它沒有不攝法,就是沒有包含不了的,也就是說淨土的智慧其實這裏也包含了。它爲什麼不包含呢?它確實就是已經包含了。比如一個拳頭,從正面來說這個拳頭是我的手,難道你會否定背面也是我的手嗎?就不會否定了,你把正面肯定了,背面相應地也就認可了。所以我們確定了這個勝義谛空性的究竟意義,實際上對于淨土才是真正地在認可,才是真正的認同。

  中觀曆來破的如來藏,都是實有的如來藏,並沒有破過自性空的如來藏。而且,因爲剔除不淨名言,並破除實有的如來藏,由證空性而斬獲清淨如來藏可知,中觀是真正密護淨土的派別。難怪當年淨土宗乃由慧遠大師所親創。

  在這個地方可不能只看表面的,不看背後的。要看表面的話,我們現在在學二轉*輪的空性、學勝義谛,我們就是在反對淨土宗一樣的,所謂“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嘛,因爲淨土也是自性空,了不可得,好像沒有確定讓人往生的路徑、修行的路徑,好像沒有給人去確定這些,從表面上說好像是個反對者,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只有這種方式才是真正讓你們有可能往生淨土的一個途徑。要天天提著清淨名言來說,別人得到的就是這個不淨的世界,如果我們提著空性來說呢,清淨名言那是必然要得到的附屬的産品,這是必有的一個收獲,而不清淨的這個五濁惡世的執著你就真的能放下了,這是確立宗派的一個訣竅。也可以說,現在看起來好像我們對于淨土的智慧是沒有反複地在提,但其實這才真的是淨土。我在廬山東林寺,在那個弘揚淨土宗的地方,大講空性正見,大加否定一般人概念當中實有如來藏的虛僞性,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淨土宗,這才是真正的把見阿彌陀佛的路徑給揭示出來了。

  前面的這種學習我們也不是第一次了,通過這些表格的表達,從理論上我們應該已經梳理清楚了。只有我們對于清淨名言不經常地來提它,對于清淨名言我們要用空性的方式去梳理它,在這個時候我們才可能圓滿地得到勝義谛。否則我們天天提著這個念佛、往生、功德,天天在說,得到的是五濁惡世。

  淨土的修行實際上至關重要的,還是建立在我們對于兩種執著(人無我執著和法無我執著)的清理上,這是一個核心的使命。要不然,釋迦牟尼佛爲什麼在《阿彌陀經》裏面說,“若人念佛,深信切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乃至七日,阿彌陀佛現在其前”。“現在其前”是什麼意思?他突然一下就來到了。這個七日是持續,通過這種持續,我們對于二取的這個執著真的是能夠放下了,那麼我們清淨的接觸到了勝義谛,接觸到勝義谛的清淨自性的時候,阿彌陀佛才現在其前,那是一個你得到空性的時候必然的獎賞——佛來了。我們並沒有追求佛,佛也會來。只有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得到的證悟,才是一個真實的證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